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一

2013-12-29相炜地理研究室

地理教育 2013年3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44分)

李先生选择了北栋一楼的一套住宅(图甲),房子朝向正南,南栋楼房高20米。图乙是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读图1,回答1~2题。

1.要确保李先生的住房全年正午时都有阳光照射,两栋楼房的间距至少应有:

A.20米 B.25米 C.35米 D.40米

2.若该地日影最短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30分,则该地具有的一般地理特征是:

A.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B.河流汛期长,含沙量大

C.自然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D.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

图2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名山垂直带谱。读图,回答3~4题。

3.该区域:

A.年降水量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

B.风力作用微弱,以流水作用为主

C.景观呈现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4.关于该区域名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山东西坡带谱差异的形成基础是热量

B.②山北坡为阳坡,基带上限高于南坡

C.③山东坡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D.该区域缺少冰雪带是因为纬度过高

图3为我国 (不含港澳台)31 个省级行政区计划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 读图,回答5~6题。

5.我国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区域差异明显,总体上表现为:

A.沿海地区均较早,内陆地区均较晚

B.南方地区均较早,北方地区均较晚

C.东部地区较早,中西部地区较晚

D.各直辖市 2020 年前皆可实现

6.下列因素中,对“人口零增长”实现时间早晚产生根本影响的是:

A.交通便利程度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城市化高低程度 D.自然资源丰富与否

图甲和图乙为研究性学习小组观察记录的我国某城市相关资料。读图4,回答7~8题。

7.由图4分析,解决该城区道路交通拥堵的合理措施有:

①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 ②积极推广使用电动汽车 ③提倡乘公共交通工具 ④所有车实行单双号出行 ⑤错开上下班时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8. 若该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结合图甲、乙判断该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可能在:

A.0~4 时 B.6~9 时 C.10~15 时 D.15~19 时

我国某地形区面积为10.89×104 km2,该地1月份均温为-16.4℃,7月均温为21.9℃。图5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读图,回答9~11题。

9.1954年,该地形区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②地势高,气温低,蒸发微弱 ③冻土广布 ④开发历史较短,人烟稀少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0.关于该地形区耕地面积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化水平较低 ②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 ③国家对粮食的大量需求 ④人多地少,人口压力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目前,该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A.劳动力短缺 B.低温冷害更严重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小 D.洪涝灾害更频繁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12.(28分)下面为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搜集的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的相关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6)。

材料二:该区域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变(表1)。

(1)图中 M、N两条河流,更适合开展竞速漂流活动的是_ ________。

(2)如果在沿海建港口,甲、乙两城镇更具优势的是_____

__________。简要分析其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要分析 30 年来,该地人们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进行的调整,并分析这些调整对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

(4)图示区域的居民长期以捕鱼和种地为主,经济并不十分富裕。请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从地理学的角度谈谈对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想。

13.(28分)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2011-2012年汛期,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南北方城市都不同程度发生了内涝,造成损失。下面是北京市某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北京水的问题搜集的资料和提出的相关问题,请结合材料帮助回答。

材料一:北京市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平原区的相关数据比较表(mm)(表2)。

(1)比较北京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年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从表中数据变化推断北京城市中心区易发生的灾害及成因。

材料二:近年来,北京市在一些人行道改造过程中采用质量很好的透水砖代替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可呼吸地面”。

(3)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7中甲图所示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小

(4)这种做法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①有利于大气降水下渗形成地下水 ②防止路面结冰而影响通行 ③美化环境并减弱噪声 ④增加城市地面和空气的湿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材料三:城市洪水除了造成内涝,还容易使水资源流失短缺,北京就是用水紧张的城市之一。2008年北京市总用水量中,地表水5.7亿立方米(16%),地下水23.4亿立方米(66%),再生水6.2亿立方米(18%),再生水利用量首次超过地表水。

(5)读“1990—2005年北京市用水量(比例)变化情况图”(图乙),指出1990年以来用水量比例变化的趋势,并简析用水量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C 2.A 3.A 4.C 5.C 6.B 7.D 8.B 9.A 10.D 11.D

12.(1)N 河(2分)(2)甲 ①位于海湾内,避风浪;②水深岸陡,利于船舶停靠和航行(8分)(3)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①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②河流含沙量变小(9分)(4)①种植经济林果,发展山区立体(或生态)农业;②在捕捞的基础上发展水产养殖业;③对农副产品及水产品进行深加工;④利用山区和滨海风光,发展旅游业;⑤因地制宜开发利用能源(如营造薪炭林、开发小水电、发展沼气、利用太阳能等);⑥兴修水利工程,减少洪涝灾害;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对外交通条件等(答出其中3个要点即可,9分)。

13.(1)城市中心区降水量多于郊外平原区 ①城市“热岛效应”使气流上升更加旺盛;②城市上空排放的大量烟尘,使凝结核增多(6分)(2)城市内涝 城市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少,使地表积水量增大,超过了排水能力(9分)(3)B(2分)(4)D(2分)(5)农业、工业用水量比例趋于下降,生活用水比例趋于上升。生产结构的调整、方式的改进,节水技术的推广,再生水利用的增加,使生产的单位用水量和总用水量比例不断下降;人口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活水平提高,使生活用水量持续上升(9分)。

(本题由山东省临沂市教科研中心相炜、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李慎中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