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营销浅析
2013-12-29车国彩
摘要:广州第三方物流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是由传统的运输企业和仓储企业转变而来,发展比较慢,规模较小,服务单一。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下生存,怎样才能做好物流市场营销,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已经成为广州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市场营销: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9-0124-01
目前,广州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差异化程度比较低,因此,对企业自身的宣传活动和服务方面的市场营销显得越来越重要,物流市场营销是留住现有客户和开发新客户的有效途径。
1 广州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1.1 特殊的人才结构,导致企业营销观念陈旧
据调查数据显示,从事物流行业人员以男性为主,一般工资水平比较低,高学历人才少,不利于物流服务市场营销,从一个侧面反映物流行业机械化程度低,体力劳动居多,企业还处在求生存的阶段,没有意识到物流服务的营销策划的重要性。
1.2 营销策划方式单一
广州市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数靠广告宣传这种形式来推销自己的服务,其具体形式主要是行业内宣传杂志,如《物流之窗》、《物流商情》,利用网络宣传的份额较少,其他的营销策划方式基本没有。
1.3 对广告宣传认知重要程度与费用投入不相符
现阶段广州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广告宣传的认知重要程度与费用投入不相符,物流企业在选择营销策划方案时除了考虑费用的影响还受其他很多条件的制约。广告宣传在物流服务的营销中起着的重要不大,很多物流企业还是采用了这种方式,一方面是因为广告宣传方式比较传统,风险不大,易于接受,而且对于企业自身形象的塑造起长期作用,企业在选择是主要是为了以后的业绩,而不仅为眼前的收益;另一方面受外界环境的制约。中国一直都不重视服务的推广,对物流服务的营销也不是很了解,如很多企业觉得形象宣传很重要,却往往找不到门路,不知如何宣传,怎样宣传。
2 做好市场营销策划,促进广州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现阶段第三方物流企业都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为提高广州第三方物流企业效率,增强广州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广州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加强营销意识,实施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
2.1 树立现代化的营销观念
广州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要通过市场营销策划活动在消费者心日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加大企业形象宣传。加强营销观念培养,积极向市场和客户推广自己的服务。加大物流设施的投入,与知名企业合作,借助他们的优势和资源,提高在市场上和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第三方物流企业不能坐等客户上门,必须树立现代化的营销观念,加强营销意识,实施正确的产品策略、促销策略、企业品牌策略等市场营销策略。
2.2 完善法律制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由于物流行业在中国刚刚起步,并没有引起国家的注意。因此,行业发展不完善,市场不规范,法律条文不到位,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对自身服务的营销。相比之下,西方物流企业发展比较充分,市场环境好,进行服务营销的阻力比较小。
2.3 加强服务特色
物流的服务有规模之分,有服务质量之分,购买的层次更是不一样。因此,物流服务特色的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在客户群体中树立起物流服务的特殊形象。如提供基本的仓储和运输的服务,提供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服务等。
在物流市场营销中,价格策略是其中一个足以影响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客户而言,降低成本和服务周期、提高服务水平是面临的主要挑战,所以在价格上获取绝对的优势地位是必要的。价格策略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根据物流服务的过程服务内容服务对象而定,同时兼顾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等加以区分,其根本目的在于物流行业的整体效益最佳,最大限度地挖掘市场的有效需求进行定价;其次,由于市场的可变性较强,因此,应当根据市场总体趋势做好价格定位。
2.4 企业内部设置营销部门,进行多元化营销策略组合
在企业市场营销投入与重视方面,广州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都远远不及国外。所以,公司在将来应该注重在这个方面。多运用公关宣传、公益活动等途径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
第三方物流企业可设置专门的市场营销部门,负责企业的市场定位、客户关系管理,维护企业形象、创建企业品牌等工作,搞好企业的品牌建设,从而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3 结束语
中国第三方物流面对的是一个尚未成熟的物流市场,许多客户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提供还不是很熟悉和信任,大多数企业还处于市场创建阶段,所以营销对于第三物流的发展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三方物流应根据自身和市场外部环境,大胆打破陈旧观念的束缚,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服务营销策略,努力提高企业营销能力,提高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德鹏,汤发良,李双枚,市场营销管理学[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郭伏,王红梅,“4Rs”理论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营销创新[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责任编辑: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