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3-12-29双新卓

中外企业家 2013年3期

摘要: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样也是教育领域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应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情景;问题;主体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228-01

一、更新教育观,旧貌换新颜

教师素质的提高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乃是当务之急。因此,推进课程改革的首要步骤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1 树立新型教育观

创新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提倡的创新教育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是终身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要让师生都树立起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

2 树立新型教学理念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推广下,传统教学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革。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成为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远距离教学、网络教学等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讲授式教学方法转变为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协商、问题提出等新式教学方法。全新教学观的树立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了客观条件。

3 主动走进新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浪拍岸而来,使新课程体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的影响,可谓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深刻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中重新确定自己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教学观念日益没落,师生互教互学的机制蓬勃发展。教学过程并不要求完全按课程计划执行,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课程进度,让教学真正成为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二、情景式教学,渐入佳境

计算机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通过变化莫测的画面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在讲授电脑绘画时,自制了课件,通过不同季节的美丽图片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并用动画的渐变效果展现四季轮回,深入浅出,渐入佳境。此外,把计算机引入各科教学不仅可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根据教学需求将其内容动态地加以分解、组合,生动地再现事物发展的过程,化抽象为具体,既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亦可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问题式教学,学贵有疑

问题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并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学贵有思,有思必有疑,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疑”与“思”,互补互利的良好学习环境。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掌控者,成为知识的主人。教师要遵循学生学习规律设计出富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碰撞出学生思维的火花。对于在回答疑难问题时出现的不同主张和见解要“千淘万漉”,在慎重筛选的同时鼓励学生独辟蹊径,不拘一格。

四、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积极主动学习的氛围是孕育创新精神的沃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我们要创设各种机会,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的良好习惯。在课堂中,由于时间有限,倾向于训练基本功,掌握基本操作,而课外则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教师要加以引导,把第二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使得课外成为课内所学知识有益的巩固、补充,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五、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并重

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发散性思维是人才的必备素质。也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教师应砸碎应试教育的陈旧框架,通过挖掘教材中能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教学内容,使教育展现出它应有的美感。近年来,我在计算机教学中还进行创新设疑启思,同时培养学生的收敛思维。收敛思维又称“聚合思维”、“求同思维”、“辐集思维”或“集中思维”。特点是使思维始终集中于同一方向,使思维条理化、简明化、逻辑化、规律化。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如同“一个钱币的两面”,是对立的统一,具有互补性,不可偏废。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既重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又重视收敛思维的培养,才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我在教学生如何灵活进行文字编辑时,学生要思考用几种软件把文字进行编辑,这时,学生充分进行了发散思维,思考着究竟用哪一种方法比较好呢?我适时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文字编辑。通过观察,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举一反三,提高了理解能力。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并重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六、理论联系实际

书本的知识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学习的终极目的是要回归生活。在此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在激烈的争论中交流学习心得。首先应让学生通过辅助教学获取形象直观的感性知识和大量材料,然后引领学生由浅入深,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我们深信自己具备先行者的勇气和胆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责任编辑:王兰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