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风险控制
2013-12-29崔博
金融民营化趋势在不断扩大,现在逐渐蔓延到了银行业,毋庸置疑,银行享有远超实体企业的丰厚利润。《经济》在上期中报点评中曾提到,16家上市银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242亿元,占沪深两市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1.13万亿元的55%。
近期政策的松动则让资本大鳄们看到了共享盛宴的机会。央行行长周小川曾表示,鼓励民营银行的建立与发展,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等问题,并有助于规范民间金融秩序,合理引导资金的流向和流量。
但专家表示,民营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也将会面临许多风险。国务院参事、经济学家汤敏表示,纵观国内外民营银行发展的历程,不仅可见民营银行倒闭破产潮,严重时还会引发社会危机与动荡。
为避免重蹈覆辙,我国应在发展民营银行时把安全性放在首位。在进行制度创新时,也应首先积极防范风险,尽量消除隐患,为民营银行健康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重点防范关联贷款
银行业在实质上是控制风险的行业,因而其对人才、管理、技术、资本的要求都极高。许多人只看到了银行的丰厚盈利,看不到其历史上多次剥离不良资产的政策性保护,也看不到未来可能出现的不良资产风险。
“民营银行不可能像国有银行一样,享有政府兜底的隐形担保。”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向《经济》记者表示,在民营银行组建初期,由于起步晚、资金实力有限、信用等级低、业务结构单一等缺陷除了要面对一般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外,还要面对许多特殊风险。“这些风险包括居民信任风险、行业竞争风险、资本金短缺风险、存款负债不足风险、关联企业贷款风险、内部人控制风险。其中,民营银行最大的问题就是股东关联贷款,那些失败的民营银行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股东一开始就企图用银行来‘圈钱’。”滕泰称,民营企业办银行一个很重要的动机就是希望为企业搭建一个资金平台,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而这些民企往往规模小,资金实力有限,扩张欲望强,抗风险能力弱,一旦经营出现问题,无法归还贷款,民营银行就会面临巨大风险。
而对于民营银行产生6Sqk5wm/8okmE3YLYERhOg==风险的原因,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称,这是多方面导致的结果。“究其主要风险的成因,首先是信用环境和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其次是受限于分业经营制度安排。”
在他看来,西方国家的银行业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西方国家的银行业是集金融、证券、保险、信托于一身的混业经营,资金运用渠道宽泛,能够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灵活运用,灵活调度。而我国银行业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除小部分资金可用于购买国债外,大量吸收的储蓄存款只能通过发放贷款来获取利润,这种制度安排是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民营银行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同样摆脱不了我国分业经营的总体框架,贷款的对象又主要是面向中小企业,更容易产生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并且,在管理上民营银行仍然面临工作效率低下、内控制度不健全、信贷资产管理制度疏漏等的困扰,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出现在所难免。最后,民营银行在“先天”也有不足。民营银行的建立与发展具有起步晚、资金实力有限、信用等级低、业务结构单一、缺乏国家信誉支持等缺陷,影响了其市场竞争能力和水平,导致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相对较低。
构建良好的信用环境
民营银行防范风险,首先要构建有利于民营银行发展的信用环境。在经济学家辜胜阻看来,民营银行的建立与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民营经济的崛起息息相关,并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居民个人的金融需求作为生存与发展的土壤。
良好的信用环境是民营银行发展的现实基础,也是防范民营银行风险的首要前提。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法制建设,为建立良好信用环境提供法制保障。二是加快征信系统建设,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信用评级、信用信息披露三大制度,为综合治理信用缺失,建立良好信用环境构筑技术平台。三是加强舆论宣传教育,让每个公民都懂得,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信用已成为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信用乃是每个人应当具有的生存理念之一,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和讲信用的良好风气,为建立良好信用环境提供社会伦理基础。
他表示,其次要构建有利于民营银行发展的法律制度环境。要建立民营银行股东的市场准入制度,并完善民营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同时建立民营银行市场退出制度。有效及时地披露民营银行公开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和内部信息,不符合规范的银行要淘汰。
再者,要进行制度创新,构建有利于民营银行发展的内部环境。应先确立民营银行的法人主体地位和市场竞争主体地位。
辜胜阻建议,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客观上要求民营银行必须建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反映市场经济需求的独立的企业法人制度,明确投资者对民营银行财产的权力和各自的义务责任。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发挥融资制度创新与企业制度创新的功能耦合效应。
同时还要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创新。一是要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民营银行员工激励机制。真正做到关心人,尊重人,创造各种条件,促使人的全面发展,民营银行的激励制度才能迅速走上正确的轨道。可以通过高薪聘请和送“干股”等手段,吸引优秀的银行家和经营管理人才加盟民营银行。
除此之外,建立一套新的员工薪酬体系也尤为必要。以岗位为先导,以绩效为依据,确保工资分配在关键与非关键岗位上的差异,保证依靠岗位的技术含量、责任划分级别,不同业务单位有所差异,并及时进行调整。
最后要进行财务分配制度创新。民营银行若想提高居民信任度,增强抵御风险能力,解决资本金不足等问题,必须进行财务分配制度创新。可以在资本金或利润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备付金制度。也可在银行成立后,几年内不进行利润分配,把税后利润用于扩充资本金;在银行经营一段时期后,可以通过提取法定公积、盈余公积和任意公积扩充资本金;还可以通过向原有股东配售股票的方式来扩充资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