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老师全太安

2013-12-29高春秋

当代人 2013年10期

谈起与全太安老师的师生缘份,离不开画。归根结底,要感谢毗卢寺壁画,感谢我的忘年交、艺术大师丁井文先生。

我的家乡在新华区上京村,村东有座毗卢寺,因精美绝伦的明代壁画而驰名中外。上世纪7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洪波教授和学院领导丁井文先生到上京体验生活,研究毗卢寺壁画,我当时在村里当保管员,兼职管理保护毗卢寺。因为掌管毗卢寺钥匙,每天我都陪两位先生去寺里,看他们研究壁画的珍贵价值,听他们谈论壁画的年代、绘画特点和艺术价值。耳濡目染,我对绘画有了浓厚兴趣,于是便拜二位先生为师学习美术。

2000年春天,我专程去北京美术馆东街25号院看望丁老,并呈上我组织编写的《毗卢寺壁画》大型画册。我提出继续和丁老学画的想法,他欣然应允。这期间,丁老多次对我说:“河北画院有位画家,叫全太安,人好,画也好,他是黄胄的学生,你可以认识认识,跟他学画。”由此,我有幸结识了太安先生,并遵照井文老师嘱托,拜太安先生为师。

太安先生长我8岁,生于1945年,河北蠡县人,中学时即受同乡、著名国画大师黄胄先生影响,刻苦自学,1964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师从著名画家孙其峰、浦佐、李骆公等大师学习中国画。1968年毕业后走上军旅生涯,成为一名职业画家,之后被黄胄正式收为弟子。他曾任河北画院副院长,是国家一级美术师。他1973年创作的国画《送子务农》参加了全国、全军美术展览,引起轰动,全国几十家报刊转载。在李可染、黄胄、叶浅予、秦若虹等先生的指导下,全先生创作风格日臻成熟。1984年,太安先生创作的国画《出猎图》、《牧归图》、《大漠风情》三幅作品,入选布置中南海紫光阁总理办公室。出版有《全太安画集》、《全太安画选》、《怎样画毛驴》等绘画专著,曾先后在日本、新加坡、台湾举办过五次个人画展和一次黄胄先生师生联展,作品被数家博物馆收藏,1999年被中国文联评为“百杰画家”。

太安老师是黄胄大师晚年特别器重的弟子,深得其真传。黄胄夫人郑闻慧女士在《全太安与恩师黄胄》一文提到太安先生的画“师承传统”,“更师造化”,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自成一家。全太安绘画涉猎范围广泛,包括现代人物、西域风情和毛驴、骏马、骆驼等,他笔下憨态的毛驴、奔腾的骏马、负重的骆驼、忠诚的猎犬,还有人物画都给人们以极深的印象。太安老师犹善画毛驴、骏马、骆驼、鸡、狗等,造型丰富,意态传神,有动、有静、有情、有境,有画外之像,有纸外之声。《狩猎图》、《大吉图》、《丰收图》、《阳光古道》、《忆江南》等力作,凝聚着画家数十年的艺术功力。

我刚跟全太安老师学画时,他对我说:“要学会画画,一要胆大敢画,二不怕丢丑,三不怕废纸,从一个动物的一个姿势画起,画它十遍八遍上百遍就画成了。”他还说:“你先学画毛驴,把毛驴画好了,掌握好毛驴和骏马的不同特点,画马也就容易了。”于是,这些年来我重点学画毛驴,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后就在自家画室按照全老师给我画的毛驴画稿一遍遍临摹,一画就一个多小时。经过几十次、上百次的临摹,自然就找到了感觉,画出的毛驴形神兼备了。每逢周末有空的时候,我都拿着自己画好的作业,让全老师指导。全老师每次都为我认真批改,提出指导意见,让我在学画毛驴的过程中有长足的进步。

在教我学画毛驴时,太安老师说:“画毛驴不要画太大,要画出小毛驴的憨态来才可爱。画马要画出骏马的英雄气质来,画出龙马精神。”在老师的画室,他边画边为我讲解:“纸铺于平面,你看这样画马腿常容易画短,所以画腿应该看马整体的比例,不能画成短腿马。”我看太安老师在马腿关节处涂以重墨,马蹄处轻轻一括。“啊,马蹄!”我惊呼。分明看到一跃腾空的马蹄,马腿顿时立体起来,一瞬间,我顿悟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墨留余白,也对画界所称赞的太安老师画作注重结构布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递给老师工笔细毫,我知道要点眼睛了。太安老师画马先用干笔淡墨勾出线条,之后再用墨团使其丰满,最后画眼睛、点眼仁,细笔重墨,确有画龙点睛之妙。

利用业余时间,去太安老师处学作画已有几个年头了,每次到他画室,烧上一壶水,边作画,边聊天,偶尔太安老师也抽上一支烟。喝水、抽烟的间隙,我们聊作画、聊生活、聊社会、聊过去,也聊未来。几年下来,不仅我的画艺有所长进,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均受益匪浅,与太安老师的感情也日益加深。

全太安老师是著名画家,也是一位社会学家,行行都有他的崇拜者和朋友,所以每逢星期天他的画室总有各路人等前来拜访,大家在一起,看他画画,谈天说地,其乐融融。在他那里,我不仅学会了画毛驴、画骏马、画人物,也丰富了自己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修养。不知不觉中,每逢周六、周日去全老师家拜访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我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给了我很多宽慰和支持,使我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那年我生病住院,全老师多次去看我,像慈父一样关心着我,甚至在病房里提起画笔为我画了一幅《吉祥图》,寓意“吉祥如意,早日康复”。看他画画,是极大的精神享受,有利于身体康复。

有时我带去自己的作业,请全老师点评改稿,他经常毫不客气给予批评和指导。对我画的一些稍好的作业进行修改、画龙点睛,有时他还加上几个人物,把落款写成“春秋太安合作”。我知道,这落款里面包含着他的谦虚,也包含着对我的关爱和鼓励。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的绘画水平年年都有较大提高,今年先后有《竹雀图》、《牧马图》和《生趣图》三幅作品发表于《河北日报》。

太安老师是名人,却不为名所累,很少参加喧哗热闹的社会活动,除每天早晨去公园晨练一圈外,就是早饭后像我们上班族一样按时上楼作画,每天都有规律地作息,没有一天不动笔。他做事低调,不张扬,从没见过他疾言厉色和对他人评头论足。他待人诚直,总是平和、淡然、面带微笑。多年来,他积极参与赈灾义卖等社会公益活动,他的画多次被河北省委、省政府作为出国礼品,馈赠外国政要及友人,同时还为河北画院的建设等奉献了上百幅作品。

公众眼中的全太安,德艺双馨;朋友眼中的全太安,平凡之中见不凡;我心目中的全太安,恩师、好友。

(责编:郭文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