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人文的眼睛,探视文本情感

2013-12-29朱发生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3年12期

阅读教学的本质,是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和熏陶,以期培养和塑造健康的人格,在未来社会发展中能够独立自主做人做事。我在语文教学中努力想通过有效途径,提高渗透语文课堂的人文性,以下是我在《生命桥》教学实践做的模式探索,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交流。

一、人文关怀,点燃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更是探求知识的源泉所在。新课伊始,我从学生的阅读期待入手,引导学生对羚羊命运从关注到揪心,激起想要读书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内心的真情,唤醒他们的人文关怀之心。我让学生思考:“当狩猎队将羚羊赶到悬崖边,羚羊到底生死如何?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学生说:我要架起一座桥,让他们顺利逃开;我用云彩带它们飞到天空中,然后将猎人吓傻掉;我会从天而降,将猎人的猎枪全部夺走,让羚羊逃生。

师:大家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想给羚羊一个美好的结局。面对生死考验,羚羊们如何抉择?请从文中找出来。

生1:老羚羊让年轻羚羊在背上猛蹬一下,跳到了对面。

师:老羚羊为小羚羊换取了什么?大家体验下。

生2:生的希望。

生3:老羚羊为年轻羚羊架起了一座“生命桥”。

师:这是惊心动魄的一座“桥”!

【反思】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将文本读透,而且要将文本串联起一根情感主线。每一篇课文都有其令人心动的地方,教师就要抓住这个“点”,并以此寻找和学生的内心契合之处,点燃学生的阅读期待,顺利进入课文的品读环节。

通过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深入人文性的引导,让学生挖掘生命桥的意义,并以此为契机体会老羚羊的精神价值所在,激起学生人文情感,并引起探究文本的冲动,为进一步阅读叩击文本奠定基础。

二、人文探索,体验真情价值

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羚羊之间生死传承的真情,课堂伊始,我让学生从文本中展开探索,抓住重点字句来进行理解和体验。我让大家找出特别感动的句子,谈谈体会。有学生思考后回答: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这句话让我想哭。)还有学生说: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这句话让我心里突然很暖;也有学生表达羚羊有一种很坚韧和团结的精神,那是最让人震撼的。学生思路被打开,真情的流动构成了课堂的生成,借此,我展开情感价值引导,追问羚羊的精神并让学生体会精神的可贵。

师:请大家用平缓的语气来读一读,试着体会羚羊伟大的“平静”。

生:我看到“试跳成功”时,心里松了一口气,我觉得羚羊有一条生路了。

学生深刻体验后,将羚羊精神拓展到生活中,诸如团结的力量,爱的力量,生命的力量等等,展开讨论后,学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作为主导,激发学生的情感主体,而不是强加理念,硬塞进学生的头脑中。为此我抓住学生感动的句子来进行引导,悟情、生情,让学生从形象感悟,从情境感悟。当学生能够将感动和情感倾注在羚羊身上时,他们的精神和道德价值观就能得到滋养,并收获到丰富的人文内涵。这正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

三、人文反思,感动和提高

当学生能够生发感情之后,我引导学生升华情感,将体验内化成精神气质,融合在自己的心灵中。我让大家找出文章中的一句话,表达对这幕壮美生命的赞歌。学生一眼就找到那句话:那情景是何等的神圣!我启发引导:其中有哪个词用得最有赞美之意。学生抓住“神圣”的字眼,借此我们探讨开来。

师:何为“神圣”?

生1:非常崇高,不可侵犯,不容亵渎。

师:为什么要用在这里?

生2:羚羊用生命建成一座桥。

生3:羚羊自救,凭借自己的力量,拯救了自己。

……

师:大家果然把书读懂了。让我们将这种敬意,通过朗读传达给羚羊们。(生充满感情读)

【反思】

文本的解读需要学生进行消化吸收,而后接受和融合,最后才能化为自己的东西,形成丰富而立体的形象,并在头脑中建立概念,赋予生命的意义。这就是阅读教学所能发挥的作用,而阅读教学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将学生放置在丰富的资源背景下,不断开发其心智,培养求新的意识和创造探索的能力。让学生读懂文本,就是让学生将文本的精髓和精神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成为未来成长的力量。

教师在引导和启发的同时,要把握对学生心智的开发,既要让学生读懂文本的外在,又要让学生深入其中,和文本融为一体,达到知行合一。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美好、善良、尊严、平等、悲悯的情怀,而后突破社会各种现实的藩篱,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给予世界美好和希望。这就是我在《生命桥》的课堂教学中苦苦探索的。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