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2013-12-29耿姝琦

中外企业家 2013年3期

摘要: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改善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施工企业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是十分严谨,普遍存在创利水平不高,债权债务负担沉重,资金紧张,经济运行不良等情况,这严重制约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如何进一步强化我国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是摆在我国施工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72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146-02

一、当前我国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1 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普遍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在我国施工企业内部,普遍缺乏风险控制文化,企业管理人员也没有强烈的内部控制意识,这样就会造成整个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意识不强。在施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根本不去分析市场,不去分析企业的资金状况,盲目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最终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使企业举步维艰,有的企业甚至最终走向破产。领导重视不够,导致控制环境不佳。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工程上比较重视现场的工程施工进度情况,没有足够的重视经营及其内控等相关的制度。只想着工程能够完工,却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发生,使内控制度没有起到作用。有些问题发生了,领导不是要求怎样才能符合制度的要求,而是凭主观主义,用自己认为合理的正确的方式来解决,给执行内控制度带来了阻力,没有认识到内控制度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这样导致好的制度得不到有效的执行,使规章制度成了摆设,没有真正起到内控的作用。这样导致规章制度有些没有执行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程序有些繁琐。存在项目上的规章制度和公司的有冲突,钻制度的空子。

2 施工企业普遍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当前,大多数施工企业普遍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企业不但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架构,也没有现代施工企业应该具备的组织机构,相当多的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没有明确的分工,也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因此常常会造成企业资金的流失,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3 内部财务执行力度不够。施工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执行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内部财务控制意识观念淡薄。从上到下,公司内部员工对于内部财务控制的认识不到位。其次,内部财务控制体系不健全。很多施工企业照搬照抄其他公司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嫁接到自己公司。这样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未从公司自身情况出发,肯定会造成水土不服。最后,惩罚力度不够。对于不按照规章制度行事,忽略某些控制程序,简化内部财务控制流程的行为不严加制止,造成了公司员工忽视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作用。

4 内部监督力度不够。我国建筑市场发展前景良好,而且一般投资金额巨大。某些施工企业管理层为了谋取暴利,便滥用职权,逾越控制,蓄意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指使或者暗示财会人员须增成本、截留税利。管理当局故意舞弊或财务部门内部人员串通舞弊会使内部财务控制机制失效。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机构出于自身保护,很有可能违反职业道德,不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二、施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1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与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相互依存、互相促进,没有良好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不可能发挥作用,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配合,公司治理结构就不够完整和有效;合理且高效的组织结构与岗位责权体系。企业的组织结构在于提供规划、执行、控制和监督活动的框架,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单位的组织形式,明确相关的管理职能,划分组织内部的职责权限等,为内部控制的运行提供组织保障;

2 规范和完善各主要业务控制活动。(1)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应当对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应当分离,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当相互制约,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2)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应当加强对筹资活动的控制,合理确定筹资规模和筹资结构、选择筹资方式,降低资金成本,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确保筹措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3)对外投资的内部控制。应当建立规范的对外投资决策机制和程序,通过实行重大投资决策集体审议联签等责任制度,加强投资项目立项、评估、决策、实施、投资处置等环节的控制,严格控制投资风险。(4)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应当合理设置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机构和岗位,建立和完善采购与付款的控制程序,加强请购、审批、合同订立、采购、验收、付款等环节的会计控制。

3 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考察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能够有效遵循,执行中存在什么问题,估计可能产生什么后果。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给予必要的处分或经济处罚。只有做到压力与动力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施工企业应建立和完善会计内部会计控制,才能确保施工企业在复杂的经济活动环境下有效地规避财务管理风险,预防企业内部人员经济犯罪和管理违规,保证企业良好经济效益的实现。

4 以重大风险、关键流程为核心加强内部控制。构建有效的内控体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企业中制度再梳理、权利再分配的过程,各种不同的思想、权利、制度会在这个过程中碰撞、博弈,所以管理层要想取得内控方面真正的进步,就要从关键循环、关键控制点人手,由浅入深,打一场“持久战”。企业的内控问题分布在企业运营环节的方方面面,由此可以把整个内控的改进分为几个阶段,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的目标;有重大缺陷的放在短期的目标中,非重大缺陷按其严重程度放到中期和长期目标中。内控工作应由管理层牵头,“重症猛药”进行整改,在取得一定成效后,再加以巩固,逐层推进。就目前我国施工行业来看,企业的内控缺陷往往集中存在于资金管理、采购循环管理、合同管理、工程管理这几个关键环节,因此构建内控体系,可以这几个循环为核心,针对关键风险点制定控制目标和措施,并规范相关的流程、制度和表单,实施操作。以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为例,工程管理部可以为施工项目组制定成本控制指标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施工项目进行评审打分,项目完工后以评审成果来决定奖罚。

5 强化培训与监督稽核,优化内控环境。企业内控的执行有效依赖于一个良好的内控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要改进建筑类企业的内控状况,优化内控环境是关键,而要实现内控环境的改进,除了管理层要端正态度、组织结构合理、责权分明外,加强培训与监督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建筑企业应给员工制定培训课程,其中应包括工作技能、安全法规、企业文化、内部控制等相关内容,而奖惩机制配套的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能提高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6 加强信息的沟通和实施有效的监督。严格控制信息系统的流程,传递真实可靠的信息,精确完整的数据;强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保证按照企业会计信息的处理程序进行运作;加强病毒防治措施,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完整。没有监督就等于没有控制,监督是对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再控制,主要由审计部门实施。重视和强化内部审计工作,要配备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对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范围、审计人员职责等要有明确的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受董事会或者总经理领导,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在内控中的监督作用。

(责任编辑:袁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