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合作 推动亚太经济一体化
2013-12-29王玉主
随着《活力亚太、全球引擎》这一共同宣言的发表,亚太经合组织2013年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印尼巴厘岛落下了帷幕。这份由印尼总统苏西洛代表各国领导人宣读的重要文件,宣称APEC各成员国对继续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实现APEC茂物目标、促进地区互联互通以及实现可持续和公平增长达成了一致。其中,互联互通被认为是未来深化APEC地区一体化的重要微观因素,成为本次会议各方关注的焦点。
此次会议之前,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面临各种压力,而中国经济则在调整中处于降速阶段,地区国家对APEC在振兴地区经济增长上的期望明显增加。针对这个问题,首次出席APEC领导人会议的习近平主席指出,APEC要展示决心和勇气,发挥引领和协调作用,保持市场开放,加强合作以共同面对挑战,推动亚太地区继续发挥全球经济引擎作用。从前述的共同宣言看,习主席强调的这些内容反映了亚太各国的共识。但APEC是否能够继续发挥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平台作用,带动地区各国走向亚太自贸区、实现共同繁荣,还需要各国进一步凝聚共识,加强合作。
亚太一体化:共识与分歧并存
APEC成立之初,坚持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作为两个轮子,推动亚太地区的一体化向前发展。1994年,在印尼茂物举行的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亚太各国达成了发达国家到2010年、发展中国家到2020年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茂物目标。茂物目标以及1995年制定的大阪行动计划为APEC设计了清晰的区域一体化蓝图。但在随后的发展中,随着APEC组织的不断扩大,成员的增加使APEC日益面临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扩大的问题。同时,全球性、地区性金融危机频发威胁着地区各国的经济增长,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则时时威胁着亚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长主题在APEC内部日益受到关注。建设亚太自贸区一度成为APEC实现亚太一体化的重要目标。
近几年,美国在APEC框架内推动TPP,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APEC的发展方向。虽然美国宣称TPP的最终目标是建设APEC范围的自由贸易区,但其确定的高标准与APEC原本确立的通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手段促进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路径并不相同。更为关键的是很多APEC成员因无法达到TPP的进入门坎而被排除在外,APEC事实上正在被分成TPP和非TPP两组。正因为这种分化的形成,APEC开始显现各方竞争性主导发展的局面。以此次巴厘岛峰会为例,东道国设计的主题为“弹性亚洲、全球增长引擎”,重点关注的是茂物目标的实现、公平和可持续增长以及地区互联互通三个问题。茂物目标是19年前在印尼茂物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确定的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重提茂物目标当然是有明确的继承性的,也显示出印尼希望APEC合作回到最初凝聚各方共识的正轨上来。增长问题是APEC近几年关注的议题,但互联互通议题则是全新的主题,自2010年东盟提出《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以来,互联互通成为区域合作领域的热门概念,印尼将互联互通引入APEC合作,反映的同样是发展中成员力图将APEC拉回到传统一体化道路的努力。
巴厘岛会议的选择既继承了近年来APEC峰会强调的发展方向,又加入了东盟关心的互联互通问题,与2011年夏威夷会议和2012年海参崴会议主要关心的议题相比,还是暴露出APEC目前发展方向不太明确的问题。美国在夏威夷会议上把重点放在了TPP问题上,但这并没有在海参崴会议上得到回应,而此次巴厘岛会议虽然延续增长议题,却又重提茂物目标并引入互联互通。竞争性主导议题的现象说明APEC在发展方向上存在着一定的分歧。
