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段数学“主题图”教学的策略探究

2013-12-29许晓玲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3年1期

所谓“主题图”是指集中表现数学学习主题意识的图形、图表、图画(包括必要的文字)等。它往往寓知识、思想、情感于一体,贴近生活,有人物、情节,色彩鲜艳,主题鲜明,深受学生的喜爱。它承载着培养学生从复杂的情境中整理、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任务,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活思维的作用。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把握好“主题图”的编写意图,充分发挥它的潜在功能。

一、通读教材,梳理类型

通读人教版实验教材中的“主题图”,主要包括单元“主题图”、课时“主题图”、练习辅助性“主题图”、知识原理“主题图”等。

单元“主题图”往往蕴含了整个单元知识的内容;课时“主题图”明确呈现出本节课需要研究的、解决的问题;练习辅助性“主题图”一般呈现习题素材或者提供思维帮助;知识原理“主题图”起到解释数量关系或法则的作用。从这些“主题图”的形式看,不外乎以下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