APP下载

2013北美国际车展全扫描

2013-12-29钟师

汽车纵横 2013年3期

每年一届的北美国际车展例行在元旦后的中旬举行,颇具象征性地拉开新年北美车坛角逐大戏的帷幕。由于美国“三大”的全球总部都设在大底特律地区,在底特律河畔的科博会展中心举办的北美车展理所当然充当起北美行业权威的年度车展。即便早于北美车展两月的洛杉矶车展,虽有与北美车展分庭抗礼的趋势,毕竟加州只有两家另类的电动汽车车企Tesla和Fisker和几家剩余的老工厂;德日韩品牌的制造厂分散于中部、中西部和南部各州,每块单拿出来都远未有底特律那般的汽车产业集群的地位。北美车展过后举办的纽约、芝加哥等地区性车展其实就是汽车展销会,规模不小,热闹依然,但不具汽车产业风向标的功能。即使“三大”本土市场总份额早就跌破到一半以下,但是北美车展的江湖地位未显露颓色。北美车展仍是全球关注的北美汽车产业发展和市场行情的风向标。

爬出低谷后的庆幸感

2012年的北美车市经历了历史性的反弹,从金融危机时的车市谷底攀升到一个新高,虽与北美鼎盛时的1700多万辆新车销量尚有差距,但比前年增了14%达1450千万辆的销量足以使汽车界呈现一派欢欣鼓舞。美国的车市预测师已经掐出2013年的销量能升到1520万辆左右,更有乐观预测到2018年能恢复到1700万辆。福特首次在北美市场跨过了两百万辆大关;丰田在遭受“意外”挫折后强势反弹,北美销量恢复性地达到208万辆;大众在美也捷报频传,去年大众在美销量创自1970年(577387辆)以来的新高,达580,200辆,其中大众品牌销量为438133辆,奥迪为139310辆,今年可望达60万辆。底特律的“三大”和德、日、韩当地工厂都开足马力扩产,一扫前几年的阴霾。本届北美车展在此背景下举办,能折射出各大车企的信心和新一轮的谋篇。

按照惯例,北美车展的开场戏是发布由来自北美49位汽车记者评选出来的两项车型大奖,2013北美年度轿车为通用的凯迪拉克牌ATS,年度卡车则为道奇的公羊品牌1500皮卡,全为本土车型,对比2012年的年度轿车是现代的伊兰特,年度卡车是路虎的极光SUV,两者皆为外国品牌车型。如果说2013北美年度车型被本土车型囊括仍不足以说明什么,那么看另一个有趣的榜单,从公布的2012全美十大畅销车型表上,第一和第二名分别是福特F系列(皮卡类)和雪佛兰Silverado(SUV类)。克莱斯勒借车市暖风取得了令人刮目的业绩,尤其JEEP品牌的国内外销量和利润均达到了历史新高。北美车市呈现的历史规律是一旦美国人最爱的传统车型皮卡和SUV重新夺回车市“桂冠”绝对意味着北美车市的复苏,一旦节油型或小型化的车崭露头角肯定美国车市遭遇“灾年”了。

除了从畅销车型一端把脉车市,也可从工厂开工和招工一端望断车业。福特和通用今年计划招收3000名全日制工人,去年增招了8100名全日制和临时工。目前,福特在北美约有28400名工人。福特要扩大节能型车型的品种,相应在工程、车辆制造、电脑软件和IT方面多需增加人手。通用为设在德州奥斯汀的创新中心已经招收了700名IT员工,在以后4年将为底特律附近的沃伦技术中心新招1500名员工。从“三大”前几年萧条时的关厂裁员到目前新一轮的招兵买马,表示美国车市从严冬跨入了暖春。北美车市的提振带动了全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就连北美车展的“主场”——科博中心也开始大兴土木,投资2.77亿美元重新翻新几大功能厅,看好美国车市复苏后的节节升高。北美消费者似乎也“好了伤疤忘了疼”,故态复萌地热追美式皮卡与SUV,故有美国媒体戏称2013北美车展是“SUV之年”。

