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自然景观恢复与重建的对策研究
——以叠溪—松坪沟为例
2013-12-27唐毅,田勇
唐 毅,田 勇
(四川音乐学院 成都美术学院 环境艺术系,四川 成都 610500)
岷江上游自然景观恢复与重建的对策研究
——以叠溪—松坪沟为例
唐 毅,田 勇
(四川音乐学院 成都美术学院 环境艺术系,四川 成都 610500)
从自然—景观恢复的角度出发,融合生态学、环境科学、景观生态学、生态旅游学及区域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 结合岷江上游叠溪—松坪沟景区重建项目,尝试性地运用土地生态分析、区域生态规划和景观格局优化等方法对该区域做了调查研究,希望能够为岷江上游自然生态景观的恢复与重建提供适宜的理论支撑。
自然生态景观;恢复与重建;岷江上游;生态系统;生态景观
岷江是长江重要支流,发源于青藏高原东端的岷山南麓。岷江流域都江堰以上的区域称为岷江上游(31°26′~ 33°16′N,102°59′~ 104°14′E)。岷江上游地处川西高原东北边缘与龙门山的过渡地带,属高山峡谷地貌,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质活动频繁, 气候与植被垂直分异明显,森林资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景观类型多样,水资源充足。岷江上游地区也是羌族、藏族聚居区,在行政区域上包括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理县、茂县、松潘、黑水及都江堰市部分辖区[1]。作为512大地震的震中区域,岷江上游的生态恢复和灾后重建工作已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如何高效合理地利用该区域的自然生态资源,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恢复和重建其自然生态景观, 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1 叠溪—松坪沟环境背景与生态系统特征
1.1 叠溪—松坪沟自然环境背景
叠溪—松坪沟位于岷江上游茂县西北部的 叠 溪 镇、 松 坪 沟 乡 境 内(32°01′12.32″~32°10′24.44″N,103°31′06.23″~ 103°43′55.31″E)(见图1),于1994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四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海拔多在2 500 m 以上,属中山深切割峡谷。境内山高谷深,阶地狭小,日照时间短,受高寒地区气候影响较大,气候干燥,年降水量600 mm,降水集中在5~10月,年平均气温6 ℃。1月份平均气温为2.8~8.0 ℃,7月份平均气温22.5 ℃。该地区位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腹心地带,该区域属少雨地区,但热量条件较好。该区域土壤为冲击土、山地褐色土、山地棕壤等。
图1 叠溪—松坪沟区位Fig. 1 Location of Diexi-Songping gully region
1.2 叠溪—松坪沟生态系统特征
叠溪—松坪沟地区属山地生态系统,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垂直分异性、脆弱性、多样性与内部差异性、过渡性、人类干扰的深刻性等方面[1]。
1.2.1 垂直分异性
叠溪—松坪沟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地势起伏较大,从马道山(海拔4 283 m)到10 km外的叠溪海子(海拔 2 150 m),两地落差达到 2 133 m,温差则在15 ℃以上。受高差巨大地形的影响,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极大,致使区域内气候、植被和土壤垂直分异性极为明显,详见表1。
表1 叠溪—松坪沟气候、植被和土壤垂直自然带Table 1 Climate, vegetation and soil vertical natural zone in Diexi-Songping gully
1.2.2 脆弱性
叠溪—松坪沟地处岷江上游地带,属于以干旱河谷为基带的山地生态系统,也是我国典型的南方山地生态脆弱区。其脆弱性主要表现在:(1)地质地貌不稳定。由于岷江上游区域正处于地质构造的交错带上,地质构造复杂,曾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地震频繁,特别是1933年的叠溪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导致该地区经常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地表组成脆弱。岷江上游地区的地表结构脆弱,稳定性差,轻微的外部干扰便会导致灾难性的生态破坏。在滑坡、雨水径流和地质活动的作用下,导致地表土壤侵蚀、石化、沙化、贫瘠化现象严重,植物生长和农业活动条件恶化。(3)气候波动性大。该区域降水量小,季节分配不均,但降雨强度大,暴雨多,蒸发量大,干旱现象严重,自然供水能力弱,严重制约了当地植被的生长,同时也对土壤等其他环境资源的发育和稳定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1.2.3 多样性与内部差异性
叠溪—松坪沟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生物的多样性、自然景观的多样性以及人文景观的多样性。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该区域保存着很多珍贵的生物物种和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岷江上游是一个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内部差异很大,既有高海拔游牧区,又有集约化的农、果、蔬基地,也有现代化的水电站和繁荣的城市。岷江上游是汉、羌、藏、回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区域,由于各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和生产生活方式上的差异,形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1)山地放牧系统,分布在海拔3 000 m以上高山牧区。(2)种植+畜牧系统,分布在海拔2 000~3 000 m的半农半牧区。(3)种植×养殖系统,主要集中在2 500 m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农区。(4)种植×养殖+果业系统,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农区的半山坡地和平坝地区。