亚太一体化需要凝聚APEC共识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APEC峰会期间的两场发言中,明确传递了中国坚持“合作、开放、改革”的信号,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针对APEC面临的共识不足这一挑战的。因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经济体之间是一种共荣共损关系,因此需要各方开放包容,不能互相踩脚。目前,APEC21个成员中包括了中美日三大经济体,相互之间的贸易占到总贸易量的近70%,是各成员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主要平台。以中国为例,2013年上半年前十大贸易伙伴中只有欧盟和印度不在APEC框架内,APEC内部的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的意义因此显而易见。不仅如此,鉴于亚太地区在目前世界经济中重要地位,APEC各国加强合作不仅对地区至关重要,也是带动全球经济繁荣的关键力量。毋庸置疑,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增长议题应得到继续关注,在世界经济总体走向仍不十分明朗的情况下,亚太地区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依靠地区各国的共同努力。
为了推动APEC继续沿着合作共赢议题向前发展,作为今年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的印尼明确表示希望中国能接下其今年设定的一些合作议题并继续推动。习近平主席在发言中所阐述的理念,其实是对加强APEC合作议题延续性的这种努力做出了积极回应。因为只有这样,APEC合作议程才会持续并产生出预期的福利效应。否则,APEC将陷入各成员根据自身利益竞争性引导发展方向的局面,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个积极的方面是,今年APEC领导人共同声明中也提出要进一步落实茂物目标,建设亚太自贸区,并对通过促进APEC范围内的各成员间物理的、制度的和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来深化亚太经济一体化水平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印尼总统苏西洛在谈到互联互通问题是说,“互联互通有助于减少生产和运输成本、加强区域内供应链,进而改善本地区的商业环境”。在墨西哥经济部长古哈阿多看来,互联互通是与贸易便利化密切联系的议题,APEC领导人共同宣言强调互联互通,旨在以不同方式和渠道来加速APEC目标的实现。
加强APEC的平台功能
凝聚APEC共识还涉及处理APEC与其他区域、次区域合作安排的关系问题,这就是习近平主席说的不能互相踩脚问题。美国提出TPP合作之后,原来的以东盟为中心的“10+3”、“10+6”合作框架也受到冲击。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定位相应地也受到影响。作为应对,东盟提出的地区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2013年5月,RCEP在文莱开启了首轮谈判,希望通过整合以东盟为中心的五个“10+1”自贸区来形成新的东亚自贸区,并为亚太自贸区的建设做出贡献。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中日韩自贸区也开启了谈判进程,让人们看到了东北亚合作新的曙光。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无论是RCEP还是TPP短期内都无法取代APEC的亚太一体化平台地位。一方面,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尽管TPP得到了美国的重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下一代贸易规则的发展方向,尤其是TPP所涉及的横向议题,更具有规范未来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意图。借用美国人自己的评论,TPP绝不是要重复以往的自贸区概念。但无论怎样,TPP却无法把APEC所有成员在短期内纳入到TPP框架下,为了保证TPP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TPP没有能力持续扩员。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上半年在会见一位南美国家的领导人时,非常清楚地表明完成谈判是TPP目前的优先目标。这样,TPP就没法成为亚太合作的有效平台。另一方面,根据东盟提出的《RCEP框架》文件,以东盟为中心的RCEP将从目前的“10+6”范围开始。根据东盟国家一些专家的解释,RCEP也是面向亚太自贸区的,与TPP并不矛盾。实际上,宣称面向东盟的所有对话伙伴的RCEP理论上可以发展成为一个超越亚太的合作平台,只是目前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要发展成跨越太平洋的亚太合作平台肯定需要一些时日。APEC虽然目前面临一些挑战,但从今年的峰会看,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APEC对亚太一体化的引领和协调作用还是被各方认识到了。为其注入类似互联互通这样的实质性合作领域说明各方都在积极探索务实推动APEC合作的途径。
总的来说,只有使APEC回归作为地区经济一体化平台的功能,才能逐步重新凝聚共识,推动亚太合作迈向深入。明年中国将作为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主办国,目前已经初步确定了将要重点推动的合作领域,如基础设施方面的互联互通、制度协调等,都将体现对今年巴厘岛峰会的延续。同时,中国坚持加强APEC的亚太一体化平台功能的努力对APEC的发展将是更为重要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