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季冠霖:“绝美好声音”是如何练就的

2013-12-29迩半坡

伴侣 2013年11期

可能有不少人觉得,只要有一副好嗓音、会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就能当配音演员,而她却说:“如果没有2000~4000集的训练量,应该说你是不会配音的。”

也有很多人认为配音是技术活儿,观众看不见,但配音付出的感情和心力,一点儿都不比实际演员少。而她又说:“配音这种幕后工作,注定是要为他人作嫁衣。配得好,是幕前明星大腕的光彩;配得不好,就是砸配音演员自己的饭碗。”

“主持人”梦圆“配音圈”

季冠霖1980年出生在天津的一个京剧世家。小时候,父母带她去练功房练习下腰和翻跟头等基本功,但最终她却没有走进梨园这一行。受父母职业及家庭环境的熏陶,这个自小就会说一口标准普通话的小姑娘,表现出了超高的语言天赋,在一群说着天津方言的同学中显得尤为突出,经常被老师提名在课堂上朗读课文。

高中毕业后,季冠霖以得天独厚的优势,考取了天津师范大学播音主持专业,梦想将来能成为节目主持人。上大学期间,她是朗诵艺术团的团长。有一次,她被一家广告制作团队相中,请她在学习之余为一段广告做后期配音。这次机会,让她结识了配音界的前辈周海涛老师。工作完成后,周老师问她:“小姑娘,你想从事配音这一行吗?”这时的季冠霖对配音并不十分了解,只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看《罗马假日》《茜茜公主》等外国电影的译制片,那时的她曾对妈妈说:“这些外国人说的中国话真好听。”妈妈笑着对她说:“那不是外国人说的,是配音。”

带着好奇,季冠霖决定试一试。周海涛作为启蒙老师,对她要求非常严格。季冠霖在他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在天津配音圈一共做了两年的译制片配音,周老师都是鼓励她:“不错,很好——你要是能再处理一下就更好了!”

大学毕业前一年,季冠霖由一位师姐引荐,以优异的专业成绩,被天津交通电台提前招用,主持一档早晨5点到7点的直播节目。那段日子苦不堪言,每天凌晨3点就起床,早上5点赶到交通电台做节目,做完两个小时电台主持人后,再进录音棚为译制片配音,经常半夜12点才回到家。每天这样反复轮回,睡眠不足3个小时,季冠霖几近崩溃。

长时间超负荷地工作,季冠霖扛不住了,咳嗽得非常严重。她想跟台里请假休息几天,但师姐告诉她说:“你千万别请假,这样的工作机会太难得,你在这个位置上坐住了,毕业后就可以留下。”季冠霖便带病坚持做节目,直至病情加重,吃药打针都不管用。最后去看中医,她才知道自己原来需要的是休息。季冠霖因此无奈地辞掉了主持人的工作,失去了这次就业的机会。

2004年,大学毕业后不久,季冠霖跟随男友来到北京谋求发展,一心想找一份主持人的工作。但奔走了大半年,投了很多简历,也没有找到肯收留她的地方。

最后一次,季冠霖去一家电台应聘时,负责面试的老师对她说:“主持人这一行,几年不招一个新人,你的声音很好,可以试试当配音演员。”说完,给了她一个电话号码。走出电台之后,她就急不可待地打电话过去。接听电话的正是资深配音演员齐克建:“你现在在哪儿?我这儿正缺人呢!”

苦练配音“代言”明星脸

为了生计,季冠霖不得不放下“主持人”梦想,走进了北京的配音圈。第一部戏是为国产电视剧《张大千》中的女三号配音,当时,在场的很多配音界前辈,都想听一听这个来自天津的小姑娘配音水平怎么样。结果她以优质嗓音“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赢得了一致的肯定。

然而,隔行如隔山,配音与主持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行当,配音这活儿绝对是掺不了水的“真功夫”。要想配好音,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积累。季冠霖首先面对的最大难题,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前一分钟还在大笑,后一分钟可能就是哭戏,中间几乎没有酝酿和铺垫,需要把握好度,否则就是失败。