1.2.4 过渡性
岷江上游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成为中国的一条重要而特殊的生态交错带。其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多种基质、多层次的景观生态过渡交错带。叠溪—松坪沟正好处于盆地丘陵山地向中、高山和高原过渡区;气候在水平上从亚热带向暖温带再向寒温带过渡,在垂直方向上从干旱河谷(1 200~1 800 m)向中山(1 800~2 500 m)半湿润,再向亚高山、高山的高寒气候过渡[2];植被景观从干旱河谷的稀疏灌丛向中山的密灌和森林过渡,再由中山森林向高原草地过渡;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由河谷区的农牧结合向中山区的农林牧副结构过渡,再向亚高山以上的林牧结构过渡;文化传统则由东部和下游的汉文化向西北的羌、藏、回等少数民族文化过渡和融合。
1.2.5 人类干扰的深刻性
岷江上游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生息繁衍的足迹,因此人类对该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明显。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需求和依赖性增强,破坏性也随之增大。随着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引发了岷江上游的生态环境退化,特别是大规模的森林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开发,超过了该区域脆弱山地系统的承载能力和抵御能力,致使整个山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自然资源和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 叠溪—松坪沟的生态环境现状与自然生态景观结构
2.1 叠溪—松坪沟的生态环境现状
岷江上游是成都平原的水源“生命线”,同时也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但由于近几十年来该区域森林植被的严重破坏和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自然地质灾害频发,造成了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和水环境形势严峻、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退化、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2.1.1 森林破坏严重,生态功能退化
由于过度的人类活动,造成自然资源无节制的被开发利用,大量原始森林遭砍伐,森林覆盖率下降,该区域部分森林已退化成灌丛和草坡。据有关资料表明,整个岷江上游的森林面积从1950年的74 万hm2下降到现在的46 117万hm2,覆盖率从30%下降到现在的18.18%[3]。森林面积的锐减,使得该地区水源涵养能力降低, 植被生态功能日趋下降。
2.1.2 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森林面积的减少,森林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及调节径流能力减弱,导致旱涝灾害发生频繁。叠溪—松坪沟地处地质构造的交错带上,地质运动频繁,加上植被破坏,基岩破碎,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来该区的地质结构和地表生态环境再次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造成原生环境破坏和土地严重退化,使得该区域的生态脆弱性加强[4]。
2.1.3 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近几十年来的过度砍伐,使得该区森林覆盖率不断下降,加之陡坡耕作,导致土壤片蚀、沟蚀、崩塌、滑坡等土地退化现象普遍存在且正在加剧。据四川省应用遥感技术对岷江上游茂县地区的水土流失调查统计结果(见表2)表明,叠溪—松坪沟属中轻度侵蚀,自1985年到现在,土壤侵蚀的面积逐渐增大,分布也越来越广[5]。水土流失使该区域本来就贫瘠的土地更加贫瘠,土壤肥力明显下降。
表2 茂县地区土壤侵蚀现状统计Table 2 Status statistics of soil erosion in Maoxian county
2.1.4 水资源和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岷江上游在自然状况下,除地表径流带来的泥沙、悬浮物和有机质外,其他有害元素很少,水质优良。但由于近年来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使岷江流域受到一定的污染,同时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也会产生一定的污染。据相关数据显示,进入20世纪90年代岷江流量明显减少,据紫坪铺水文站1937~1985年49 a连续观测资料表明,70~80年代与30~40年代相比,年均径流量减少9.5%,最小流量减少27.2%[6]。
2.2 叠溪—松坪沟的生态景观结构
叠溪—松坪沟的自然生态景观结构是一个自然形成、演化的过程,对于这一过程的深入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岷江上游景观结构形成的机理,同时也有助于对叠溪—松坪沟的景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土地利用、人口等各种自然与人为因素是叠溪—松坪沟景观结构形成的基本要素。从岷江上游大的景观结构成因机制和形成过程分析可知,叠溪—松坪沟地区因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山地景观变化多端的特点,即山地景观内涵丰富,不仅包含自然景观(山形、山势、河流、湖泊、生物等),还往往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1]。叠溪—松坪沟地区的自然生态景观结构主要是以谷坡陡峭、谷地幽深、相对高差大的中高山峡谷景观为主,并融合了河谷谷地及半山且呈带状分布的城镇、居民地景观,详见表3。
3 叠溪—松坪沟的恢复与重建
3.1 叠溪—松坪沟恢复与重建的指导思想
对于整个岷江上游生态建设和规划来说,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理论思想。而对于叠溪—松坪沟景区恢复与重建,不仅要在这一指导思想和原则的统领下,还需要有符合区域自身实际,应用于该区域生态建设和规划实践的具体指导思想和原则[1]。
