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原创性伦理政治教育思想
2013-12-29朱志峰王凌皓
[摘 要]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开新局、创新风的政治教育家,构建了较为完整、系统的伦理政治教育思想体系,影响至深至远。孔子作为首创伦理政治教育的政治教育家,倡导“有教无类”的伦理政治教育体制改革的方针;着力进行伦理政治教育,即官德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是培养志、德、仁、艺全面发展的“成人”或“仁人”;提出了进行伦理政治教育教学教养的启发诱导施教原则。孔子的原创性伦理政治教育思想可为今日伦理政治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孔子;原创性;伦理政治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3)03-0053-04
春秋之际,井田农业经济体制趋于瓦解,西周王室政治权力式微,“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学术文化下移,士阶层崛起,诸郡国各自为政,“天下无道”。孔子为恢复“有道之世”局面,创立“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汉书·艺文志》)的儒家学派。他周游列国推行其贤人政治、以德治国主张,不为见用,遂突破了官学教育的垄断,试图改革世袭公职的官制,兴办私学,主要致力于培养从事仁政的政治人才,开创伦理政治教育新格局,提出了较为完整系统的原创性伦理政治教育新主张。孔子的原创性伦理政治教育新主张虽在当时未能推行,但自西汉武帝表彰六经、独尊儒术、创立官学与私学并存教育体制之后,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教育体系和封建官僚政治体制的建构中得以贯彻实施,影响至深至远,至今仍有其可以现代化转换、借鉴的价值。
一、伦理政治教育体制改革方针——“有教无类”
孔子一生从事古典伦理政治教育活动四十余年,其教育宗旨是为周王室和各邦国培养政治管理人才,其教育内容包括德、智、体、美、技术等各个方面,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以普通要求的德育和特殊要求的政治伦理道德教育为主导,具体涉及政治、历史、伦理道德、人生哲学、文学艺术、动植物等多学科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了实现以贤人民主政治取代世袭贵族专政政治,孔子勇敢挑战“学在官府”的贵族教育特权垄断和“世卿世禄”制国家公职贵族世袭特权垄断,提出了“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伦理政治教育体制改革方针。“有教无类”即“教无类”,主张打破身份等级界限,人人有受教育权和办教育权,以及通过政治教育、“学而优则仕”担任公职权。在等级森严的西周社会,孔子“有教无类”的施教主张既有政治改革意义,也有巨大的思想解放意义。孔子一方面要恢复经过对殷礼“损益”的周礼;另一方面要冲破礼治束缚,推行民本政治和致力建设“天下归仁”(《论语·颜渊》)、人们互敬互爱的等差有序的和谐社会。
“孔子堪称中国教育学说的原创之父”[1]。作为首创伦理政治教育的政治教育家,他倡导“有教无类”,更忠实力行“有教无类”,对于来自不同地域、象征不同民族或种族、来自不同家庭出身的弟子,一律视为“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心怀愉悦情感,予以平等的教诲。其弟子中,既有贵族子弟,也有新兴地主、商人,大部分为平民,且不限于鲁国。据史料记载,南宫敬叔为贵族子弟,子贡、冉有、公西华家境富裕,其他提及的多为出身贫寒的平民、贫民、贱民,如颜渊、原宪家境贫寒,仲弓是“贱人”之子,子张做过骡马市场经纪人,子路、冉雍是卞地的“野人”,曾参务农,公冶长蹲过大狱,颜涿聚曾为盗贼等。孔子并不以其弟子不同出身而有眼高眼低视人情形,而是公正平等相待,在其培养的三千弟子中,教育教养成72位贤人,其中有的成为从政治国精英和预备政治精英。孔子作为古典伦理政治教育家为当时政治人才资源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后世伦理政治教育开创了先河。孔子创办的私学伦理政治教育,催生了诸子百家之学的兴起、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原创性思想蔚然发展的繁荣局面。诚如学者所言:“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过程中,儒家是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学派”[2](P371)。孔子作为这一学派的创始人对教育体制改革方针的提出具有开创之功。
