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策略之分析
2013-12-29章素华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3年2期
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常存在这样的问题:有些教师收集大量的资料和复习题,让学生在题海中奋战;有的教师“炒冷饭”,让学生机械地重复练习。这样不仅学生和教师都感到身心疲惫、效率低下,而且浪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在复习课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梳理,查漏补缺,使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在整合、梳理的过程中扩展已学知识,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一、适当扩展,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
在数学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适当扩展知识,扩展的知识要适合绝大多数学生。课堂上教师要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设计的练习题更要联系生活实际,使练习题具有灵活性和综合性,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检验整合的知识是否具有实效性,也可以通过设计练习题来检测,使学生对整合的知识深刻化、具体化,从而真正的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
如一道练习题:“根据物价局通告:(1)居民用电分高峰和低谷时期,高峰时段为8︰00到22︰00,低谷时段为22︰00到次日8︰00。(2)高峰时段电价为0.65元/千瓦时。(3)低峰时段电价为0.45元/千瓦时。(4)执行:申请分时电表,确认安装后执行。李老师今年三四月份执行分时电价,用电为88千瓦时,比按照原来标准节省了12.2元。请问赵老师家低峰时段用电多少千瓦时?”在学生解决问题后,教师再鼓励学生动脑想想使用分时电表是否合算。这样的实践应用,不仅可以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领会到数学在实际生中的重要意义,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激发学习兴趣。
总之,只要教师和学生共同钻研教材,实现知识的适当扩展和教材的“再创造”,数学复习课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