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煤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2013-12-29姚道如
摘要:选煤设备维修管理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基于此,重点探讨选煤设备维修管理方式方法。并以国投新集一矿选煤厂管理实践和国内选煤厂典型事故为例,分析设备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选煤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选煤;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D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194-02
随着选煤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机械设备已成为选煤厂生产经营、创造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资产。选煤设备是选煤厂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分选效果、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因此,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一、选煤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设备维修管理基础薄弱。长期以来选煤生产过程沿习固有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注重事后维修和计划检修。随着选煤技术的发展,原有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信息化自动化的管理要求。选煤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滞后,致使设备管理因循守旧,科学管理目标与现实状况存在一定差距,无法适应选煤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
(二)设备运行维护质量不高。维修管理责任制、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设备制造工艺和材料制约,给设备运行维护带来一定影响。计划和预防性维修制度没有执行到位,设备维护存在死角。设备投资招标注重购置费用,未考虑到设备运营费用和矿井生产实际,致使设备技术性能不良,加之维护管理滞后,致使选煤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三)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选煤厂机电设备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匮乏,设备监测诊断技术落后。设备故障仍以事后维修为主,科学有效的实时诊断监测技术应用程度低。关键设备故障依赖于经验判断,造成小故障未及时维修,酿成严重后果,加大了维修工作量和材料费用。设备档案资料管理混乱,虽然建立了设备维修管理档案,但技术资料,使用状况、故障和维修更换情况不清,无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四)质量标准化管理流于形式。现场管理混乱,违反规程和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致使选煤事故多发。2004年11月5日月亮田矿洗煤厂209皮带下料槽堵塞,司机周某在大倾角皮带挡煤板架子上,用钢钎捅煤不慎跌倒,顺煤流被压带轮挤压死亡。2004年3月22日平朔公司安家岭选煤厂清扫工李某违章进入运行中的7030机尾皮带下进行清扫工作,头部被皮带卷入滚筒,挤压死亡。2004年4月23日城矿选煤厂振动筛司机胡某,进入运行中的振动筛内清理滞炭,工作服被振动筛滚轴绞住死亡。2001年6月15日某矿选煤厂261皮带机巷顶部漏水,皮带机打滑,司机王某使用旧草袋和笤帚垫入滚筒增加摩擦力,右手卷入滚筒粉碎性骨折。选煤设备管理不严格,无安全护栏,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不达标和操作人员的三违行为,导致此类事故重复发生。
二、选煤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内涵
随着选煤厂处理能力、分选精度等要求的提高,对选煤设备维修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选煤设备主要分为生产工艺设备(筛分、破碎、分选设备、介质系统、浓缩和脱水设备)、辅助设备(输送、各类泵和风机、调车设备)和电气设备等。
(一)设备全过程管理。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设备从设计制造和采购开始,要根据选煤实际生产需要,选择技术先进、性能可靠且经济实用的设备。到货后验收、安装和使用维护、检修到报废整个寿命周期要进行全面管理,使设备发挥最佳效益。追求设备寿命周期的费用经济性,而不是单纯考虑购置的经济性,要在设备使用寿命周期内全过程进行管理。
(二)设备综合管理。随着设备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专业技术人员要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对设备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经济技术论证和分析,整合优化设备资源。随着科技进步和选煤技术数字化、自动化的发展,淘汰旧设备,进行设备改造和升级。
(三)设备维修管理。设备维修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保持设备完好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必须搞好维修工作,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正确使用设备,掌握设备易损部位和故障点。运用先进的检测、维修手段和方法,使设备保持最佳运行状态。
(四)设备全员管理。选煤设备数量大、自动化水平较高、型号规格各异,必须组织设备管理部门、检修和操作等相关人员,实行全员管理,降低设备维护使用费用,保持设备完好状态,提升设备管理效益。
三、选煤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对策
