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资源,不曾预约的精彩
2013-12-29麻炳铃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良好的数学情感与态度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克服困难和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细心的教师一定会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错误”,是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的资源,是一种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材料。如果教师忽视了它,那么学生的知识建构就会产生困难,甚至错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临危不乱”,冷静思考,把握生成“错误”资源的根本原因,做一个临场的智者,充分利用“错误”资源,进行恰如其分地引导,让学生思维与课堂教学共同飞翔、和谐共振。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指点迷“津”,引导思辨
二、抛“砖”引玉,激发质疑
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说过:“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过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省作为前提。通过教师的主动呈现“错误”资源,让学生转换角色,主动找错、议错、改错的反思过程,从中吸取教训,深刻记忆。
三、顺水推“舟”,深化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时做出相应的变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错误是很常见的事。那么,如何处理学生的错误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种检验。教师处理得好,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处理得欠妥时,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能慧眼识真金,让学生充分发挥思维,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做出修正与改进,灵活地整合教学预案,就会使课堂锦上添花,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执教北师版五年级上册23-24页《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笔者开门见山大胆地亮出课题,瞬间,发言一向踊跃的学生A迫不及待地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用相邻的两条边相乘。”显然,他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但却有人跟随附和着。当然,也有学生大声地反驳。对此情形,笔者想可能会出现两种处理方法:第一种是教师顺势评判他们的正确与错误;第二种是教师不顾他们的争论,遵循教案继续讲新课。但笔者两种做法都没有选择,而是顺着学生思维的方向,让学生A继续说出他的想法:“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他们的面积都是长×宽,都是相邻的两条边进行相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可以这样算,用相邻的两条边相乘的办法来计算。”笔者顺势接着说:“A同学用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间的关系,推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但是刚才也有些同学叫唤着,是不是有不同的意见?那你们是怎么想的呢?不妨我们一起先来探究一下。”学生开始了各自的研究,有的操作学具、有的画图剪拼、有的测量计算、有的在小声地相互讨论……几分钟后,各组汇报了研究结果。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学生A的错误在大家的共同探究下得到了纠正,大部分学生还自己发现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了公式的由来,从而,进一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错误”资源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资源,无论是“有预设”的,还是“非预设”的生成性“错误”资源,教师都应细心呵护,大力挖掘错误潜在的教育价值,积极利用“错误”资源,适时地为学生的思维碰撞搭台,点化学生错误所在,拨正学生已偏离的航行方向, 深化学生有效的“错误”资源,对无关的予以弃置,对有价值的进一步放大、着色。这将使学生在层层递进的生成过程中获得发展,产生更多的智慧火花,享受更多的学习快乐, 教师的课堂也会因 “错误”资源得到更多的精彩!
(责编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