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2013-12-29殷大鹏
一、设计理念与思路
【教学理念】
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中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注重用生活化的情境来呈现问题,提供学生探究的平台和路径。这样处理教材,符合新课程生活化的理念,以学生“学”为主,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与社会经济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知识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个性到共性,从感受到认知,符合学生的认识秩序,使学生在更轻松的学习环境下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思路】
(1)回归生活世界。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案例分析、资料阅读、图片欣赏、实践探究等,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在真实情境体验中生成知识而不是呈现现成的知识。
(2)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所以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他们在积极参与、快乐体验中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构建开放互动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教材内容地位简析
《价格变动的影响》是人教版新课程《经济生活》(必修)教材的第一单元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的第二框,在理论方面是承接了第一框介绍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之后的一个新的内容。《影响价格的因素》承接前面“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后面是“价格变动的影响”,它在整个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以后《经济生活》的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因此,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本课出现了许多新的诸如“生活必需品与高档耐用消费品、相近替代品与互补商品”等新名词,这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在处理教材之前,首先是教师如何更新自己原有知识体系的问题,其次是任课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能够利用这部分的知识对生活中的价格变动带来的种种现象进行解释和应用,从而达到知行的统一。
三、教学重难点判断
【重点】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互替产品和互补产品的消费量的影响。
【难点】价格变动对人们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市场和企业调节生产。
【原因分析】因为课程标准中本框的重要内容目标就是“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而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这一知识点对实现这一内容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该知识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应该是本框的难点,因为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在学生平常生活当中存在比较普遍,而生产经营在高中学生的世界里比消费和购物要远一点,所以从知识本身的逻辑和学生自身的认识水平看,这一知识点应该算是难点。纵观第二课的两框,第一框为重难点,第二框的总体难度要远低于第一框,学生在掌握了第一框的基础上来学习第二框的内容总体上是没有问题的。
四、教学目标预设
【知识目标】
(1)了解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的含义。
(2)理解价格变动后,理解三种情况下,对商品的不同需求。
(3)识记价格变动,企业的应对策略。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在经济生活中正确进行消费选择的 能力。
(2)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科学消费、合理消费的意识。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教学过程以教师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师生共同探究作为基本模式。通过创设相关情境、设置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引导者、促进者与参与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营造民主、开放的教学空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贯穿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坚持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法】案例情境教学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讨论启发法、温故知新法、多媒体教学法、直观演示法、(表格)对比分析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教师引导回顾:简单回顾上节课的知识要点(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询问学生家庭调查结果(家庭是如何对待价格变动的)温故知新式导课。
2.教师导语:根据回答情况,通过上节课的探究,我们知道价格在日常生活中受供求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那么价格的变动有什么意义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起探究价格变动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的……
3.引出框题。
【学生活动】
聆听、思考、回答、讨论、老师所提问题与教师互动。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设置问题情境,利用课前调查结果导课,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注意思考。
(二)讲授新课
第一目——价格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师活动】
总体思路:案例情境(探究活动)+问题
1.探究活动:青奥会特许商品专卖
(1)设问:如果,让你选择一件商品作为纪念,你会选择哪个呢?
(2)教师引导提问启发,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A.公布价格(一般规律)
B.汽油价格上升,汽车(互为替代品)
C.青奥会特供大米、iphone3大降价(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品,互补商品)
2.PPT展示探究结果
内容分三部分;第三部分用表格和升降符呈现。
3.过渡语:小结一下,其实学生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其实是通过影响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来实现的,那么对生产呢?
【学生活动】
观看PPT、阅读教材,填写教案表格,聆听、思考、讨论问题,与老师、学生互动,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设置案例和问题情境,启发式教学,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环相扣,在讨论交流中生成、建构知识,突出重点。
第二目——价格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你来当老板
材料:空调市场开始需求量大,厂家纷纷生产,20年后趋于饱和,XX公司接连亏损…….假如你作为本公司老板,你会怎么办呢?
(1)提示(结合前面供求、价值、使用价值)回答 结合影响价格的因素。
(2)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总结:
A.人无我有(集合流程图)供求
B.人有我优(价值)
C.人优我转(使用价值)
2.根据师生讨论探究结果PPT展示
三条,引导学生明白价格对生产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企业对产品的供求量来实现的。
(1)需求曲线:价格与需求(反比)。
(2)供给曲线:价格与供求(正比)。
(3)补充:CPI。
3.当堂练习(“涨”声下的你做何反应)
材料:2007年开始的价格上涨(猪坚强、豆你玩、蒜你狠)
(1)设问:当时你的家庭对猪肉涨价做出了什么样的反应?运用经济生活说明理由。
(2)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学生活动】
观看PPT、阅读教材,填写教案表格,聆听、思考、讨论问题,与老师、学生互动,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设置案例材料和问题情境,启发式教学,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环相扣,在讨论交流中生成、建构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分散难点,各个击破)
(三)课堂小结
(四)当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1)写一份建议书:在国际石油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买家、(厂家、商家)该如何应对才是明智的选择?
(2)分层次性,预习下框。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