表3 叠溪—松坪沟景观分类Table 3 Landscape classification of Diexi-Songping gully
3.1.1 因地制宜原则
在叠溪—松坪沟的恢复与重建中,应依据不同地域的环境属性进行科学决策,加以合理布局,这是确保生态恢复和重建的根本基础,也是岷江上游生态建设规划的首要指导思想和原则。
3.1.2 保护与恢复重建并重
岷江上游生态破坏退化的根源在于人们缺乏对生态重要性的认知,只顾眼前利益,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忽视了保护。对于叠溪—松坪沟来说,加强和强化生态保护,充分利用和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繁育修复和恢复功能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该区域地处高山峡谷和干旱河谷的特定自然环境中,仅靠生态系统自身的修复和恢复,不仅历程漫长,进展缓慢,而且很难实现。因此,应长期加强生态建设的大力投入,坚持人工恢复与重建。
3.1.3 生态建设与发展经济相结合
叠溪—松坪沟地处岷江上游贫困地区,在这样一个靠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地区进行生态建设,必须将具有经济效益的生物资源配置其中,或者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旅游资源,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收并蓄,生态建设才能更好的持续,生态保护才能取得成效。
3.1.4 自上而下,先易后难
由于该区域身高坡陡、河谷深邃、干旱河谷范围大,致使生态恢复和重建任务重、难度大,尤其是干旱河谷造林绿化难度特别大。在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时,应当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依据立地生境的差异性,首先选择立地和生境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进行生态造林,逐渐过渡到难度大的地区。
3.1.5 分区分类实施
叠溪—松坪沟的生态类型多样,不同生态类型的状态、环境及问题各异,生态恢复和重建的重点和内容也有区别,必须分区分类实施。
3.2 叠溪—松坪沟恢复与重建的对策
3.2.1 实施退耕还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退耕还林是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政策之一,是以恢复或重建生态系统为目的的一项生态工程。在叠溪—松坪沟景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中,退耕还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必须坚持并有计划的实施。在退耕还林过程中,植物引进和人工造林必须根据当地生态地理条件和动植物习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以营造复合式林地为主,注重乔灌草相结合、深根性植物与浅根性植物相结合、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7]。同时,还需要注意尽可能选用具有很强适应性并对自然灾害有很强抵御能力的乡土植物来种植。
3.2.2 改良农业结构,建立生态农业体系
农业基础条件差是叠溪—松坪沟区域乃至整个岷江上游地区生态恶化、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退耕还林的基础上,必须改革农业经营方式,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土地利用的环境生态效益。建立生态农业体系,大力开发新的农林牧复合生态农业种植模式、配套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如经济作物立体、多组分、多结构、多层次的配套种植模式。同时必须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力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广环保节能设施,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加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农业经济得到稳定的发展。
3.2.3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旅游经济
该区域主要是以农林牧为主的经济产业结构模式,但在退耕还林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下,这样的产业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当地人民的物质生产需求了,所以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调整其产业结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叠溪—松坪沟位于四川省西北部茂县境内,距茂县县城65 km,南距成都251 km,北距九寨沟193 km,九环线公路穿景区而过。该区域地处岷江上游两岸,是龙门山褶皱带的过渡地带,为我国南北构造带中的中段。对于叠溪—松坪沟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资源和藏羌民俗人文风光,但在512汶川大地震后,该区域的自然风光、基础设施和民俗文化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对震后该区域自然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基础上,应该加强对该区域的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和重建。其措施主要包括:首先要维持旅游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其次是要保护旅游目的地的生物多样性;再次是要把本地区的藏羌民俗文化和生态旅游充分结合起来,增加本地居民的经济效益;最后是要增强该区域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总之,要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民俗文化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8]。
