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国有企业党管人才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工作的探索

2013-12-29杨晓军

中外企业家 2013年3期

摘要:介绍经过三年多的摸索与实践,宁夏能源铝业紧紧抓住“围绕企业发展选人用人”这一核心;始终坚持“领导集体选人和用制度选人”这一原则;突出“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这一重点,通过创新“识才”机制、“引才”机制、“育才”机制、“用才”机制、“励才”机制,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与推进市场化选聘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的做法和经验。

关键词: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市场化选聘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131-02

一、引言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正在兴起,人才资源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实现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人才是关键。

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电投宁夏能源铝业)于2008年12月26日战略重组成立。四年来,公司按照“煤为基础、电为支撑、铝业核心、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工作方针,大力加强煤-电-铝产业链建设。成功发展为是全国最大的单体电解铝企业。现电力装机容量186万千瓦,实现了火电、风电、光伏发电并举。经过四年多的摸索与实践,宁夏能源铝业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与推进市场化选聘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二、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与通过市场化选聘相结合的几点做法

找准党管人才与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结合点是企业经营中人才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中电投宁夏能源铝业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紧紧抓住“围绕企业发展选人用人”这一核心。中电投宁夏能源铝业针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要求,按照“凝聚高端人才、稳定骨干人才、流动通用人才”的工作原则,根据公司“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结合各板块专业技术队伍结构现状,通过面向社会招聘专业技术人才,招聘大中专学生、高端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制等方式,加大了煤炭、电力急缺人才引进力度,改善了人才结构,基本满足了生产及建设需要。根据铝业板块实际情况,加大了对生产岗位技能人才培训,使技能人员队伍得到了充实和加强,为后续人才结构调整起到积极作用。

(二)始终坚持“领导集体选人和用制度选人”这一原则。中电投宁夏能源铝业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原则,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和,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透明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2011年,公司拿出20多个岗位开展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公开选聘和面向社会招聘等竞争性选拔工作。同时组织开展选人用人满意度调查,完善选人用人工作。在选人用人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选拔过程的“阳光操作”。所有重大人事任免均由党委会统一研究决定,避免了“个人说了算”的现象发生。通过一系列工作,把最优秀的人才选配到最关键的岗位上,营造了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的良好环境。

(三)突出“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这一重点。中电投宁夏能源铝业做好新设单位领导班子配备和现有单位班子的评价工作,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使竞争性选拔成为干部选拔的重要方式之一。完善干部考评机制,实行“二考评、二考试、一考核”的方式,加强对于部的考核力度。建立考核结果反馈制度,执行末位淘汰机制,把干部年效与个人考核结果、单位综合业绩考核结果进行挂钩,充分发挥考核的奖惩作用。通过考核,真正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能升能降的动态管理机制。

三、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须着力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要创新“识才”机制,让优秀人才“出得来”。用才须先识才。能不能识别和发现人才,科学的识才方法和机制是保证。要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就要牢固树立“埋没人才也是过错”的观念,把识别人才的重点放在实际能力的鉴定上,把评判人才的标准放在岗位职责的适应性上。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人才测评体系,对各类人才的知识水平、能力及其倾向、工作技能、发展潜力和性格等实施测量和评价,从而为科学的用人提供准确的依据;要建立和完善公开的识才机制。拓宽人才视野,坚持任人唯贤,通过职位公开、考核标准公开、考核程序公开、干部政绩公开、任前公示等形式来扩大群众的民主权、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充分施展才能的选拔任用机制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才良性循环机制。

(二)要创新“引才”机制,让优秀人才“进得来”。吸引人才,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一要拓宽引才渠道。按照“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拓展引才渠道,采取个人自荐与公开招聘等灵活有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引进紧缺急需优秀人才。着眼于产业全面提升,围绕综合开发,以铝业、煤炭、电力等行业为重点,聘请一批专家,以增强企业实力。二要优化引才方式。健全科学、开放的人才吸引机制,减少引才的审批环节,营造引才的绿色通道,打破制约引才留才的“瓶颈”,使人才政策做到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积极探索有效载体纳才、项目带才、信息联才等方式,通过创新引才政策,形成引才、聚才和用才的正确导向,把各类优秀人才吸引到公司各项事业中来。三要创新引才机制。在人才引进战略上,要转变过去“重引进、轻使用”和“重使用、轻培养”的观念,努力优化人才成长、发展、创业的各种机制和环境。加快培养适应产业集群需要的领军型人才。并加大培训力度,培养造就一批技术带头人,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要创新“育才”机制,让优秀人才“长得快”。人才培养是人才工作的基础,是人才工作的源头。应充分发挥各级培训机构的主渠道作用,在现有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再培训上狠下功夫。要以完善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以需求为导向的继续教育体系。在培养方式上,分类型、分层次、分次序地进行,坚持紧缺人才优先培养,年轻人才加紧培养,优秀人才重点培养,采取以老带新、进修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促进人才的成长,有效提高现有人才素质。在人才引进上,既要重数量,也要重质量,既要重学历和职称,也要重能力和业绩。

(四)要创新“用才”机制,让优秀人才“用得活”。如何发挥人才的最大效能,人才合理有效地使用是关键。用好用活人才,首先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优秀人才充分施展才能的工作机制。要深入推进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实施办法,树立和强化“人才出自竞争”的观念,打破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和论资排辈等习惯束缚,不拘一格选人才。要围绕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规范运作、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开放性人才工作机制,推进和完善公开招考、招聘、竞争上岗等办法,实现由“静态用人”向“动态用人”方式转变,由用“好人”向用“好人”与“能人”并重转变,由“闭门相马”向“公开赛马”转变。其次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因才用人。要针对适应不同标准的人才,讲究科学的方法,掌握和了解人才所具有的能力、才干、气质与他的职位和所承担的责任能力是否相适应,并通过合理的用人环节,即用当其时、用当其位、用当其长、用当其愿,把人才安排到最能发挥他才能的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去,实现人与事的最佳配合。

(五)要创新“励才”机制,让优秀人才“干得好”。只有善于激励人才,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才潜力、发挥人才作用。一是创新人才奖惩机制。制定突出贡献人才评选奖励制度,建立人才工作专项经费,用于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鼓励实现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使知识资本化,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创造力;有条件的单位可实行协议工资、年薪制,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可试行总经理特别奖等多元化分配方式,为人才的创业和实现自身价值的体现提供更多的条件和空间。二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在物质上,建立工资与工作绩效、经济发展相联系的动态激励机制,体现工作实绩与收入分配挂钩;在精神上,对各类人才按贡献大小给予等级不同的精神激励,使做出了贡献的每一个人才,都能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

(责任编辑:陈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