入行之初,季冠霖为苦练配音真功夫,想到了一个办法:她在家对着电视练,把要配的电视剧放进影碟机后,关掉音量,一边看着台词本,一遍遍跟着电视配音,同时细心琢磨演员及其饰演人物的内心、性格和情感,经常一练就是四五个小时。那时刚来北京不久,房间里没有空调,夏天特别热,冬天格外冷。季冠霖清楚地记得,当配到“怒不可遏”的情景时,她会不自觉地跺脚;配到“伤心”的情景时,她会忍不住吸鼻子等。这些都是配音的大忌,一度让她难以克服。为了控制情绪,每次在练习配音前,她就把自己的手和脚用绳子绑起来,直到四肢发麻,嘴唇脱皮,她才停下来休息。

“好声音”自有天赋恩赐,而好配音必然是苦练而成,尤其需要很高的悟性。正如季冠霖所说:“虽然大门对每一个人敞开,但没有人会给你一天的时间去录1000遍。情绪对不对、嘴型能不能对上,有控制地表达情绪,这都要靠悟性。”

此外,配音演员的收入普遍不高,一集电视剧,演员能拿到几十万元,配音演员却只能拿到几百元钱,而不给配音演员署名更是这个圈内不成文的规矩。难怪当初齐克建老师接到她的电话后,就马上爽快地邀请她前来“试音”,原来在这个行当里,缺少的就是新人。

大众或许会想,配音演员置身于光鲜亮丽的影视圈,不仅能抢先看到热门影视剧,还能为明星配音,岂不新鲜又有趣?恰恰相反,配音演员的工作可以说是相当单调和枯燥。配音工作一般都是从中午12点开工,晚上12点结束算是早的。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绝对是一种奢望,熬夜是家常便饭。

自2005年以来,季冠霖迄今已在近200部影视作品中“代言”。从《甄嬛传》里的甄嬛到《笑傲江湖(新版)》里的东方不败;从《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到《倚天屠龙记》的赵敏和周芷若;从《美人心计》里的窦漪房到《夏家三千金》里的夏友善;从电影《赤壁·下》里的小乔到《泰坦尼克号》里的露丝。从国产影视剧到中文版的译制大片,女主角动听的声音都来自同一个女配音演员——季冠霖!

“绝美配音”终成“幕后一姐”

多年来,季冠霖和所有影视演员一样,从名不见经传到一举成名。优质嗓音条件和刻苦配音训练,一次又一次改变着她的命运,最终或许只需一部戏而已。

电视剧《神雕侠侣》刘亦菲版的“小龙女”,让季冠霖在业内名声大振,经常会有圈内人慕名邀她配音,甚至连她的名字都还没搞清楚,就指名要找“《神雕》里刘亦菲的那个声音”。不过,季冠霖的得意之作,还是给热播海内外的电视剧《甄嬛传》里孙俪扮演的“甄嬛”配音。

最初,季冠霖在接到为“甄嬛”配音时,既喜又愁,一是孙俪演得好,二是导演郑晓龙要求很精细。这部大戏,她前后录了半个月,每天与甄嬛一起经历悲欢离合,一字一句皆是精雕细琢。全剧录完之后,孙俪出色的表演加上季冠霖拿捏得恰到好处的声音,让“甄嬛”赢得了万千观众的喜爱。

“像甄嬛的角色,看上去处变不惊,内心活动却非常复杂。常常一边撕心裂肺地哭,一边又必须保持头脑清醒以随时转换情绪,同时眼睛还要兼顾台词和演员嘴型。”季冠霖如是说。有几场重头戏都是哭戏,比如甄嬛流产、果郡王死、皇帝驾崩,配音时是不能流眼泪的,否则声音就会失控,但是还要发出哭腔来。十几天录下来极费心力,虽然累,但也非常痛快。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因配音而出彩”——今年以来,热心网友将季冠霖配音的多部热播剧的精彩段落剪辑成短片,发布在网络上,引发网友热议和惊叹。在微博的强大推动下,大众终于知道,在甄嬛、小乔和东方不败的背后,竟然隐藏着同一个人,季冠霖才是真正的“中国好声音。”

身为年轻一代配音演员中的佼佼者,季冠霖凭借自身的尝试和创新,早已习惯于把自己隐藏在幕后,但能够为如此重量级的一批演员和角色配音,以及近200部影视作品的辛勤积累和完美演绎,“配音一姐”的称谓名至实归。

面对微博走红,季冠霖表现得欣然且坦然,她常告诫自己:“人生不一定要备受瞩目或享有光环,做自己热爱的事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才是内心恒久的追求。因为喜欢,所以值得。”

责编/毕春晖

E-mail: bchaa@163.com

微博网址: http://weibo.com/bch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