4 结 语
对于岷江上游自然生态景观的恢复与重建,首先要从本质上认识到这个过程是“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工程,其研究的着眼点不是地震等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本身,而是在整体上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拟定规划方案。灾后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在恢复过程中, 要充分尊重和保护自然原貌,因地制宜进行生态维护和修复。根据生态功能及生态空间的不同,划定不同的生态用地保护区,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生态用地建设与保护。同时还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确定生态空间的保护、控制、治理的范围,建立区域性的生态网架,形成宜人的绿色生态环境。总之,叠溪—松坪沟自然生态景观的恢复与重建,必须构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体系,加强法制监督和行政管理,运用科学评价与合理规划相结合的方法,环境整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手段,采取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的措施。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岷江上游自然生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1] 陈国阶,涂建军,樊 宏,等.岷江上游生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90.
[2] 彭 立,苏春江,徐 云,等.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6):546-548.
[3] 胡志斌,何兴元,李月辉,等. 岷江上游景观变化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07, 18(12):2841-2845.
[4] 刘广全,焦 醒. 汶川地震引发的生态问题及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08,(11):11-13.
[5] 刘 青,范建容. 长江上游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重要性评价及分区[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11):22-27.
[6] 曾洪扬,邓 斌,李 勇. 汶川大地震对岷江上游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34-138.
[7] 柳锦宝,何政伟,段英杰. GIS支持下的岷江上游退耕还林还草决策系统设计与实现[J].广东农业科学,2012,(11):201-204.
[8] 谭益民,张双全.森林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2(11):136-138.
Natural ecological landscape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upper reaches of Minjiang River: taking Diexi-Songping gully region as a studied case
TANG Yi, TIAN Yong
(Dept. of Environmental Art, Chengdu Academy of Fine Arts, Sichu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Chengdu 610500, Sichua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 ecological landscape restoration, by introjecting ecolo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landscape ecology, ecological tourism and regional economics etc., by taking the upper reaches of Diexi-Songping gully valley scenic area reconstruction project as the example,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ied region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methods of land ecological analysis, regional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landscape pattern optimization. Thus, providing theoretical supports for the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natural ecological landscape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Minjiang River.
natural ecological landscape;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upper reaches of Minjiang River; ecosystem; ecological landscape
S718.57;X24
A
1673-923X(2013)07-0140-05
2012-12-18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滨水景观的生态与艺术设计研究”(10ZC022)
唐 毅(1981-),男,四川成都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与设计;E-mail:15535181@qq.com
[本文编校:谢荣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