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
2013-12-29丁广智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2.引导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帮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出示情境图,如下):这是学校教学楼、餐厅、报告厅和篮球场的位置图,如果以教学楼作为中心,你能说说它们在什么位置吗?
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一般把东北方向叫做北偏东。
师(追问):知道“北偏东”是什么意思吗?是从哪儿往哪儿偏呢?
师(小结):我们把正北方向偏正东方向的这个区域叫做北偏东。伸出你的左手比划一下,好吗?(指导学生逐步认识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并在小组里比划,以加深理解)
师:我们再看这幅图,如果老师沿着这个方向(手指着图)能到达篮球场吗?为什么?
师:看来,我们只知道方向还不行,要想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还需要知道角度和距离。(板书:方向 角度 距离)
师(投影显示):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篮球场的位置吗?(学生汇报并齐读)
师:餐厅呢?说给同桌听一听。
师:那报告厅的位置呢?(学生小组交流)为什么不是20度?
师(小结):同学们,在这幅图中,我们把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叫做方向。把这里的30度、70度叫做角度。把60米、90米叫做距离。把教学楼叫观测点。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就能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了。(板书课题)
二、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师:下面,我们就来练习书本第57页第1题。(指名学生汇报,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我们再来看看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大地震,想不想看一下?(播放视频)
师:9级地震,震源深度达20公里,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20个汶川地震。(出示地图,如下)大家看,这是震中,这是受灾的几个城市。如果我们以受灾最为严重的仙台市为中心,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准确地描述一下它们的位置吗?
(师指导学生如何用量角器测量,然后小组交流汇报,核对并反馈)
师:同学们,地震和海啸牵动着全世界人的心,灾难发生以后,全世界都组织了救援队。看,这是中国救援队。如果以仙台市作为观测点(如下图),你觉得中国救援队应该是哪个点?为什么?德国救援队呢?说说理由。
师:日本首相菅直人15日说,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和4号机组当天上午爆炸起火后,核泄漏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他敦促身处核电站周围30公里范围内的民众留在室内,避免遭受辐射。如果以福岛为中心,你能描述出图(如下)中各点的位置吗?
三、全课总结,归纳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