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拥抱太空
2013-12-29徐焱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近年来多次访问过土耳其,深深地被它辉煌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所震撼。同时,我也对一个机构情有独钟,它就是土耳其太空教育营地。
土耳其太空教育营地坐落于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伊兹密尔。2000年,伊兹密尔爱琴经济区的创始人卡亚·通加在经济区内建立土耳其太空教育营地。2002年,他和夫人又创立太空教育国际友谊基金,使更多人有机会来营地学习太空知识,相互结识。
土耳其太空教育营地有着一幢专属的四层教学楼,包括宿舍、食堂、商店、活动室、礼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观测站、太空模拟器材以及营地的行政、财务、联络、医疗、卫生、保安等部门。土耳其太空教育营地为土耳其民众提供太空知识培训班,并在夏季集中组织多期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国际青少年太空夏令营。自营地成立以来,来自50余个国家的约12.5万名学生曾在这里学习和生活。同时,营地还向27个国家的近6000名学生提供奖学金,使他们可以免费参加营地的课程。
土耳其太空教育营地与全国友协的渊源要追溯到2009年。当时,土耳其太空教育营地向土耳其驻华使馆表示,希望邀请12名来自中国2008年汶川地震灾区的孩子免费参加太空夏令营,以此方式支持灾区的重建。土耳其驻华使馆马上联系我会,希望可以促成此事。我会和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立即行动,组派12名学生于当年7月参加夏令营。从那时起,土耳其太空教育营地每年均向我会提供奖学金名额。我会已组派国内省市数十名学生赴夏令营学习。同时,我会也分别于2011年3月和2013年4月接待土耳其太空教育营地主要负责人访华,双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2012年7月至8月,在土耳其中国文化年之际,我会在土耳其太空教育营地举办了中国书画作品展,向土耳其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朋友展示了中国文化。部分作者还专门到营地现场作画题字,受到热烈欢迎。
在组织中国学生赴土耳其的过程中,我们起初担心他们的英语能力是否应付得了营地的英语教学。事实证明我们大可放心,因为营地为各国青少年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提供了优越而宽松的环境。第一,营地的教师均是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容易与孩子们相处。第二,每期的国际夏令营均打乱国籍分班,有利于释放少年儿童适应国际环境的内在潜力。第三,各国领队人员不参与学生的日常学习,避免了学生们的依赖性。此外,营地还安排联欢会、烧烤晚会等活动,使学生们尽情表露热情,展示才华,并进一步懂得各国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现在,让我们听听学生们是如何评价夏令营的吧:
“我们有各种课程,我们都喜欢太空模拟仪器课。还有做火箭、热气球等等手工课,外出的游泳、迷你高尔夫、文艺晚会,还有最后一天的舞会。我们还模拟了一次航天飞船回到地球,每个人担任不同的角色,像我就是指挥官,实在是趣味无穷。”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过去,我已经把自己调整到了‘英语模式’,上课也都能听得差不多了,如果有同学需要,我还会充当小翻译的角色,充实地生活在营地里。”
“我和同组的同学关系也很好,我们经常互相拍照片,在忙碌的间隙中,我们会不时地开开玩笑,我也会教他们说中文。于是,友情的种子在时间的缝隙中开始生长。”
“她们可能只是习惯跟我们不一样,她们同样很热情,也很想跟我们交朋友,只是方式不一样罢了。这也说明我们需要更进一步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和外国人交朋友。”
“我还发现的一点是,我们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学生真的太害羞了,来自别的国家的学生跟我们的最大的一个差别,就是他们敢说,不管是在课堂还是在知识竞赛的时候,他们都敢举手,尽管说的不对,他们仍然一笑而过,甚至认为是一种荣誉。而我们就算知道也不敢说,因为我们怕错、怕丢脸。所以很少能看到中国学生回答问题。我觉得这就是我们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应该再放开一点,不是只能考试,而不敢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最令我感动的是大家为我过生日。那一天,许多小朋友围在桌子前,为我唱生日歌,看着我吹蜡烛、许愿,老师还让他们每个人在一张纸上面签名,然后把那张纸送给了我,当时我感动得都哭了。”
“他们都非常友好,在和他们生活的6天里,我收获了许多许多,我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别人喜欢的朋友,我懂得了如何交到一个‘好’朋友。”
“营地里总是洋溢着我们的笑声。这里留下了我们最美丽的回忆,这里保存了我们最珍贵的时光。分别的时候大家依依不舍,泪光模糊了棕色、蓝色、黑色的眼睛。”
学生们的肯定是给予我们活动组织者最大的慰藉,激励着我们为促进各国年轻一代的相互了解做更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土耳其太空教育营地的创始人卡亚·通加虽然于去年不幸去世,但他为促进国际友谊而作出的卓越贡献将被各国人民所铭记。我也为自己能够参与建立我会与土耳其太空教育营地的合作关系而感到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