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想不到的感动
2013-12-29何艳
妇女节又到了,对老师和学生来说,这是一个老掉牙的节日,但作为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我还是布置了这样一项实践作业: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明天的班会课上交流。
像这样以“母爱”为主题的活动,我们一年搞一次,形式再难创新。我想,这个妇女节将十分平淡无趣。
大课间活动已经开始,学生们跑完步回到教室,有的在悠闲地喝着水,有的三五个人一起拼装模型,有的靠着窗口向远处眺望……学生们觉得接下来的班会课就像白开水一样,很平淡,没有丝毫的激动与兴奋。
我在教室里踱着步子,看着被擦得干干净净的黑板,琢磨起来:不管怎样,总得在黑板上留点什么吧,留个课题好了。起什么名呢?以往,不管是班队会还是联欢会,都由我确定主题。不过,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想到一个令我满意的主题。我灵机一动,不如让学生想想办法。
突发奇想一:民主拟题
我清了清嗓子,向学生们发出了求助信号。学生们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应和的人并不多。过了一会儿,何彪举起手,说:“何老师,就叫‘母爱交流会’吧。”“母爱交流会”有点意思,既简约,又明了。我还想听听其他学生的意见,于是,我又将这个决策权交给了其他学生,这下参与讨论的人多了起来。最终,大部分学生推选班里字写得最好的周吴杰将“母爱交流会”这五个字写在黑板上。那么,接下来该如何装饰这块黑板呢?
突发奇想二:创意设计
学生们纷纷举手要求装饰黑板。我浑身像过了电一样,来了兴致:“今天,我们不用花花草草来装饰黑板,而是用语言来丰富母爱的内涵,你们想挑战吗?”学生们用诧异的眼光看着我,有点不知所措。
“请大家围绕‘母爱’这一话题,用诗一般的语言写下对妈妈的爱。”学生的心湖泛起了涟漪。
李宗淳——一个平日里大大咧咧的男孩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写下了一行字:“母爱是一团火焰,照亮了我心中的黑暗,给了我前进的勇气。”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走上讲台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快,原先被擦得干干净净的黑板写满了字,洋溢着令人感动的气息。
铃声响起,上课了,还没轮到的学生,显得有些不甘。我让他们利用做眼保健操的时间到黑板上来写。我看得出,这几个后面写的学生格外珍惜这个机会,他们字酌句斟,写得工整而有文采。你看,马嘉隆很快相中了一块“宝地”,可能是太过激动,他写的时候,手都抖了。“孩子,别急。”我不禁爱怜地说。
我默诵着黑板上学生们从心底流淌到笔尖的那一句句诗一般的语句,身为一名老师,又是一位母亲,一种软软的、纯纯的、暖暖的、甜甜的东西在我心底升腾起来。那是什么?那是发自内心的感动。这感动,应该与大家共享。
突发奇想三:品读诗句
做眼保健操的学生睁开眼睛,“哇”的感叹声几乎在同一时间从他们的嘴里迸发出来。“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石激起千层浪,举起的小手如林。陈澍郸站了起来,读道:“母爱是寒风中的一条温暖的围巾。在一个冬天的傍晚,气温骤降,妈妈接我回家,忽然天上飘起了鹅毛般的大雪。当时电瓶车上没有预备雨衣,妈妈就急中生智地将她脖子上的红围巾拿下来裹在我的头上,生怕我被冻着。到家的时候,我看见妈妈的脸冻得通红,头发上、眉毛上、肩膀上都是雪花。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学生“情动而辞发”,写出了很多精彩的句子。他们不仅是在品读句子,还是在传递着爱。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故事如一股股甘洌的泉水滋润着每一个学生,也包括我。
“母爱是一间房,冬暖夏凉,是我永远的避风港。”(於钱前)
“母爱是侧倾过来的荷叶,我就是风雨中受到庇护的荷花。”(蔡徐艺)
“母爱是一个指南针,让我不迷失方向。”(陶云)
“母爱是红烛,让我不再害怕;母爱是大伞,为我遮风挡雨;母爱是暖宝宝,驱走冬日的寒冷。”(黄苏莉)
“母爱是黑暗中的一束光,让我看清前方的路。”(凌肯)
“母爱是冬日里一缕和煦的阳光,温暖我的心。”(陈濠)
“母爱是炎炎烈日下的冰淇淋,吃在嘴里凉丝丝的、甜津津的。”(王楠)
……
不知不觉,下课的铃声响起,我和学生们还沉浸在一个又一个感动中不愿离去,不愿将满载着爱意的黑板擦掉。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