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中国友好协会代表团访华
2013-12-29许奕怡
应全国友协邀请,缅甸中国友好协会会长吴盛温昂率代表团一行9人于2013年5月28日至6月4日访问了北京和天津。
缅中友协于今年4月成立,此访系该会成立后首次访华,旨在与我会及中方有关单位建立联系、寻求合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缅友协名誉会长许嘉璐,外交部部长王毅,中联部副部长李进军,天津市政协副秘书长、天津友协副会长田贵明分别会见或宴请代表团。吴盛温昂与中缅友协会长、全国友协副会长冯佐库进行了工作会谈,会后双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访华期间,代表团还出席了企业家座谈会,到企业考察参观。
共同表达了巩固加强中缅传统友谊的愿望
许嘉璐表示,“远亲不如近邻”,中缅是近亲更是近邻,友好是两国唯一的选择,双方应常来常往、加强了解、保持沟通。他说,国家间要對话不要對抗,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相互尊重历史和文化是国与国友好关系的基础,中缅“胞波”情谊应世代传承。
王毅在会见时忆及当年陈毅元帅在《赠缅甸友人》中的诗句:“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他表示,中缅是好邻居、好伙伴、好兄弟,是命运共同体。巩固、加强两国传统友好关系有利于边界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全方位的互利合作。中国新一届政府将继续秉承中缅友好传统,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對缅甸实行更加友好的政策。中方愿为缅甸改革进程提供帮助和支持,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對于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妥善处理,警惕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把经济问题政治化、个别问题扩大化、简单问题复杂化。新形势下,双方应从战略高度把握好两国关系发展的大方向,确保中缅睦邻友好关系始终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前进。王毅说,维护好、巩固好和发展好中缅友好的社会基础是两国友协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希望两国友协积极开展活动,中国政府和外交部将给予必要支持。
李进军表示,中缅友好历史悠久,今年4月吴登盛总统访华期间,两国元首就进一步深化中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达成新的重要共识。中方将坚持睦邻友好政策,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包括缅甸在内的周边国家,促进本地区共同发展。
吴盛温昂表示,缅中关系是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患难与共的关系。建交60多年来,双方始终平等相待,真诚互助,不曾有过重大问题。两国圆满解决了长达2200多公里的边界问题,为国与国之间解决边界问题树立了典范。缅甸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承认中国的国家之一,曾积极支持新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地位,并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过程中给予坚定支持。同时,中国始终在涉及缅甸国家利益的原则问题上给予缅方巨大支持,特别是在缅遭受外部制裁时向缅甸提供了无私帮助,缅甸人民對此铭记于心。缅甸目前正进行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扩大對外开放。在这些改革进程中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和不同的声音,请中国朋友给予理解。他强调,任何情况下,缅甸對中国的友好态度和外交政策都不会发生改变。
双方友协建立联系,共商友好合作大计
中缅双方友协在北京举行了工作会谈。
冯佐库在会谈中,首先對缅中友协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说,吴盛温昂会长在协会成立一个月后便率团访华,体现了對中缅关系的高度重视和发展中缅关系的迫切愿望。他感谢缅中友协在四川芦山地震后第一时间通过中国驻缅使馆向灾区捐赠了价值6.6万美元的大米,并表示,为帮助缅甸贫困地区预防疟疾,中日友协联合日本住友化学公司计划通过缅中友协向缅捐赠4万顶蚊帐。
吴盛温昂表示,此前作为驻华大使能亲身参与两国关系发展感到十分荣幸,并對两国关系在缅甸完成政治转型后依旧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感到高兴。正如吴登盛总统和习近平主席达成的共识,缅中双方应始终不为外力所扰,将两国传统“胞波”情谊世代传承。缅中友协应运而生,虽然还很不成熟,但协会将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于缅中友好事业。吴盛温昂表示愿意与中方加强各领域民间合作,并對中方协助捐赠蚊帐表示感谢,缅方将尽快落实捐助项目。
会谈后,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一致同意建立互访机制,开展各领域合作,适时举行“光明行”和“边民大联欢”等活动,并共同参与中国东盟民间友好组织大会框架下的多边合作机制。
双方开展经贸交流,探讨互利合作
缅方代表团成员多为缅甸知名企业家,涉及玉石、矿产、房地产、建筑、新能源、医疗、电信等行业。访华期间,代表团拜会了中国有色矿业集团、中国石油集团东南亚管道有限公司、北方石化公司等中方企业,出席企业家座谈会,与對口企业进行交流,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经我会协调,光荣缅甸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向缅甸捐献1000台离网户用独立太阳能发电系统,并在京举行了捐献仪式。
在天津,代表团参观了天津滨海新区和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方企业表示,将更加重视對缅投资,并认真做好投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