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文教学三部曲
2013-12-29王凯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学生一到作文课就犯困,教师一到作文课就提不起精神,这种耗时耗力的作文教学一直伴随着我们的语文教学。所以,优化作文教学就成了我们语文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通过实践,我认为优化作文教学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丰富素材,厚积薄发
学生不想写作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什么可写的,一提到写作文,脑子就一片空白。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指导,这样,学生在写作文时才会有东西可写。
首先,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我们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让他们把在学校与家庭、社会与自然中自己感觉有意义的情景记录下来,让这些材料成为作文的素材。
其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作文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比较遥远,学生脑海中没有作文的素材时,我们就要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让学生记录活动的过程。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七”的时候,教材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一次体验活动,可以把自己当成家长、医生、老师等。学生从来没有开展过这些活动,脑中也没有这方面的作文素材,所以在安排习作之前,我先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类人物来体验,然后写出自己的感受。通过亲身实践,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
再次,让学生学会阅读。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许多非常好的词句,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把这些词句摘抄下来,并熟读背诵。这样,经过大量的积累,学生脑中的好词好句在写作时就能像喷泉一样涌到笔尖。同时,我们要鼓励学生多看一些课外书,多猎取一些课外知识,开阔自己的作文视野。
二、指导选材,构筑基础
学生脑中有了大量的作文素材,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写出优秀的作文。存储在学生脑海中的作文素材是没有经过加工的最原始的材料,要想让这些材料变成作文,我们就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材,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感悟,这样才能为学生写好作文构筑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七”时,教材要求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六年生活中令自己难忘的情景,给老师写一封信。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感触一定很多,脑海中存储的作文素材也一定非常多,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是埋怨的还是感激的,他们都有很多话要说。我们要引导学生选取自己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件事来写,并加上自己的想法。写什么内容由学生自己决定,关键是要写出真情实感。经过我的指导,学生都能够选择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老师或事情来写。
在指导学生选材的时候,我们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来让他们自主选材,适时提出一些参考意见。这样,学生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三、创新批阅方式,提升水平
过去的作文批阅只是教师单一的活动,学生无法从中领悟自己作文中的闪光点与需要努力的方向。其实这种批阅方式是很难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的。我们要创新批阅作文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批阅来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比如,我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阅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我夸我文”,让学生自己挑选自己最满意的段落与语句在班上朗读,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构思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让他们学会欣赏自己,增强写作信心。学生为了让别的同学认可自己的作文,也为了在作文时有话可说,会认真对待每一篇作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写作文。
二是“你夸我文”。我把作文按小组发下去后,让小组讨论每一篇作文,交流写法,寻找作文中的优点。即使是最差的作文,我也要让他们找出作文中的亮点。这样,学生听到别人夸自己的作文时,心中就会涌起幸福的感觉。特别是那些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当知道自己的作文也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时,就会激发出写好作文的欲望。
三是互批互改,让学生互相交换作文,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思路来帮助别人修改作文。学生通过比较,就可以扬长避短,吸收别人作文的精华,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了。
一篇优秀作文的形成是要经过反复的指导与修改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要加强对他们写作的指导,在作文选材、表达以及语言运用上加以指导,让他们敢说、敢写,写真实的事情,说真实的话。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写作的乐趣,才能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