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壮大县域优势产业路径浅析
2013-12-29陈家宽
摘要:县域经济发展应集中力量培育基础和前景俱佳的优势产业,要依据三种情况做好县城优势产业的选择,实行产业链招商,改“让利竞争”模式为“服务竞争”模式,改善投资环境,强化县域科技能力建设,用科技支撑优势产业发展。
关键词:培育;优势产业;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090-01
过去的一年,广德县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全县生产总值达125亿元。2011年,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77亿元,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153家,实现产值395亿元,年均增长46%,形成了机械制造、信息电子、新型材料等先导产业,被评为“安徽省优势产业十强县”。发展县域经济应当把着力点放在培育和壮大县域优势产业上。这样不仅有利于县域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1 优势产业的选择
优势产业的来源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依赖自然禀赋的“资源依托型”;一种是自主发展的“无中生有型”;一种是招商引资的“承接转移型”。我县最突出的自然禀赋是竹业。竹产业虽然加工设备标准化程度低,难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但有利于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电磁离合器系列产品可说是我县少数几个“无中生有”的电子产业产品。该产业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市场前景会越来越广阔,而且具有县域产业基础。同样的还有词山岗园区的鼎梁生物能源公司的“颗粒机”,属节能环保朝阳产业,小产品有大市场。虽然广德县近年来承接了很多好的企业甚至包括世界500强企业,但作为县域优势产业还应该是汽车制造业。所以我们要把已经落户两园两区的汽配企业呵护好、培育好,让其成长为“承接转移型”县域优势产业。
2 实行产业链招商,培育优势产业
2012年,广德县委强调要转变招商引资思路,实行产业链招商。县域优势产业的培育要以产业园区为载体,鼓励和引导企业向园区聚集,发展产业集群;县开发区要把着力点放在产业系统的建设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产业链招商。很多产业同区的招商实践证明,园区的产业链一旦形成,必然会吸引更多有垂直和水平协作关系的企业前来投资配套服务,由此形成专业化特色的产业集群,从而形成县域优势产业。
3 改“让利竞争”模式为“服务竞争”模式
目前,县域经济竞争主要以让利模式为主。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应该改“让利竞争”模式为“服务竞争”模式,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在服务水平上下工夫,在投资环境上做功课。首先,除了我县开发区正在进行的工作机制改革以外,要在企业招聘有一定工作能力和经验的专业人才到开发区工作。其次,要通过不断完善和配套开发区生产性、生活性、基础性服务业建设,来改善投资环境。除了道路交通、通信网络以外,像污水处理,可以引进专业的环保企业来开发区经营管理。这样既可以解决企业技术、人力资源缺乏问题,又可保证环保质量。从而为我县优势产业的培育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4 强化技术支撑,培育优势产业
作为县域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强化技术支撑?一要重视县域科技能力建设。二要借助“外脑”。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比喻,与科研院所挂钩,设立广德县“电磁离合器研究所”,以解决广德县电磁离合器系列产品开发创新,防止“短命”和“退化”。三要加强基础技能人力资源的建设。进一步优化改革我县职业教育结构,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举办产业工人技能竞赛,服务好技术人员、技能人员职称评定工作。对一定职称水平技术、技能人员给予户籍、子女入学、住房等方面优惠。于此不断强化技术支撑,培育我县优势产业。
(责任编辑:陈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