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宁:“跑”出科技

2013-12-29史轩川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3年23期

不知不觉,中国大中城市兴起了跑步热。在城市公园的林荫下,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跑步健身的人们随处可见。而北京、广州马拉松赛结束不久,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即将开启。据统计,10年前,全国一年马拉松赛数量不过10来场,2012年,经中国田协认证的马拉松赛已达34场之多,今年则预计突破50场。

知名企业都不甘寂寞,纷纷力推跑步运动。2013年,行业领先的体育品牌李宁推出的10公里路跑联赛,历时5个月,横跨深圳、西安、上海、青岛、长春、长沙、武汉、重庆8个城市,累计三万余名跑者参与,在跑者中积累了十足的人气。

都市人“想跑就去跑”,轻便、灵巧且能起减震保护作用的跑鞋必不可少。如今,一双好鞋,考验的不止是品质工艺,技术含量也着实不低。下文单以李宁公司的超轻系列跑鞋和环弓跑鞋为例,解说一下跑鞋中的科技奥秘。

“轻”材重用

据研究,跑鞋的重量每减少1克,跑步时每公里可以减少560克重力。超轻跑鞋系列是李宁研发持续最久、积蓄最丰厚的产品线,迄今已延续了9年,至2013年已进化到第十代。在国内跑鞋装备中,此系列的落脚之“轻”,颇具说服力。

鞋子轻,首先在材料。李宁的设计师团队不断对比甄选,制鞋材料几度变迁。制鞋工业中,广泛运用的基础性支撑材料是TPU,TPU具有耐磨、柔韧、易加工等特性,一般是鞋底的不二之选,不过, TPU密度大约在1.10~1.25g/cm3 之间,比水还稍重些。从“超轻七代”开始,李宁就减少TPU的使用,而是利用不同密度的轻纤维搭配,同时,鞋身整体使用无缝热贴工艺,减少针线的使用,以实现更理想的减重效果。

之后的“超轻八代”,李宁又在无缝工艺的基础上引进Monomesh呼吸网布,MonoMesh网布表面薄如细纱,被认为是制作轻量鞋面的绝佳材质。在“超轻八代”中,李宁还以中国人的脚型数据为基础,研发了专属的C-feet楦型和COMFORIDE鞋垫,提高了跑鞋的舒适度。

经过两年的研发实践,李宁的设计团队对清爽的MonoMesh网布又有了新的认识,MonoMesh材料的质地虽薄,但若为了提升跑鞋整体的包裹性而将其与脚面紧紧贴合,易导致鞋子内部空气流通性的减弱。于是,经过反复推敲试验,2013年推出的“超轻十代”又有了新变化,设计团队采用“三明治网布”表层覆盖MonoMesh网布的全新处理,使得鞋面在具有高弹力与牢靠支撑性的同时,充分利用了三明治网布本身明显的线条结构,将薄如蝉翼的MonoMesh支撑起来,达到轻盈透气两相宜的效果。

为确保跑鞋在纵向运动中保持高度的稳固性,李宁设计团队在新品中增加了当下极受推崇的新材料——碳纤(Carbon Fiber)。碳纤具有重量轻、抗震强度高的特性,同时,亦有耐高温、耐摩擦、耐腐蚀的特性,此前曾应用于飞机、火箭、工业机器人等高精尖端产品的制造,一度属于具有政治敏感性的关键材料。历史上,曾列入巴黎统筹委员会(COCOM)对华禁运的名单。

在超轻十代中,刚柔并济的碳纤被纵向附着于鞋身中部,与横向的TPU保护带交错,形成强力的“十”字稳固系统,将运动中的脚部牢牢固定,在保持舒适度的基础上有效对抗高强度的摩擦。这样的设计,使得整体鞋面以轻质简约的结构贴合脚面,提供有效的保护与支撑,让跑者在体验轻盈跑步感受的同时,又倍加感受稳固舒适。

“在古代,人们常常将绳子拉成‘十’字形状用于物品包装,他们认为这是最简单也是有效的方法,最常见的就是中草药的临时包装。”据李宁设计师孙京颐解释,“十”字稳固系统恰来自中国文化元素的植入。

此外,“超轻十代”还大量沿用、重组了经典设计和材质,比如,经典的FormEVAlite科技平台搭载全新升级的Bounse Plus技术,令跑鞋底部的重量再次减轻。上述技术的综合,使得该款产品单只鞋的重量仅为212克,进入了又一个“轻”境界。

减震的秘密——环弓

对跑步爱好者而言,全力投入后的酣畅淋漓是一种无法替代的乐趣。但是,长跑不可避免对人体肌肉和骨骼带来冲击,尤其是脚踝、膝关节处,极易造成损伤,减震是跑鞋设计中的重要考量因素。

早在2006年,李宁即发布了“李宁弓”减震系统——由Arch、Tensile、PU三大部件组成,该系统由李宁公司主导,是国内第一个运动鞋的研发科技平台。美国Exeter Research公司的Frederick博士提供了李宁弓减震科技的原始创意,即构建独特的拱桥和拉杆的组合结构,采用“拱形受压变形有效缓解压力”的原理。有趣的是,Frederick后来回忆说,其灵感的来源是中国的赵州桥。

2013年伊始,李宁推出新一代环弓跑鞋,搭载了全新升级的环弓科技。在保留李宁弓科技平台独有的“拱、弦”结构减震原理的同时,又创造性地融入了材料减震的方式:用TPU膜包裹减震性能极佳的PU球,在最外层又用橡胶条稳定、加固、塑形,形成新的“拱、弦”结构,彻底改造了环弓单元模块。

李宁公司将微缩后体积变小巧的环弓减震模块灵活组合,放置于鞋底脚后跟这一受力最集中的区域,再基于对跑步运动轨迹的深入研究进行细节位置的调整,实现在长跑时对脚部重点部位的加强减震保护。

具体而言,在跑步运动中,人们在跑动时脚步落地瞬间的受力重点集中在脚后跟,并随步伐牵引纵向向前,压力从后脚掌向前传导。于是,李宁公司将两颗独立的环弓减震单元纵向排列在鞋底后跟外侧部位,与跑者脚部的主要受力点重合,也与跑步的运动轨迹一致,可以非常精确地化解脚落地时地面产生的冲击力。与此同时,又提供了反向的回弹力,有效引导跑步轨迹,控制脚部的内外翻,减震效果事半功倍,跑步体验得以提升。

实际上,在环弓科技的研发过程中,李宁公司还特别邀请专业运动队的球员们参与试穿体验,吸取专业球员的意见反馈,经过4次大底改造和近20次的微调,精益求精。不过,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减震方面同样如此。

可以说,一双好鞋的进化历程,恰似一场技术的“马拉松”,不许止步,永远向前。(插图/林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