孔子之所以能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体制改革主张,其缘由主要有四个。一是从自身成长经历中体悟出应“有教无类”。孔子父亲曾为较低级别武士,他三岁丧父,靠寡母离乡寄居艰辛度日。少年孔子处于社会低贱地位,遭人歧视,十五岁起努力自学成才,在社会实践中励志、育德、求艺,痛感旧教育体制应当改革,乃以兴办私学作为与官学对立,也作为对官学衰落的重要补充,以实际行动冲破奴隶主贵族文化教育垄断,招徕四方弟子集于门下,师生共同创立独树一帜的儒学,被誉为“万世师表”。二是贤人政治的客观需求。西周建朝伊始即初露贤人政治端倪,春秋之际形成政治潮流。其导因在于封邦建国、裂土分治,各诸侯国为称雄争霸,起用贤者参与治国理政以补诸侯子弟不学无术之不足。齐桓公任管仲为相称仲父即为典例。贤人政治需求迫使人们改变教育观念,以民间办学拓展培养人才途径,私学创立并行“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方针,应运而生。三是孔子将其仁学个体个性化。孔子主张建立施仁政的政治体制,为此要培养志士仁人执政,要求他们“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志士仁人应有仁德品质,仁德的基本要求是执政者爱民、泛爱众,官府办学满足贵族子弟特权要求,与爱民、泛爱众要求相违,因此,“泛爱众而亲仁”就要在教育权利上一视同仁,实行“有教无类”以行仁政,实现“和为贵”的和谐社会理想和每个人的个性化仁者的发展。四是孔子人性理论的逻辑伸展。孔子认为,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他虽然认为人的才智程度有等差,也说过“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并且设想可能有“生而知之”(《论语·季氏》)的人,但他不承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也没有肯定过哪个人为“生而知之”。在他看来,天生的完人是没有的,“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通过教育,才能使人后天“学而时习”(《论语·学而》),获得仁德品质和才智,成为德才兼备的贤者。基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理念,孔子坚持“有教无类”。
上述四项归因,有三项属于孔子主观倾向,“有教无类”的教育体制改革是孔子的大胆原创构想,凝结着他的伦理政治哲学以民为本的睿智、泛爱众的政治热情和伦理政治教育的创见。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震撼力,它“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3],赖有孔子及其弟子们所形成的儒家私学为国家培养大仁大智大勇的政治人才,树立并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政治人才标准的优良政治文化传统。
二、伦理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志德仁艺全面发展
孔子着力进行伦理政治教育,即官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志、德、仁、艺全面发展的“成人”或“仁人”,“实现社会伦理期许和道德理想的人格”[4],达到最高的人生精神境界。何谓“成人”或“圣人”?以当时的语义理解,“成人”类似“完人”,即各个方面都完美的人才,亦即德才兼备或德艺双全的贤人。对于培养“成人”,孔子有两种教育目标和教育教学教养内容的预设:一种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另一种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这两种预设,在教育内容分类上有所不同,前者运用于普遍的德育要求,后者则专门适用于政治管理人才的培养教育。但两种预设都涵盖了人的德、智、体、美、技艺等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政治人才培养目标上已很全面,尤其是后者强调指向官德教育的目标——志、德、仁、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体系中,伦理道德教育不仅居于首位,而且贯穿、统领、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之中。孔子在其教育目标指向的期望上,无论从培养“成人”的目的,还是培养从政专门人才规格,都是在终极关怀的意义上着力于“圣人”或“成人”、“君子”人格的教育教养和塑造。对此,《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多有讨论,其标志可概括为八个方面:纳于言,敏于行;见利思义,见危授命;担大任、临大节,志不可夺;修仁德,施仁政;谦让不争;泰而不骄;和而不同、群而不党;襟怀坦荡等,这八个方面都是为政以德的高风亮节诉求。从教育教学教养的主要内容来说,孔子的学生概括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文”指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动植物、气象等方面的智育,是伦理政治道德教育教养的基础;“行”指道德践履,主要是“忠诚”与“信实”两个道德范畴的行为表现;忠信之行,是伦理道德教育特别是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文行忠信都涉及崇仁贵义精神的道德信仰、伦理价值。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主要是对政治管理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的要求。“志”即理想、信念,“志于道”就是以肩荷道义、秉持真理、力行仁义为人生理想,这是衡量行为正当性、合理性的准绳。“据于德”就是以道德心理的自我约束、自觉自律为依据为根基,自重自警自励。“依于仁”就是思想言行以“仁”者“爱人”、“泛爱众”为依据、为标准,特别是为政以德体现以民为本、执政重民、勤政利民。“游于艺”是对掌握执政本领、行政能力的综合要求,主要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教的知识、技能。