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2013-12-29
国土资源导刊 2013年1期
12期的导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矿山复绿在行动》。
接11期《矿山生态恢复的几个问题初探》,该文又一次把矿山开采引发的系列环境问题,由“矿山生态恢复”这一概念提升到“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高度。身为一名基层国土工作者,笔者目睹了昔日青山绿水因矿山滥采而变得满目疮夷,接着而来的是土地整治、修复,再整治......土地若是有感觉,一定也会疲惫。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处长谢文在该文中考虑到矿山复绿行动不能盲目孤军深入,必须结合目前矿山生态恢复的现状,循序渐进。从我国矿山生态恢复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重新编制《湖南省“矿山复绿行动”方案》,建立地质环境档案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三区两线”展开行动部署。我们期待这列“复绿航班”在开往全国各地矿山的道路上所向披靡,群虏惮之。
湖南邵阳 易浪
导刊第十二期专栏文章《“人鸟同餐”与“以鸟为餐”》一文剖析国内外对待自然、对待野生动物的区别,从制度、公民意识、文化三方面展开讨论。为什么同样的物种在不同的国度遭受不同的待遇,令人反思。的确,时有耳闻野生动物被捕杀,例如导刊11期报道的《罗霄山的鸟之殇》,为牟利大量捕杀候鸟,暴露出部分人法律意识的薄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得不够。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迫在眉睫,亟需从制度与文化上下功夫,完善法制,加大保护野生动物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树立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核心价值理念。我们要给下一代呈现生态和谐、多姿多彩的大自然。
湖南常德 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