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财务管理共享服务的优劣分析及发展

2013-12-29侯胜波

中外企业家 2013年3期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推进,财务共享服务成为企业广泛关注和采用的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而言,实施财务管理共享服务战略,推广共享服务运作模式,分享共享服务带来的显著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既是当前竞争态势下的现实选择,同时也是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财务管理;共享服务;优劣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157-01

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的巨变,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作为其中的一份子,也在孕育着巨大变革。为实现真正的国际化,确保以最低成本在多个市场和经营领域保持统一、高效的管理机制,不少企业开始广泛关注和采用财务管理共享服务的新模式。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财务共享服务将不同会计主体和财务业务通过人员、技术和流程予以整合并共享,达到实现财务业务标准化和流程化。

一、企业财务管理共享服务的优势分析

在新经济时代,除技术创新之外,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亦是构成新经济的两个重要因素。财务共享服务这种模式,通过对流程的再造和标准化,使工作更为迅速和有序,大大减少了不增值的环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具体而言,财务管理共享模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 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财务管理共享通过集中规模把复杂的工作变得更简单、更标准,分工更细,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使得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会计核算能力能有提升;另一方面,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后,财务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有目的性的沟通,节省工作时间。此外,财务管理共享服务中心统一使用经整合的会计科目表,进一步规范会计科目的使用,保证会计报表内容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2 降低企业成本

财务管理共享服务使得业务操作标准化和流程化,企业对人员的学历、技能等要求有所降低,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另外,财务管理共享模式将同类业务集中处理,实现了规模经济效应,从而明显降低成本。

总体而言,在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资金风险、提高报账全流程效率,节约报账成本以及提高员工满意度等方面,财务共享服务均表现出极大的优势。据统计,通过对50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发现:共享服务的投资回报率平均为27%,员工人数可减少26%,成本平均下降了83%。

二、企业财务管理共享服务的劣势分析

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财务管理共享服务被我国企业广泛运用的时间并不长,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财务管理共享服务存在财务核算风险

财务共享模式下,全集团所有的财务数据都集中在同一个共享平台之下,财务信息加大。原来每一个下级员工的失误都可在下级机构逐级解决,没解决造成的损失也只是下级机构的损失。而现在财务高度集中,下级机构的缺陷将会导致整个共

2 下级财务人员的控制力削弱

下级员工是最接近市场的,他们对企业相关项目的分析、控制采取市场规则。这种方法灵活、实时、准确。现在财务共享服务从宏观层面对企业财务进行控制,下级员工跟共享中心建立对接点。而下级人员在共享平台中管理权限受限,可能直接使得整个公司的控制力和应变力削弱。

三、企业财务管理共享服务模式的发展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虽然具有许多优势,但这种模式并不适合于所有的企业,其有效运行需要强大的信息系统、管理模式和员工素质作为技术支撑。

1 信息系统支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远程财务流程需要建立强大的网络系统,需要强大的企业信息系统作为IT平台。在满足信息化的环境下,财务人员可以更好地使财务直接用于支持战略决策的增值分析,为公司战略发展提供及时正确的导向,根据市场快速调整业务策略、经营战术等。所以共享服务的模式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管理变革,只有利用现代的IT技术,才能使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2 管理模式创新。实施共享服务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有效的管理创新和思维方式的改变,这需要高层管理人员、基层经理和工作人员强有力的支持。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不是财务部门发起的,而是随着企业、集团公司的管理变革而产生的。当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时,企业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上,进行自身的管理变革,在变革中寻求突破。

3 合适商业模型的辅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运营实体,需要有一个非常好的商业模型,即使是内部的一个事业部门,也需要一个内部结算体系。因此,共享服务中心需要向服务对象提供一个能为他们所接受的低成本服务,同时又需要在低成本之上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

(责任编辑: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