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民生 凝聚民心
2013-12-29本刊评论员
民生问题,事关亿万民众的切身利益,历来为社会各界关注。今年两会,民生问题备受会内会外关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过去的五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我国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民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教育投入持续大幅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实现了4%的目标,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9.2年,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正在加快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
——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对卫生的投入累计超过2万亿元,比前五年增加2倍,全民医保基本实现,覆盖95%以上的城乡居民,国民健康状况继续改善,人均预期寿命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健康指标,走在了发展中国家前列。
——文化繁荣发展迈出新步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完善,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人口民政事业全面发展。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
过去的五年,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成就显著的五年,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五年。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得民心者得天下。党和政府坚持“发展就是让群众过好日子”,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始终做到惠民、利民、富民、安民,改善人民生活,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就必然能赢得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解决好民生问题,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党和政府顺应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把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更高质量的就业包含了人们劳动环境改善、劳动工资提高、劳动安全保障加强等因素。让老百姓不仅有饭碗,还要端上好饭碗,工作生活更体面、更有尊严,这是党和政府的庄重承诺。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在居民收入增长上不仅提出了量化目标,而且还是倍增目标,这是首次。并且提出了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到2020年实现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目标,体现了执政党的责任与担当,也体现了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心。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强调要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不仅进一步明确了深化医改的目标,而且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
民生是社会管理之基,和谐稳定之本。要把执政理念变成行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政府工作提出的四方面建议中,其中“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确: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逐步完善人口政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
枝叶总关情,字句暖人心。展望未来,民生事业社会建设任重道远。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进取,同心协力,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