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贸区将助力服务业发展

2013-12-29崔博

经济 2013年11期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期《经济》将继续跟踪上海自贸区建设,在见证其成长精彩瞬间的同时,为读者解读最新政策,并初步探讨上海自贸区的未来。

服务业突破创新的领头羊

自贸区的建立将有利于我国服务业的长足发展。法兴银行中国区分析师姚炜认为,上海自贸区将积极探索我国服务业的创新发展,由于边摸索边推行,因而会不断改进,“从目前规划的架构来看,前景光明”。

“政府希望上海自贸区成为引领服务贸易升级的领头羊。国务院于9月29日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距离总理李克强首次公开批准该项目仅仅数月,可见中央对自贸区非常重视。”姚炜预计,“与先前所有的经济试点一样,有关自贸区更多举措的细节内容或在6个月至1年之后陆续出台。”

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最大的制约是体制机制障碍,出路在于改革开放。这一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5月29日全球服务论坛北京峰会上就有所强调。

相对于制造业的产能过剩的问题,中国的服务业总体上处于供给不足状态。据姚炜介绍,多数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服务业通常会占到GDP的55%-60%,而我国2012年服务业占GDP比重仅为44.6%。

因此,将重心转到服务业的发展上,将对提升整个经济的效能大有助益。而且目前服务水平与现代高端服务业的差距更大,若我国决心发展服务业,意味着将释放巨大的生产力潜能。

发展服务业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它对家庭收入增长的贡献。由于服务业和消费品行业之间有着密切的联动关系,对于每个GDP的产出,服务业比制造业需要雇佣更多人,且工资水平也要更高,这有利于增加我国人均收入,有利于增加我国群众消费能力,更有利于加速我国生产消费结构的转型。在上海这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城市搞自由贸易区的试点,或表明我国打算将经济自由化(指消除关税、限额和对金融活动的种种限制。有助于体现资源要素、资本的自由流动,实现优势的互补和资源的自由配置。)作为新时期发展的突破口,可使我国服务业迈入高速发展期。

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情况说明会上,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尹宗华明确表示,自贸区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按照国际化、法制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以国际高标准投资和国际贸易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实现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此前我国多位高层领导也一直表示,我国将着力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拓展服务业外包,促进进出口均衡发展,促进服务领域相互投资。”他强调,各国应秉承合作共赢的原则,反对保护主义,消除贸易壁垒,加强在人员流动、资格互认、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协调,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发达国家应率先开放市场,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服务领域全球治理机制和规则体系建设,逐步提升代表性和话语权。

“国务院新出台最为重大的举措当属《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条例》,规定外国投资商在投资方面将享受与国人几乎同等的待遇。上海自贸区将据此废除对外资所有权的限制、降低服务业的准入门槛。其中,涉及了金融、航运、贸易服务、商业服务、娱乐及社会服务等行业,有助于我国汲取国际服务业先进经验。”姚炜表示。

负面清单打造多重亮点

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看来,负面清单管理机制将打造出上海自贸区的多重亮点,是一个调动全球金融资源、打造中国经济强国模式的绝佳机会。

他认为,上海自贸区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开放了中国金融业的“投资金融”业务,从而更好地调动全球的金融资源和金融服务的能力,帮助中国企业实现“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由于我国劳动力、土地、能源、资金等要素的稀缺性问题会变得越发严重,靠成本优势继续保持国际竞争力的格局将会越发难以维持。在提高要素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以缓解成本上升压力的同时,中国企业军团也无法避免其他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的制造业“走出去”战略。

但是,如果没有国际金融业务能力的银行和券商等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就无法成功。最w8UXGWw9RKCIRZxaHHJIxSQIOsMjs2kAWAoN7jWcQvI=多只能停留在资源投资和设立办事处的水平上,根本无法确立中国跨国企业和跨国金融机构的国际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自贸区能充分利用金融开放的特殊环境,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的金融业务平台和制度体系,从而促使中国企业在海外竞争中,由小变大,由大变强。

其次,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丝毫不能离开政府公共服务的贡献,尽管在前一时期“政策红利”的影响下,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过度发展和土地财政的后遗症,给政府投融资能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未来‘政府金融’的服务体系,或将更多地通过提高专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效率来推动。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的成败与否,直接影响到未来政府养老金运作的收益稳定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开放业务,可培养一批强大的中国企业军团,为未来中国资产市场财富创造能力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孙立坚表示,“上海自贸区运作模式,虽然和新加坡不同,侧重点不是在离岸美元金融业务上,而是在人民币离岸业务上,但中国金融机构和海外金融机构的竞争与合作,会锻炼中资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财富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我们美元主导的外汇储备资产的优化和管理”。