选煤生产是大型连续机械化作业的过程。加强设备维修管理,对提高维修质量,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保证设备的正常、连续、可靠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随着设备的大型化、集成化和科技发展,设备事后维修在生产实践中的弊端日益显现,与信息化自动化要求不相适应。维修方式要由事后维修(故障发生后被动维修),逐步转变为预防维修(事先主动维修),以降低设备故障率,保持完好状态。预防性维修是设备维修管理的目标。计划检修根据设备运行时间确定检修时间和周期,确定人、财、物准备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检修工作量。设备的日常保养是预防维修的分支,由设备运行工和检修人员,定期进行检查、清扫、调整、加油、换件等日常维修活动。
(一)建立健全设备维修管理制度。选煤设备维修管理是设备运行的重要环节,要按规定程序对机电设备进行检修和维修,使设备保持或恢复最佳状态。必须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体系。设备管理制度应该具有全面性、规范性和适应性等特点,使制度便于操作,起到规范行为的作用。规章制度、执行力、监督约束和反馈是闭合的管理机制,是指导和规范操作的标尺和准绳,只有制度完善、责任清楚、管理到位,才能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基本的管理制度,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等相关制度,特别是设备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要落实责任人和责任追究制,定期考核,兑现奖惩。每个员工、每个环节、每个部门都要担负起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才能巩固设备管理基础。2000年7月21日,某矿选煤厂分级筛的筛孔被原煤糊死,原煤积压。203筛分机司机刘某停车爬上筛面清理积煤,拣选工王某以为清理完毕,启动筛分机,刘某慌忙跳下,造成左脚趾粉碎性骨折。当事人违反原煤分级筛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制度,清理筛面未悬挂禁止开车警示牌、未设监护,制度成为虚设,险些造成工亡事故。近年来,新集一矿选煤厂强化质量标准化管理。一是明确安全质量标准化单位一把手责任制,落实管理人员责任,完善责任制体系。二是将质量标准化与工资挂钩,严格执行奖罚考核办法。三是细化样板工程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建设质量标准化样板班队、岗位,推动质量标准化工作上台阶。班组层层制定标准化建设规划,规范职工行为,全面推进选煤厂质量标准化管理上台阶。
(二)加大设备管理标准化管理和考核力度。选煤厂设备管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设备技术状态指标、设备经济费用指标、设备维护修理指标等,加大经济技术指标考核力度,是降成本提效益的有效途径。新集一矿选煤厂近三年来坚持开展选煤厂事故案例剖析学习教育活动,吸取事故教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开展我为安全献一策活动,发动职工为选煤厂的安全生产和管理献计献策,对职工提出的建议进行梳理、评比,根据实用价值大小,给予适当奖励;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加强职工对安全知识、选煤厂安全规程、准军事化管理等应知应会内容的学习领会;开展灭火器使用演练活动,模拟火灾事故现场,提高应急救援和处理事故能力。这些活动进一步夯实了标准化管理基础。
(三)开展选煤设备技术改造。整合优化设备资源,进行设备改造和升级是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2013年新集一矿选煤厂实施设备升级改造工程。针对矿井煤质情况,将原有的三台主洗跳汰机中的一台拆除,改用重介浅槽进行分选,计划一年工期。重介浅槽分选可将密度高于介质的矸石下沉到槽体底部,随刮板运行到排料口进入矸石溜槽。改造后减少了大块入料破碎率,降低能耗和产品水分。单台设备通过能力大,适应性强,减少厂房体积及基建投资。分选精度及产品回收率提高,设备易于操作和维护。2011年5月新集一矿选煤主厂房3011#斗提机下料溜槽技改,原3007#主洗跳汰机副产品矸石由3011#斗提机提升,落入3015#刮板机,再转载至矸石振动筛分级,使刮板机磨损严重,卡矸、飘链、掉道又增加了维护工作量。技改后矸石直接进入振动筛进行筛分,解决了刮板机飘链、掉道难题,每年降低材料成本五万余元。
(四)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管理。运用ERP管理模式,做到设备资源有效共享与利用,实现优化配置是设备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为适应数字化、信息化管理需要,近年来,新集一矿选煤厂实施设备ERP编号管理,做到台账相符。包机人和岗位司机负责对ERP号日常管护,使ERP标识便于观察。检修、更换等造成缺失的包机人负费恢复。通过设备ERP编号,使矿井ERP系统(企业资源管理计划)能够对设备进行计算机信息系统代码识别,提升了设备管理效益。四、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现场管理力度
(一)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目前,选煤职工队伍素质较低、缺乏设备维修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问题突出。设备维修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而影响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从业人员素质。因此,加强设备管理和操作岗位技能培训成为一项重要任务。选煤厂必须结合队伍实际,加强全员教育培训工作,采取分工种岗位技术比武和技能竞赛等实操考核措施,同时,学习选煤厂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安全活动日等形式,组织选煤厂事故案例学习教育。以一日一题,一周一案,一月一考等形式,使职工掌握规程,掌握各类事故的经过、教训和防范措施,提高职业技能和质量标准化意识。
(二)搞好班组现场管理。班组现场是质量标准化管理的重点,班组质量标准化基础巩固了,选煤厂才能长治久安。抓好班组现场作业标准化,要结合选煤厂各工种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和设备特点,完善现场作业标准,变以往的凭经验干活为按标准作业。要强化干部值班查岗与现场隐患排查责任,加大考核和奖惩力度,做到超前预防和治理。班组现场管理要发挥班组长带头作用,督促操作岗位做到履行岗位职责,干标准活,上标准岗,使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责任编辑:陈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