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点
2013-12-29马娟
阅读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读写训练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发挥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把握阅读教学,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努力与探讨。在教学中,我们要寻找读与写的结合点,让读与写比翼齐飞,实现让学生善读、巧说、乐写的目标。
一、以课文为范例,寻找读写结合点
在阅读教学中,拓展读写结合的训练在于立足教材,倚重阅读,充分发挥每篇课文的作用,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语段让学生品读、理解、揣摩、赏析,体验和感悟祖国语言文字之精妙。教师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仿写,夯实学生的文字功底,让学生的表达更加流畅、形象、生动。材料是阅读感知的对象,小学语文课本是很好的阅读材料,里面的一篇篇语言优美、故事动人的文章是非常好的教育素材,它会将学生带入思想的殿堂。我们要通过多读、反复读,摸清作者的思路,通过活跃的思想,保证良好的记忆,触发创造性思维,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课文意义的联系,与作者寄寓文章中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令学生受到感染。教学中,我们要让写的训练及时挤入课堂。如学习《云雀的心愿》时,我们可以设计写作训练:“听了你们的朗读,看到你们每个人的表情都那样凝重,老师的心情也很沉重。面对正在迅速消失的森林,你们一定有许多话想说给人类听。你们将如何去做?请写下来。”学生写道:“人们呀,爱护森林吧,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今天不爱护森林,明天我们将无处安身。人类的贪欲将是我们的最后一滴眼泪,让我们一起植树造林吧!”教师及时总结:“是呀,有了森林,我们就有了快乐安定的生活;没有了森林,我们的周边将会是黄沙飞舞的沙漠,泛滥成灾的洪水。同学们,此时此刻,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我们要像小云雀一样植树造林,让沙漠变成绿洲。这是云雀的心愿、我们的心愿,也是人类的心愿。只要用心努力,所有美好的心愿都会实现。”通过练习,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二、读中思写,写中求读,让读写比翼齐飞
阅读是习作的基础,阅读课除了要完成读的任务外,还肩负着使学生在读中领悟到写的任务。小学生读书时有口无心,读过就忘,针对这一现象,语文教师应意识到读的重要性,意识到读书能力和习作能力的联系性,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如教学《七颗钻石》时,教师可以设计随堂小练笔:你感受过别人对你的爱或你对别人的爱吗?请你写一写发生在身边的事。学生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深情总结:“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爱心,因为有了爱,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美好。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让爱陪伴着我们慢慢成长!”通过这样的训练,教学的感化作用产生了,真正做到了心与心的沟通,真正让学生受到人格的洗礼。
随堂小练笔的设计应该机动灵活,将读和写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在范文教学前开展活动,先获取感性知识,而后读书,读了说,说了写;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书为范例,读了想,想了说,说了写;还可以先读书,后开展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习作材料,而后进行说和写的练习。读写结合使写作找到了一种新的形式,使阅读的成果迅速转化为写作的成果,让学生产生读写结合的欲望,给学生搭建读与写的最佳结合点。
三、加强课外阅读与练笔,实现读与写的迁移
重视阅读教学与写作应用的联系,由课内向课外拓展,让阅读教学直接为写作服务。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往往会调动起自己在读书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语言、知识。把写中求读的积极性与日常生活中的阅读教学结合起来,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提高学生读与写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阅读与习作的兴趣。读和写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读是写的基础,写从读中吸取养分,读可以让学生接触许许多多的文章,它们能为写提供借鉴。
读与写的能力是在多种形式的反复训练中得到提高的,老师要多给学生创造读、说、写的机会,以学生为主体,挖掘学生的潜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为学生着想,努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自觉读写。教师必须留给学生充足的读写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读与写的活动,获得尽可能多的实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课外阅读材料,让他们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读懂作品,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从内心产生学好语文的自我要求,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自觉地提高语文能力。读与写的结合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付出的过程,教师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习作水平就会得到逐步提高,最终使阅读教学走向成功。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