此外,孙立坚还认为,上海自贸区的先行先试原则,同样有利于我国通过开放的市场引入既好又强的企业,也能吸引海内外专业化金融团队,共同打造中国大众财富收入增长的市场繁荣格局,以制度建设和完善作为改革的切入点,以对上市公司的质量追求作为监管的努力方向,来替代今天靠“资金市”和“政策市”支撑中国股市市值的尴尬局面。

最后,全球国际收支平衡的压力和粗放型经济增长的代价,必然要求我国将制造业的生产环节延伸到绿色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环节。为此,支持这种从前端的“产业金融”向后端的“商务金融”延伸和转型的任务,就必然成为上海自贸区率先应该完成的任务。

今天打造“物流金融”、“租赁金融”、“仓储金融”、“航运金融”等创新金融业务,对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和由此推动的服务业繁荣格局至关重要。“但是,这种重视‘轻型化、差异化、透明化’的商务金融服务模式,显然和传统的仅仅依靠抵押放贷的产业金融模式有很大差异。如何由此产生能够给金融机构带来主打收益的盈利格局,如何控制高违约的风险,这是接下来中资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孙立坚表示,对政府部门而言,商务金融“真实状态”的识别和提高商务金融运转的效率,可能是我们政府最需要补上的“专业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具有比较优势的香港金融业和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可以在自贸区起步的阶段中,获得更多的合作和共赢的机会。

自贸区利率市场化须有前提

“中央将利率自由化、货币兑换和资本项目开放排在了稍靠后的地方,这表示中央担心,如若一个经济体只在它的某个地域推行金融市场自由化,那么只要出现资本流动或金融市场价格波动的情况,就会导致套利机会,从而引发或助长金融市场的投机行为。”普华永道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高级经理张金莉对《经济》记者表示。

记者调查发现,在试验区内对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风险可控”。多家机构人士亦对记者表示,自贸区利率市场化将会有约束条件,以防存贷款发生大转移。

耐人寻味的是,针对利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开放的先后次序问题,学界依然存在不小的争论。赞成利率市场化优先的人认为,如果资本账户开放在先,资本流动会增大,在利率非市场化的情况下,会对国内经济及货币政策产生较大的扰动。相反,率先进行利率市场化则能提高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并为资本账户开放提供有利条件。

不过,另外一方的理由也很充分。在他们看来,利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之间的次序问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而且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并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各种情况都出现过。

孙立坚也认为,如利率和汇率以及资本账户盲目完全开放,我国的金融机构或将掉进“逐利陷阱”中,而海外热钱若也乘虚而入,将会导致园区内先发生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的局面,而非政府所期待的、通过自贸区建设来形成我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开放模式。

据孙立坚介绍,围绕实体经济完整的“价值链”,探索差异化、专业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模式,是中国经济发展必然选择。在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战略进入到一个全面推动阶段之际,通过进行大量的国际经验比较,发现一些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最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市场开放“速度”快慢的问题上,也不在于金融“创新”能力的高低上,甚至也不在于金融自由化的“顺序”上,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能否坚持做到金融开放与实体经济发展密切匹配。当只注重速度、能力、顺序的管理问题,而忽视了“金融很容易超脱实体经济”向前“跃进”的这一重要特征,那么,当这种“非理性的繁荣”麻痹了监管意识的时候,就一定无法避免危机爆发的悲剧命运。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进一步分析称,资本账户开放速度加快,很可能刺激“热钱”进一步流入中国,增加我国货币政策有效实施的难度。如大陆和香港同步推进离岸和在岸的人民币国际化业务。但很遗憾,目前,港币政策的调整方向仍和美元政策保持一致。

如今美国正处于超低利率的货币环境,因而香港离岸市场也同样处在利率下行的通道中。但中国大陆的利率正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上。此时一旦陷入“负利率”状态,便无法避免大量社会闲置的资金为了追求抗衡通胀的名义高收入,纷纷涌进高风险的虚拟经济部门。

并且,当前这种非对称的货币环境所形成的内外利差,也必然会导致海内外大量游资对人民币资产进行“无风险套利”。因此,利率市场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即需要我们建立一套完善的内外风险管理体系,更需要仰仗像自贸区和离岸市场那样的平台,为我们打造“天时地利人和”的整体环境。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万不能急功近利,要汲取当年日元国际化失败的教训,把握好资本账户完全开放的时机、顺序、内容和方向,以确保金融发展和市场开放的每一步都是在为实体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

对于这一点,央行行长周小川也曾表示,我国还是转轨经济,可能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财务软约束,政府的角色定位也有一个转型的过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还不充分畅通和健全,一些客户对某些金融产品和服务定价的理解还不到位等问题,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要求在多个领域互动和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