风向标剑指都市SUV

从复苏后的美国车市产品结构的表现和本届车展隐约传达出的信息,经过几番石油危机、金融危机等宏观大环境的挫折,全尺寸、5升以上大排量、高利润的北美特色皮卡和SUV已呈强弩之末,不免逐年消弱,但指望让美国车主并轨走欧洲和亚洲的消费线路不现实,北美市场的车型消费趋势会走向一个“折中地带”。对市场嗅觉灵敏的通用在上届北美车展上就率先推出别克牌紧凑型Crossover SUV昂克拉。在本届车展中,许多展商不约而同看好同一类产品,即紧凑型和中型的Crossover SUV这与中国车市的消费趋势十分吻合,只不过美国车市是从上端往中端靠拢,中国车市是从低端往中端靠拢,殊途同归。这必然产生一个有趣现象,由于中国和美国分别出于全球第一和第二大新车市场,在Crossover SUV细分市场上皆快速蓬勃增长,让各大车企喜上眉梢,因为力推这类产品同时能在两大市场产生销量叠加效应,达到产销规模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在本届车展上大众首发接近量产的中型SUV——CrossBlue概念车,“Blue”是欧洲车企喜用的环保节能车的标签。因为大众确实在大型SUV途锐与紧凑型SUV途观之间留下一个中型SUV的市场缺口,用北美市场先来填补这个缺口是最合适不过了。大众北美总裁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这个细分市场是最被看好的,预计到2018年有可观的20%年增长率。可以预见大众的中型SUV——CrossBlue的目标市场必然会“蔓延”到中国等许多市场,显然它有很宽的市场延展性,以及多层的车型梯度,四驱或两驱、6座或7座,更有柴油插电式混合动力版,燃油经济型傲视群雄,标称达到89英里/加仑,应对2025年美国的CAFE目标限值也绰绰有余。CrossBlue绝对是大众寄予厚望的市场撒手锏。大众在华的紧凑型SUV途观的超常获丰定会在美以CrossBlue中型SUV同样成功复制。

继“一个福特”战略大功告成后,下一个福特汽车要发力的着眼点就是要振兴林肯品牌,除了北美是林肯品牌主战场外,中国必为其第二大战场。两月前,CEO穆拉利亲自来华推广林肯品牌就充分说明这一点。本届车展上林肯展台推出了设计造型优美的MKC小型SUV概念车,福特董事长比尔福特和CEO穆拉利亲自到场助威并上台演讲。不久前福特公布了林肯品牌振兴计划中的车型排布,MKZ、MKS、MKT、MKX,对2014或2015年将推出的紧凑型的Crossover SUV留了一个“活口”,没明确标注代号,这次算水落石出。MKC将主打都市新一代年轻高收入的消费者。之前福特品牌已经推出了几款大小不一的SUV。

本田一直在紧凑型Crossover SUV抢占了先机,几代CR-V都是畅销车型。如果本田还要扩展同品类车型,必定不是冒险向上延展,而是往下探延。本届车展上本田推出了次紧凑型的UrbanSUV概念车,它与CK-V互为犄角,与日产逍客、别克昂克拉、丰田KAV4等一起挤入增量可观的都市SUV队列。这类车型将在欧洲、亚洲都会产生新的增量。据说,这款概念车不久后将成为东风本田的合资自主车型。

丰田在去年重夺回全球销量首户的地位。但在本次车展上,丰田没有刻意卷入SUV和皮卡的热潮,而是首秀全新一代的卡罗拉Furia概念轿车。也许丰田仍居安思危,对经济性、节能型和扩销量规模的普及型轿车有独到的市场理解。丰田已有完整的SUV车系,而且金融危机袭来前就赶过潮流力推全尺寸北美版Thundra皮卡,当车市萧条时,在德州的圣安东尼奥皮卡工厂顿显萧条,教训深远。从此丰田竭尽全力攻混合动力车市场。

因宝马已不缺SUV车系,以X6、X5、X3、X1密布,故可更充分关注如何应用更节能的柴油发动机充实到整个车系中,尤其耐心等待突破北美对柴油动力传统上的偏见障碍。据报道,宝马去年在美销售出5.68万辆柴油版X5,已经不小突破,对比宝马在德国所销的车型2/3是柴油版。宝马发布要开发4缸柴油版的3系车和6缸版的5系车。德国车企往往把对高效节能动力的执着追求与车型拓宽很好捆绑在一起。日系豪华车在理念上与德系车有相似之处,在技术线路上略有不同。在本届车展上,英菲尼迪在刚完成车系新命名体系后发布了首款豪华型轿车Q50,今夏将在美国市场推出,可供3.7升v6汽油版和360马力的混动版,未来将配置4缸涡轮增压和清洁柴油发动机。

