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海洋产业聚类分析研究

2013-12-29龚志聪寿建敏

中外企业家 2013年3期

一、引言

海洋经济在沿海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江苏省海洋资源丰富,综合指数位居全国第4位,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海洋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有利于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海洋产业集聚作为一种高效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关联和协作效应,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江苏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江苏省海洋产业2000年的生产总值为300.82亿元,2010年增长到3550.9亿元,为2000年的11.8倍,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8.57%,平均年增长速度为325亿元/年。2011年,江苏海洋生产总值约为3900亿元,比2010年增长9.83%左右,可见海洋生产总值增长的势头逐步加快。江苏沿海三市国民经济增长迅速,生产总值达8262.7亿元,增长幅度为12.4%,相对于全省平均水平来说,涨幅高出14个百分点。江苏省全省亿吨大港有7个,其在数量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江苏省海洋产业总量在不断增长,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但是与全国或其他沿海省市海洋经济相比,其海洋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贡献率与江苏省沿海地区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相比是不适应的。

三、江苏主要海洋产业聚类分析

本文主要利用聚类分析法,对江苏海洋主要产业进行聚类分析,找出关联性、相似性较高的产业,确定江苏主要海洋产业间具有较高关联度的产业群。基于资料的真实性与可得性,根据《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07-2011)整理出江苏主要海洋产业近5年各产业的产量,作为聚类分析的基础数据。

1 步骤

(1)样本的无量纲化处理。

(2)计算样本两两之间的欧式距离,即样本各个变量值之差的平方和的平方根,再用最短距离法,得到对称矩阵。

(3)得到聚类表,阶为聚类步顺序号,群集组合里的群集1、群集2是该类合并的两类观测号,系数为距离测度值,表明不相似的系数。首次出现阶群集,合并两项第一次出现的聚类步序号,群集1、群集2均为0的是两个观测量合并;其中有一个为0的是观测量与类合并;两个值均为非0值,是两个聚类的合并。下一阶:此步合并的结果在下一步合并时的步序号。

2 聚类结果分析

第一次出现的是系列1、8,第一步合并为一类,它们之间的非相关系数较小,为0,再下一次合并是第4步,在第4步的时候,1、3、8组成一类,出现集群,集群子类个数为3个,再下一次合并是第5步,1、3、5、9组成一类,以此类推。

结合2006—2010年江苏各主要海洋产业,将归于一类的指标合并,视未被列出的指标各自成为一类,就得到指标的一个聚类,从树状聚类图可以看出,所代表的各主要海洋产业即海洋盐业、海洋船舶制造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之间的产业关联性较大,其中海洋交通运输业与滨海旅游业关联性强,而海洋渔业与海洋化工有较强的关联性,产业间的协同发展作用较大。在发展江苏海洋产业时,产业的关联性较大,其中一个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其他产业协同发展。

3 基于聚类基础促进产业集群

海洋渔业与沿海化工业的强关联性说明,未来的发展趋势需要加大新技术的投入,创造新的价值增值方式,使海洋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形成较强的关联。造船业与海洋运输的强关联性说明了船舶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与腹地经济的紧密联系。腹地经济可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进而带动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而船舶工业正适应了海洋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要,船舶工业是大型工业,必然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腹地经济发展。利用船舶工业制造基地的优势,在沿海工业园区形成良好的海洋产业链,更好地服务于海洋交通运输业及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在空间位置上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另外,海洋科技的发展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影响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技术的投入是海洋产业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鲁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