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发展民营企业这篇大文章
2013-12-29
一个国家的兴起,与一大批企业的崛起是分不开的。
上世纪初,美国经济超越欧洲大陆时,是一大批企业担当了创造传奇的责任,它们是美孚、卡内基、福特……
上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复兴时,也是一大批企业让人们记住了那段神话,它们是松下、索尼、三洋……
一个国家的崛起如此,一个地区的崛起也是如此。
华为、万科、恒大等一大批企业巨头,托起了广东。
沙钢、苏宁、雨润等一大批企业巨头,托起了江苏。
吉利、娃哈哈、广厦等一大批企业巨头,托起了浙江。
…………
重庆要完成“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力争到2017年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样需要一大批企业巨头担当顶梁柱:既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的作用,又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精心培育并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特别是大型民企的作用。
经过直辖16年的培育,截至2013年1月底,重庆市场主体总量已有1370959户。但其中,真正的民营企业仅有294646户,各类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占了大头。真正能够“顶天立地”的大型民企更是屈指可数——2012年中国民企500强中,重庆只有10家。而浙江有142家,江苏有108家。重庆10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加起来才1457亿元,仅列西部第五位,不及江苏沙钢、深圳华为、北京联想、浙江吉利等一家企业!
重庆现阶段正处在破除体制机制深层次矛盾,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加快形成经济内生增长机制的关键节点。怎样才能培育出一大批“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和“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形成万商云集、创业兴业的繁荣局面,是当前重庆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也是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一篇大文章。
为此,本刊特别从“企业怎么干”、“政府怎么扶”、“中介怎么帮”三个维度,探寻重庆民企崛起攻略,希望能对做好发展民营企业这篇大文章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