抓眼球的韩流秀技

韩流不只是以一曲江南style横扫美国,在本届车展上,虽然“牛仔味”过重,“肌肉车”现形,但不乏由韩流刮来一股清风。回顾前几届北美车展上现代汽车推展脉络,当美国金融危机袭来时,现代汽车大打10年10万英里超值质保的服务牌,以及极其笼络人心的“购车一退车”,力推豪华型的大型轿车,显露现代汽车车型上探的信心。现代汽车总能因时制宜推出不同的针对性车展主题,甚至是一鸣惊人的大手笔。现代汽车成为除日系车以外在美进攻态势最猛的外国品牌了。在本届车展上,现代汽车高层宣布现代汽车品牌正往品牌经营阶段加速。同时,现代汽车刻意高调推出的车辆人机智能互动的前瞻性技术模式,极富炫技效果。

一周前现代刚在拉斯维加斯参展全球影响很大的美国消费电子展,展露了这项独特的“姿态技术”。目前,应用于汽车上的信息显示技术已经成熟广泛应用,基于LED显示屏上靠手指触屏操作各种功能比直接拨弄各种功能旋钮或触键显得更炫,但对行驶中的驾车者操作产生了纠结,尤其对驾车者的视线稍微偏离前方会产生一定安全隐患,现代推出的“姿态技术”就是运用对驾车者眼球瞳孔转向的探测技术来实施“视线指挥”,视线速喵到显示屏上的功能指示块上,系统就理解人的意图,实施遥控操作,不必“眼到手到”,充分保障安全,其他非涉及驾驶安全性的实用功能遥控,可以通过手势挥动实现。这样达到充分保证驾车者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各种功能遥控操作的智能化。现代汽车分阶段用强力服务、高端车型、丰富的型谱、足够大的产销规模、积极采用先进技术等要素来构筑品牌经营的基石。

北美车展离中国车企有多远

北美车展的规模也许不如北京、上海的两大国际车展大,如同美国3亿多人口不比中国14亿人口,但北美车展地处美国汽车产业的发源地,一直为美国“三大”全球总部所在地,也是美国汽车文化的象征地;因此,它的行业分量不可小觑,庙小龙多。只要北美车市的规模不缩,北美车展的地位难降。

中国车企虽然远未蓄能放马到北美市场一搏,但是不妨碍来北美车展秀几把。自从2005年美国一家叫梦幻汽车公司的把奇瑞汽车带到到北美车展首秀以来,吉利汽车、华晨汽车、长丰汽车都曾到此一秀。中国车企到底特律作秀,并不是像不明真相的美国媒体大惊小怪那般,要把廉价汽车登陆北美,而都是别有他图。有的要展示其发展的远景吸纳底特律各路汽车行业的人材,有的是为了做给资本市场看或促进国内业务扩展,结果都是昙花一现,北美车展组织者曾因发生金融危机和“两大”都曾滑入破产保护而为车展前景担忧,希望有新的展商来填补可能出现的空缺,热情接待来自中国的展商,把问“何日君再来”?随着北美车市的复苏,于是北美车展组织者打消了后顾之忧。

本届车展出人意料新来了一家中国车企,广汽集团来此出展的目的同样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次主要为了宣布在新建立的广汽-菲亚特合资车企中将引入克莱斯勒集团的Jeep品牌车型,这对底特律是一个重要行业新闻。从此,美国的“三大”都在中国扎根本土生产了。广汽和菲亚特在展台联手发布新闻,确能提振当地各家为Jeep配套的国际供应商们的极大信心和拓展新一轮的业务发展机会,当然也会为广汽集团在资本市场的运作提供一个很好的“题材”。

客观上看,中国车企要在北美市场有所作为,起码还要再花十年之上的时间和储备实力,北美车市规模要比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和日本大上一个数量级,是一块利润和销量都很可观的蛋糕。但攻入的难度相当大。美国有严苛的安全与环保法规,完善的保护消费者的各种法律,强大的司法运作体系,不管多大的车企都有在此翻船破财的痛苦经历。这对没有强大抗风险能力的新兴车企来说,北美市场无疑像个新闯入者的“百慕大”。只要中国自主品牌车企不足以在中国市场与合资车企旗鼓相当抗衡之际,直接攻入北美车市绝对不是正确的选项。但我们欣喜看到有些中国企业在精明地“旁敲侧击”,万向集团对A123的收购,其他中国投资者对底特律有潜质供应商的收购,甚至最近有对美国豪华电动跑车企业Fisker的参股等,一步步从外围汽车产业进入,逐步了解美国市场和熟练运营管理经验。这些都是良好的尝试,最终可以达到水到渠成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