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东盟(10+1)全方位合作
2013-12-29钟实
第16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于当地时间10月9日下午在文莱斯里巴加湾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总理李克强和东盟十国领导人出席会议。
这次会议,正值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必定会给中国-东盟带来美好的合作基础。过去10年,中国-东盟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双方建成了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据统计,到2012年,中国-东盟贸易已经超过4000亿美元,年均增长达到22%。中方建议尽快启动升级版谈判,推动双方多领域合作,力争到2020年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
在10+1会上,李克强提出两条政治共识和7个领域的合作设想,概括起来可称之为“2+7合作框架”,这是中国新一届政府对未来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政策宣示。其要义是增进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互信,深化全方位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续写中国-东盟战略合作的新篇章,让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不仅造福于双方人民,也将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10+1是中国参与东亚合作的基础。李克强在此次会议上表示,中国与东盟关系已进入成熟期,合作步入快车道。据悉,本次会议总结了过去10年双方关系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并规划未来发展。
中国与东盟自1991年开始对话进程。经过20年的共同努力,双方政治互信明显增强,经贸合作成效显著,其他领域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国-东盟关系充满活力,发展前景广阔。
政治上,中国于2003年作为域外大国率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与东盟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对话合作机制,主要包括领导人会议、12个部长级会议机制和5个工作层对话合作机制。2009年,中国设立驻东盟大使。2002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就和平解决争议、共同维护地区稳定、开展南海合作达成共识。2011年就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后续行动指针达成一致,为开展南海务实合作铺平道路。面对各种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国与东盟真诚合作、共同应对。双方召开了非典型性肺炎特别峰会和防治禽流感特别会议,制定了一系列合作措施。2005年,中国为遭受印度洋地震海啸袭击的东盟国家提供了无私帮助。2006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双方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了中国-东盟纪念峰会。201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和友好交流年,双方举行了纪念峰会、领导人互致贺电、纪念招待会等一系列纪念和友好交流活动。
经济上,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目前中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011年,双方贸易额达3628亿美元。中国-东盟博览会及商务与投资峰会自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行,已成功举办九届,成为我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往来的重要平台。
领域合作方面,双方确定了农业、信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湄公河流域开发、交通、能源、文化、旅游、公共卫生和环保11大重点合作领域。在执法、青年交流、非传统安全等其他20多个领域也开展了广泛合作。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农业、信息通信、非传统安全、大湄公河次区域信息高速公路、交通、文化、卫生与植物卫生、新闻媒体、知识产权、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东盟东部增长区、建立中国-东盟中心12个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合作框架。2011年12月,中国-东盟中心正式成立。双方设立了中国-东盟合作基金和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合作基金,用于支持中国-东盟领域合作。东盟10国均已成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双方互为主要旅游客源对象。
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上,中国与东盟的协调与配合进一步加强。中国始终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双方共同推动东盟与中日韩合作、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亚洲合作对话、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东亚-拉美合作论坛等区域和跨区域合作机制的健康发展。
2011年11月,第1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纪念峰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会议发表《联合声明》,全面规划了双方关系的未来发展。温家宝总理就推进双方在经贸、金融、互联互通、海上合作、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等领域合作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倡议,得到东盟国家领导人的积极回应。
通过回顾这10年的发展,我们对其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今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南宁举行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提出,过去10年是中国-东盟关系史上的“黄金10年”,双方有能力打造未来“钻石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