孔子期望弟子从政,“游于艺”是为从政准备才能条件。此外,还要“立于礼”,即树立循礼维礼的意识和品德,以礼为行为准则,按礼治秩序、制度为人处世、尽职尽责。从伦理关系和道德行为本体来说,道、德、仁、礼四者是伦理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艺”也含有道德的成分,如勤奋学习、虚心求教的品质,掌握各种技艺为德教服务。可见,孔子确定的官德教育目标——志德仁艺的“全面发展”是切中时弊,抓住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的关键和要害。其目的在于塑“为政以德”(《论语·为政》)的圣人君子人格。对于一般民众和国家公职人员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为基础的政治教育,孔子开创于先,后人承继、弘扬、发展于后,可以说,时代虽然不同了,但仍然任重道远。
孔子强调“兴于诗”、“成于乐”是与“成人”需要“立于礼”相联系的。“诗”与“乐”作为美育范畴,都是礼治政治形式的艺术表现,并非与政治、社会无关的“纯艺术”。诗与乐都起于民间,源于民众的生活,表达民众美好的心声和心灵期望。孔子出身卑微,与民众心理贴近且相通,由此而喜欢诗和乐,同时还从事诗乐的整理和研究,对诗与乐的政治伦理教育功能给予客观评价。孔子对诗与乐,既重视其艺术表现形式,更注重其思想内容,注重发挥其政治伦理教育功能。孔子指出:“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因为诗全面系统地反映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他认为,学诗可以有多重效应:“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学诗、诵诗,在吟咏歌唱手舞足蹈之中,既可以振奋精神,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养成团结友爱的群体生活习惯,还可以批评、讥讽不正当非正义的社会政治现象。孔子的本意在于通过诗乐之教配合礼教,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励人之志,陶人之性,冶人之情,使人在愉悦的心境下和审美情趣中增强对真理、善行和美感的追求,助人感悟高尚,辨识真伪善恶美丑,在不知不觉中促使人心灵美化,达到体魄与性灵同在一个脉搏里跳动、同在一个音波里起伏、同在一个宇宙里自得的境界。文学艺术教育作为孔子伦理政治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特殊路径,其终极关怀在于通过教育教学教养三者的统一结合,达到政治人格真善美的统一结合。
总之,孔子以其伦理政治哲学为指导,在其所从事的政治教育中,贯彻志德仁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重在培养现实和未来政治人才的仁政德治要求的政治品格,这是由他倡导的贤人政治理想决定的。当然,孔子创立的这种教育传统,对普通民众的道德教化也有率先垂范和推而广之的意义。
三、伦理政治教育教学教养的主导原则——启发诱导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在其倡行的伦理政治教育中,同他的弟子们共同创立和践行了本具原创性、至今仍有现代启发应用价值的启发诱导伦理政治教育教学教养的主导原则,这一主导性的施教原则具体体现在其所提倡并践行的学以致用、因材施教和循循善诱等原则或方式方法上,值得深入研究借鉴。
学以致用是最能体现启发诱导教育教学教养指导思想的价值选择,是孔子践行的首要教育教学教养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其伦理政治哲学强调力行、实践,主张言行一致,以“行”证其“言而有信”,也源于他的贤人政治要求和治国理政人才的政务管理需要。子贡问孔子:“什么样的人可以称得上士?”孔子告诉他:“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可见,孔子的关注点在于学以致用——培养从政品德和能力,善于“为政以德”,在对外交往中不辱使命。他还以学诗为例指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孔子以实务为准则考核弟子学习成绩优劣,认为学诗三百篇不在于能记忆多少,而在于交办的政务是否顺利完成,出使外国,能否运用《诗经》精义独立应对。可以说,孔子全部伦理政治学说都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特点。他所论德治、为政以德,都有鲜明的服务、改造现实社会的功利指向,他劝诫国君和政要高官“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人”,“修己”不是目的,目的是敬业、安百姓,在于治国平天下。孔子所创伦理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济世救国利民安邦之教。他追求的是政治人才成为具有“五常”(仁义礼智信)之品德者,而不在于对伦理政治教育原理知道、记住多少,作为知识能解释多少。这是今天教育所当深刻反思者。
