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而美,抓住细分领域的机会

2013-12-29李佳璐

东方企业家 2013年5期

没有强势的内容资源做支持,也没有互联网平台优势,却也想要在教育领域创业做些不同寻常的事怎么办?一批专注于背单词、练口语、校园社交的创业公司已经在过去几年提供了很好的样板。对创业公司而言,做这件事所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选定一个细分领域,做得足够深入,并且无法很快被“抄”。

拓词就是其中一款应用。刚开始做背单词这件事时,拓词还是一个功能简单的网站。薛淡和他的同伴用这个项目做创业方向的尝试,并且试图由单词为切入点在其他方面有所拓展,但那个阶段,谁也没想好到底要不要辞职去全心创业。根本原因,是在2009年看来,仅仅“背单词”这件事,能望见的市场前景还不够大。

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环境的成熟,四位创始人开始觉得,只将背单词这一件事做到极致,也并非没有拓展的可能性。

从选择目标用户的角度,单词作为切入口,是因为这是学习英语过程中的第一道屏障。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研究生入学、出国语言成绩TOEFL和GRE等考试,都需要大量的词汇积累。而光是需要进行这些考试的学生群体,基数就已足够大。

在移动设备上,设计简单功能单一的产品,反而比那些体态臃肿,功能可有可无的App更加容易吸引用户经常使用。拓词的作用只有一个,就是背单词,虽然功能简单但是体验足够好,用户就会用它。

于是,拓词成了现在的样子。从页面上看,它只有简单的按钮,为用户提供选择,内容也只是“会”、“不会”和单词的释义。每个词条出现之后,都会有倒计时,这是为了控制背单词的节奏;不计算在线时间只计算实际的学习时间,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用户的偷懒心理。在苹果的iOS系统上,拓词的团队还刻意将这款应用做成了收费的版本,意在让用户觉得,这是付费应用,需要经常使用才能够物有所值。

这些细小的设计,让用户在体验这款应用的过程当中,常常有媲美游戏的使用感受。在时时变化的拓词排行榜上,列出的也不是用户每天所掌握的单词量,而是可以体现他们努力程度的使用时间,有的用户甚至会每天在这款应用当中停留六七个小时甚至更长。

一系列的“表面工作”背后,是全然不同与传统的背单词软件或服务的思路。过去的背单词软件喜欢强调“艾宾浩斯记忆法”等所谓被验证过的记忆规律,但拓词却花了更多工夫去研究记忆单词与学习心理的关系,并结合后台复杂的算法和数据,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这便是运用新的技术手段而得到的灵感。拓词自己设计了一套算法,根据每个人每个单词的每次作答行为,推选每个人下一时刻一个最需要学习的单词。这个过程基本上是一个数据挖掘的概念,需要复杂的后台服务器提供算法支持,所以只有依靠网络,拓词的背词方法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用。也是因为此,这样的过程可以更加个性化用户的行为。

有了这样的基础,薛淡希望未来的拓词能够通过“背单词”这件小事,整合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学习资源,而将单词转化为他们的学习目标去满足。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将拓词这个品牌不断地强化,即便阶段性解决了需求的用户走掉,更多具有终生学习新特性的衍生品出来之后,也一定会将他们吸引回来。

将这样的理念和做法原原本本讲给徐小平老师之后,拓词获得了真格基金100万元的投资。这是在徐小平投资的一批在线教育相关的创业公司当中,相当有特色的一家。

出身于创新工场的课程格子团队的经历则有些曲折。耗费了相当一段时间,他们才将自己的应用锁定为一款教育类工具。

从硅谷回归的工程师李天放在创业之初就想得很明白,要做一款细分领域的应用。他一开始的选择是利用日程表应用做社交类活动平台,将一批志趣相同的人集合在一起,而非仅仅在互联网上。而活动足够多时,盈利的手段即可以多种多样。这一个阶段,应用的名字叫计划FM。

但很快,李天放就意识到,这款产品切中的细分领域是功能的细分领域,而非用户的细分领域。在成长到一定规模的时候,用户成为了他的困扰。除了在科技圈和创业圈之外,这款产品想要向其他的圈子拓展,却出现了未曾预料到的困难。

仔细思考之后,他们决定向教育领域转向。智能机成为学生当中的主流设备,专门针对他们的应用极少;将课程表直接替代日程安排,却是每个人都可能需要的应用。

在课程格子里,用户只需要选择学校、专业和入学时间,就可以找到自己本学期的课表。这其中,有来源于各个学校教务系统数据库当中的课表,也有由用户自发上传的部分。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已经有全国范围内的2500所大学和近200万学生加入了这个网络,可以找到500万节课。值得一提的是,在用户数量达到百万规模时,课程格子仍是一个四人的小团队。

为了对用户的心理有准确地把握,联合创始人王然常作为匿名用户混迹于新的学校当中,课程格子当中,设置课程提示、考试提示、记笔记、查看之前的课程评价或者是对老师的授课打分等功能,都是以学生的视角看来,作为工具非常必要的部分。

除此之外,这款应用还集成了社交元素,可以作为一个校内的移动社交应用。用户可以通过它看一起上课的同学,可以找到师兄师姐求得经验,还可以分享课程信息到微博和人人等社交网络,进一步拓展社交属性。

但李天放知道,社交化对于这款应用而言,只是锦上添花。用户只会在分享课表、作业、笔记时才会对社交元素有所依赖,他们的目标也是让社交的功能尽量“轻”,而做校园版的微信显然不是他们所期望的。

经过半年的验证,李天放觉得课程格字的团队“做对了事情”。大学生团体的共享精神让他吃惊,上线一个月时,就有100万门课程是用户主动添加的。这样的速度让他们的团队不得不将开发和版本更新计划加速。而除了共享精神外,学生用户也会积极地对他们提出对产品的建议,开发计划的改动也会常基于对用户建议的统计结果。就像在小米手机的操作系统更新过程当中,MIUI的每次改动都源于“米粉”论坛上对用户需求的统计结果。这是一种互联网的产品思路。

大学四年之后,再怎样继续为老用户服务的事,课程格子的团队还没有想太多。他们认为,能让现在的产品涵盖全国所有的高校就已经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了,互联网产品变化如此之快,想太过遥远的目标,不如踏踏实实用90%的精力将眼前的事情做好。

作为一家从创新工场毕业的创业企业,一开始,他们就没有资金的顾虑,可以将大部分的精力集中于对产品的雕琢。程序员出身的李天放也认为,需要先做出一款有价值的产品,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盈利模式和商业回报。但他并不否认盈利模式是很重要的部分,因为这是验证他们所做的事情到底有多大价值的一种方式。

而即便是已经在短期之内取得了这样相对而言还算不错的成绩,李天放也不敢说这次的创业一定会成功。他和团队能做的,就是快一点,再快一点,每一步都积累起一点微弱的优势,这样,最终赢得概率会大一些。

薛淡的想法也与他相似。就像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并不是一开始就做平台,而是选中一个市场前景够广阔、需求够强烈的垂直或交叉领域,然后沉下心来,耐住寂寞做事。

这样的一大批产品,也许真的会在未来的在线教育市场中,占有它们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