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龙窝里的古民居

2013-12-29程玉明

当代人 2013年10期

在河北省内,像井陉天长镇这样一镇二村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的镇确实不多见,小龙窝就是这两村中的一个。

周末的一天,天气不错,又恰无杂事烦扰,一个人独自沿307国道太原方向行驶,走进小龙窝。小龙窝村地处河北与山西两省交界地带,村子位于井陉县城微水西南方向约26公里处。早就听朋友说起,村里建筑明显带有山西民居特色,且整体保存较好,是第二批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

走进该村,但见三面青山环绕,村庄依山势而建,青石路面,曲折狭窄。沿山石而上,到村中东岸的最高处,这一切都与村内青瓦形成的灰色调传统建筑相得益彰。

在村口碰到要去县城开会的村会计,他向我简单介绍了小龙窝村民居的特点。该村民居大多建于明末清初,建筑以二层居多。院中的二层建筑以二楼储藏东西,一楼用于居住为主;院上院下各一层的多是依山势而建,院上部分居住,院下部分多开门于街巷用于储物。整个院内空间比较狭小,但是,院与院的连接也很紧凑。房屋前墙建造材料以青石为主,两侧及后面则以砖木居多。当时能建这样的二层民居,只有家庭比较富裕的才能做到。会计告诉我,村中的详细情况可以找樊五妮老人了解。

据行前查看的1984年修《井陉县志》记载,建国后小龙窝村原属于板桥公社,位于公社驻地板桥村西南3公里处,与大龙窝村东西相望。雍正年《井陉县志》记载,相传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98年),神龙断路,货郎仗剑斩之,至隆庆年间大雨冲出枯骨一窖约数百斤许。在山腰石壁建有“龙窝寺”,并以此取名为“龙窝”。后家族分居两村,寺西村曰大龙窝,寺东村曰小龙窝。后来,板桥公社并入天长镇,小龙窝村属天长镇管辖。

我挎着相机,拿着三脚架,顺村中街巷走进小龙窝村的古民居集中带,看到这里的一切都显得朴素而自然。民居、桥梁和古道多就地取材,以石筑造。房舍布局不是传统的正南正北,方方正正;街巷也不是横平竖直,排列有序,而是顺山就势,高低错落,疏密有致。那一条条山径古道,蜿蜒起伏,幽深静谧,扑朔迷离,常常会令初来乍到者辨不清方向。街巷的走向、排水等均以其地形为依托,这使其建筑风格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

我转了一圈后,粗略记住,村内现存古老的街巷主要有枣园巷、桥头巷、岭子巷、东场巷等。这些街巷的铺装也是自然纯朴,多采用青石或卵石铺成,有一些地面也采用夯实的土路,由于地面渗水性较好,因而路边植被较为茂盛。随着街巷的或曲或折,随着植被的或疏或密,一个个公共活动空间节点也就随之形成,公共空间多以石碾为主要建筑,它是人们吃饭或农闲时畅聊天下大小事的场所。

一边转一边打听着樊五妮老人的住处,当我快要到达老人住处时,村民早已把我要找他的信传到了他的耳中。他早早地到门外迎接我,让我倍感小龙窝人的热情。他拿出自己画就的龙窝寺布局图,并向我详细述说了龙窝寺的情况。

龙窝寺位于村西的龙窝寺石窟,1993年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寺庙一直有人看护。其遗址墙壁上部分佛龛、佛像等尚存。龙窝寺始建于北宋时期,原有山门、大殿、僧舍等建筑,到清咸丰年间已颇具规模。北部天然成壁,壁面如刀削。因龙窝寺是晋通冀京的必经之地,因此当时龙窝寺享誉晋、冀、京之地。清咸丰帝乙卯年间于北墙壁上题“畿陲灵境”四字。清朝军机大臣祁隽藻在道光乙酉年途经龙窝寺,留下了一首绝句: 龙窝寺底老龙眠,龙洞深藏别有天。但愿兴云作龙雨,莫教余怒决平川。现存主殿内右西面山墙上部分石刻佛龛造像,以圆雕、浮雕相结合,风格直追北魏,属于典型的摩崖造像龛。

樊五妮说,1937年,聂荣臻元帅在此指挥百团大战,歼灭日军2000余人。

小龙窝村传统民居数量较多,主要集中在村庄南部。多数民居现已无人居住,部分已损坏。保存较完整的民居有200余套,其中规模较大的民居有5套,均为四合院,木质举架(也说四梁八柱)承重结构,正房与厢房多数为二层。二层均为木质楼板,层高较低。

樊五妮介绍说,当地政府规划保护在先,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对村内所有建筑的格调、体量、高度等做出严格的限制和管理,并出台相关规定,如:村内只允许翻建、整修原有建筑,限制新建建筑;尊重原有建筑的建设原则,所有建筑应当照顾到村内的整体环境和建筑风格,民居应当尽可能沿用当地的传统民居。对于需要修复和重建的建筑,应当沿用古村传统的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村内的建筑高度一般为一至二层,还要充分考虑地势的高低,在建筑外观上要与古村的建筑风格相统一。

其实,在我自己一个人转街时已看到村子保护工作开展得很好。正是由于政府的重视,村民的行动,才有了小龙窝这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才让我们有福气在这些古老的石头建筑中找寻历史的印记。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正是在这样的建筑中才能一代代原汁原味地传承下来。

(责编:刘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