因材施教是启发教学的最根本的体现,是孔子运用得最成功的教育教学教养原则。孔子发现“性相近”、“习相远”,认识到人经过后天学习而显示出个性差异,因而提出并践行因材施教原则。这里的“教”,既有整体上的育人,也有知识、情理的教学,但其侧重于教养成习性习惯。为此,必须考虑教育对象的遗传素质、性格气质、智力水平、品德意志、生活习惯、学习态度、人生经历等各方面的个性差异,实施个性化培养,以求实效,而不是统一的道德教条灌输。以孔子答弟子“问仁”为例,《论语·颜渊》记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问仁”,孔子分别有针对性地回答。对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为孔子高足,智力超群、品德高尚、志存高远,所以孔子告诉他克制自己言行,恢复并遵循周礼就是“仁”,并指出一旦做到礼治秩序化,就会实现“天下归仁”的社会理想。对仲弓:“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定仲弓将来可以从政,所以告诉他,靠仁德为政,具体体现在“使民”如同承办国之大事之一的祭祀一样,最底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因为司马牛有“多言而躁”的缺点,所以孔子告诉他以仁德之心、和颜悦色谨慎地讲话,注意自己的“言”是否符合“仁”的要求。对樊迟,孔子只回答两个字:“爱人”。因为他知道樊迟理解力较差,故没有过高过急的要求,只简单回答他“仁”的基本体现。《论语·阳货》中记载子张问仁,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指对民众“恭、宽、信、敏、惠”。孔子知道子张偏激、不宽厚,对他从政不利,所以告诉他为政重民,要注意做到恭宽信敏惠。孔子对学生因材施教不仅表现出高尚的人品师德,而且表现出高超的教学艺术。如今在班级授课的体制下,某些教师较少思虑个性化育人,教学大班轰、一刀切,一定程度上存在“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礼记·学记》)的弊端。从这种意义上说,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教养原则对纠治当代教育中缺少个性化培养之弊端是有重要启发借鉴意义的。
循循善诱是启发教学的最直接、最形象化的体现,也是孔子伦理政治教育教学教养的最直接、最形象、最具体化的表现形式。这一原则体现了孔子育人风范、态度和方法的有机结合和统一。颜渊评价孔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循序渐进地诱导学生在道德修养上不断进步,既表现出孔子对政治道德教育规律的尊重,也体现出对学生的耐心、鼓励和合理批评的敬业爱生品格,更体现对教育平等、政治民主的期许与追求。以孔子对子路的循循善诱为例印证。子路生性鄙陋,胆大耿直,鲁莽,时而无礼,不好学而好勇斗狠。一次,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告诉他:“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孔子是想让子路知道,“贵义”是君子最高品德,君子若只知好勇而不知贵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若只知好勇而不知贵义便会沦为盗贼。孔子还有针对性地对子路耐心地进行“六言六蔽”说服教育:“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在孔子的耐心教导下,子路克服了“不好学”带来的诸多缺点,成长为合格的政治人才,后来做了季氏宰,曾协助孔子“堕三都”,又任卫国大夫孔悝邑宰。孔子鼓励子路多问求解,既务实批评其缺点,诱导其改正,又热情表扬其进步,发扬勇敢、果断、守信、忠诚、不贪和敢于质疑孔子某些失偏言行的优点,在对弟子循循善诱中表现出诲人不倦、高度负责的师德风范。
在孔子开创的伦理政治教育传统中最值得称道的即是师生为友的人际关系原则。孔子“主张师生之间以爱相济、以道相随、教学相长,这是一种着眼于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友爱相助的和谐师生观。”[5]孔子一开始就明确定位师生互为友朋关系,这种关系在孔子对其弟子的教育教学教养活动中随处可见。孔门师生之间,不仅仅表现为“尊师爱生”,更多则表现为在共同敬业基础上的朋友关系,这种关系无等级观念和私利掺杂,平等相处,交相为师,唯真善美是从。正因为如此,孔子乐道“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孔子从不以师自居,经常与学生一起友好讨论问题,融洽无间地促膝谈心,畅谈理想志向,敞开心扉各抒己见。“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师生如朋友般平等地讨论人生理想这样的大问题,爽快直言,相互启发,共同感悟至理,共同提升道德境界,这是单纯课堂说教、教师简单灌输、学生被动受教主从师生关系难以实现的境界。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是反映教育教学规律的普遍原则并不过时,而且可能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新的意义,具有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杨 冰,王凌皓.论春秋战国之际的学术原创精神[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2]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1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5.
[4]李丽丽,王凌皓.先秦儒家人学思想探析[J].教育研究,2009,(11).
[5]李丽丽,王凌皓.论先秦儒家的师生友朋思想[J].教育研究,2011,(8).
责任编辑:陈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