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到风口,猪都能飞?
2013-12-29
最近为了体验互联网金融的魅力,我爽气地转了两万大洋到余额宝,没想到却被大学室友“鄙视”了。“才两万?!我有个朋友一下子就转了20万。”好吧。我终于深刻理解天弘基金为什么3个月打赢翻身仗,以及“千亿规模不是梦”的豪言壮语了。今年6月,天弘基金与支付宝合作,推出余额宝,瞬间在中国掀起了一场“互联网金融”热潮。出于采访需要,我没少逛互联网金融相关的论坛,每次都能换回一堆与此相关的各种创业公司的名片。比如P2P。以我接触过的其中一家为例,它声称,出借人可以坐享20%的高收益,并承诺100%赔付。但我仍不会把钱放在它的平台出借,原因很简单:不放心。其老板是80后,创业前曾是广告业人士,2010年创立公司,最初只有几个人,后来增加到十多个人。我仍然担心,它如何控制风险?但其注册用户号称已有几十万,还拿到了VC投资。每逢听到类似的消息,都会让同为80后的我汗颜一会儿,有时恨不得自己也跳进去,做个创业者。
不过,我会很快恢复理智:创业不能“重在参与”。目前,还没有关于中国P2P的确切数字,有报道说几百家,也有媒体说几千家。但毋庸置疑,能存活的一定是极少数。
编读飞信: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各类理财产品正掀起一场互联网金融风暴。继天天基金网、数米基金、长量基金相继推出“活期宝”、“现金宝”、“长量钱包”后,苏宁近日也宣布将推出“类余额宝”产品。跟风大潮涌起,互联网金融会不会从此陷入泡沫式繁荣?
——FX草木一秋
Re: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好事。至于是不是泡沫,泡沫何时破,消费者会用鼠标投票。
“微”往来:
@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地产信托“刚付”不刚?】一般而言,如果收益率上升,那么风险也一定会上升,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中国的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迟早会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噩梦,人们其实都知道,但人们都将噩梦当春梦享受着。
@花胡刘:债务爆掉,导致紧缩,然后冲抵债务,严重通胀,下一个风暴的导火索将是地产信托的违约引起的。虽然市场长期来讲是平衡的,问题是长期有多长。
@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陈永洲式“负反馈”】社会是需要严肃新闻报道的,然而严肃新闻报道创造的商业价值却越来越小。于是社会资源不再配置到这个领域,后果是,真正优秀的报道越来越少。上市的传媒公司,没有说继续在内容上做大投入的,纷纷都去收购网游和手游了。
@西洲小雨:因虚假报道而获取的收入本身就不属于报道创造的商业价值,这何曾算得上价值,更何来因严肃报道而使商业价值缩小?市场本质是自由竞争,自己高高在上不屑创新不懂创新,何来让市场将优质资源配置于你?网游和手游是红海中的红海,且未必是自己的长项,应该做的是,借鉴新媒体模式,而不是失了自己。
@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凉茶超限战】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为了争夺“怕上火”的市场沃野,王老吉与加多宝在各路战线上全面肉搏;从供应到渠道,从电视到公堂,凉茶两强在战场上倾泻了超量的弹药。连番挤压之下,弱势的品牌们不是退出江湖,便是苦寻突围之路。
@Witon要逆风去 :在现有的阶段竞争依旧处在营销与渠道的竞争,由于凉茶的技术壁垒并不是很高,所以同质化竞争是必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