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俄三国性格解码
2013-12-29高浩荣
俄罗斯:孤傲、强硬和排外
“没有排外,只有战争。”二战末期,自北方四岛归属苏联后,这句话是俄方对日本的唯一表态。即便苏联解体后,日本提出愿意用1.5万亿美元来收购这4个岛,在当时俄罗斯非常缺钱的情况下,时任总统叶利钦也不敢因主权问题而成为历史的罪人。
在世界政坛的外交史上,孤傲和强硬几乎成了俄罗斯的代名词。不仅是对日本,对昔日的大敌美国以及有着诸多共同利益的中国也略见一二。
长年与俄罗斯人打交道的中国外交人士曾总结称,“按照我们的方式”这句话显示了俄罗斯思考问题的方式。俄罗斯人最先考虑的会是自己的利益,俄罗斯在面临与之相关的任何世界议题时基本上也是相同的态度。
在2010年年底开始的席卷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之春”中,俄罗斯的种种行为也正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其“实用主义外交”。
曾有学者指出,恶劣的生存环境是俄罗斯摆脱不了强硬个性的因素。漫长的冬季、广阔的草原和看不见远岸的海洋,都常常使俄罗斯人形成了顽强、顽固的“不”字性格。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俄罗斯人这样,在短短300年间遭受过如此之多的战争、暴乱和危机。这样的历史让俄罗斯练就了坚毅和从容的性格。
其次,俄罗斯人多年来的信仰也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孤傲与排外。长期以来作为俄罗斯的国教——东正教哺育着整个俄罗斯民族,也深深地扎根于俄罗斯人的世界观中。东正教最突出的思想,即自己是唯一纯洁、最代表上帝意愿的宗教,其他都是外来的、敌对的。
因此,俄罗斯骄傲和排外。当然,这样的信仰也导致俄罗斯有时会有些极端,“或者天堂,或者地狱”是俄罗斯人常说的口头禅。而这也正解释了“中庸”一词在俄罗斯多为贬义的原因。
俄罗斯的强硬性格还与其追求能够成长为大国、强国的愿望密切相关,“强国爱国主义”也是俄罗斯人性格的源泉之地。
美国:个性嚣张,爱当世界警察
作为在当今世界仍坐拥着头号强国地位的美国,在人类发展史上也算得上是独树一帜。
仅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它的国民来自几乎世界的各个角落,正是这样的包容性形成了美国独特的性格。
有人说,美国的创立者非常聪明,他用最宽广的胸怀接纳了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群,并利用他们打造强大的国家体系。例如,黑人四肢发达擅长运动和娱乐,犹太人头脑精明擅长经商和金融,中国人和印度人善搞科研,德国人思维严谨可以做管理……
作为一种民族凝聚的力量,美国又进而在其国民中灌输其基本的价值观,对这些价值观的认同形成了美国身份,保证了国家的凝聚’力。美国性格中固有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塑造了美国人乐观、轻松、冒险的生活理念。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大熔炉”式的美国社会注定有其喜欢扩张的一面。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增强,于是就开始向世界各区域大肆扩张以守住其世界的霸主地位。
美国先后建立北约,与许多国家签订军事同盟条约,并建立海外军事基地。可以说,谋求全球利益成了美国对外政策的主旨。而这样的扩张也催生了崇尚武力的主流文化。
据统计,美国自独立以来共发动了70多次对外战争,参与大大小小的武装冲突近200次,除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国基本上都是胜利者,而每次的胜利都为其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由此,美国也形成了一种“战争是国家最好的投资”的霸权观念。
此外,美国是近代国家中第一个强调政教分离的国家,宪法中明确写明不许设立国教。这也使得美国人宗教感非常纯正和虔诚。由于基督教中的信条明确强调美国是一片经由上帝许诺的土地,美国人是上帝的选民,这便构成了美国国民的优越感。可以说,美国国民暗地里也助长了国家的嚣张性格。
日本:欺软怕硬,喜欢对外动武
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也是有着鲜明个性的国家。日本是一个太平洋岛国,领土由3900多个小岛组成,孤悬海外的地理环境必然使日本面临与大自然频繁灾害的抗争,也促成了日本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
这种不安全感也衍生出岛国民族对于他国热土的向往,进而演变成侵略的野心。历史上日本多次侵略朝鲜半岛就是典型的表现。
同时,岛国的这种不安全感决定了日本在面临重大的外部刺激时,选择依赖一棵大树成为某种必然。尽管日本曾是美国的战败国,但由于美国足够强大,日本仍甘愿接受其庇护并做一个“小跟班”。这也体现了日本性格中由骨子里散发出的欺软怕硬。
在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在民族主义的大旗下,经过奋发图强,大量移植西方文明,很快跻身世界五强之列。从此,日本人更认为自己是人类中的“优等民族”,日本是“神土国家”。但其实日本又是个矛盾的国家,就当前世界局势来看,日本在外交上总是仰美国鼻息,但是对亚洲国家,日本总是趾高气昂。因为在美国面前,日本是自卑的;而在亚洲,日本又有着无与伦比的经济优势,因此,也就有极大的心理优势。
此外,日本信奉精神至上的原则,追求精神的超越。在二战中,日本人总叫嚷着日本必胜,宣扬精神必将战胜一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和日本人的那种坚毅和执着的性格有着直接的联系。
日本精神至上的最高体现是日本天皇和武士道精神。天皇是日本宗教生活的中心,也是日本人的精神支柱。即使日本战败,日本国民仍然继续对天皇虔诚崇拜。这也体现了日本国民高度的集体主义和团结进取。而武士道精神宣扬的是谦卑和永不屈服,从频繁的地震灾害也没能挡住国家的发展来看,日本确实也具有逆流而上的勇敢气魄。难怪有学者曾经指出,日本就是个双面体,在和平年代,既让人厌恶又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