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湿地旅游发展的隐患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2013-12-26王晶王永生
王晶 王永生
摘 要:哈尔滨湿地旅游发展不仅使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获得了较大的提升,而且使哈尔滨“冰城夏都”知晓率也得到进一步攀升。然而,目前哈尔滨湿地旅游开发存在着景区文化含量不高、生态保护力度较弱、资金投入不足等多方面的隐患和不足,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为此笔者就生态保护、构建有效的组织体系、规划实施、突破投入瓶颈、打造经典景区等方面提出系列发展对策。
关键词:湿地;旅游;隐患;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98-02
一、哈尔滨湿地文化特质
哈尔滨湿地文化特质就在于它的原生态的城市湿地文化,而非次生的,非乡村的。主要表现在依托松花江水系的北方原生态湿地文化,以及与城市共生的多元杂合的人文湿地文化。
1.依托松花江水系的北方原生态湿地文化
哈尔滨湿地属于松花江流域的江河湿地类型。松花江是我国位居长江、黄河之后的第三大河,也是黑龙江在我国境内的最大支流,是东北最大的内河。哈尔滨境内的松花江,包括自上游双城市境内拉林河口至下游依兰县境内民主屯区段,由西向东缓缓流淌,江面开阔,水量充沛,大气磅礴。规划开发的哈尔滨松江湿地面积达12.5万公顷,其中包括太阳岛湿地、金河湾湿地等万亩以上的大面积平原湿地12块,属于松花江滩涂湿地和支流河口湿地区。其湿地的自然属性特色鲜明。可见是典型的大江、大湿地、大都市相结合的北国原生态湿地风光,为天然形成,是大自然的禀赋和赐予。
2.与城市共生的多元杂合的人文湿地文化
松花江伴随着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孕育、形成及成长,而且滋养了这方水土的居民,因此哈尔滨的湿地文化也打上哈尔滨城市历史文化的深深烙印。金代的金源文化及运粮河文化、清代呼兰水师营文化、欧陆文化及侨民的休闲文化、松花江航运文化,以及老道外的关东文化、抗联红色文化无不渗透于哈尔滨松江湿地文化中,赋予哈尔滨湿地文化以个性,也造就了哈尔滨湿地文化有别于国内省内其他地区的殊异点。可见,松花江湿地文化和城市文化息息相关,相融共生。
二、哈尔滨湿地旅游开发存在的隐患和挑战
1.注重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忽视了提升质量和增强文化创意的内涵式发展
目前从已经开放接客的14个景区综合分析看,更多的是注重规模,而忽视品质提升和文化创意。除了太阳岛、伏尔加庄园品位较高,有自己的休闲度假项目和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较强的旅游吸引力外,大多数景区对本区域湿地文化和松花江地域文化资源挖掘得不够,没有找出自己的文化异质性,只能搞出一些低端、单调的旅游产品,市场的认知度不高就成为必然的结果。
2.保护与修复力度明显弱于旅游开发建设的热情
一些景区真正建设的主要是围绕湿地开园接待游客的景观、栈道、庭阁、接待设施、码头、游船等效益项目,湿地恢复保育、环境保护的项目就很少看到。由于湿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恢复和保育是发展的前提。忽视了这个前提性、基础性的工程建设,导致有的湿地公园存在着急功近利求效益,匆匆忙忙接游客,使公园隐藏着极大的生态隐患,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如有的湿地公园缺少卫生环保设施,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没有水冲或免冲环保厕所,有些游船并不是无污染的电瓶船、气体排放不达标,湿地公园成了湿地一个新的污染源。
3.产业素质低难以保证应有的发展水平
把松花江湿地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来考察就可以看到,目前它整体的素质水平还很低,产业结构松散,还没有一个成型的体系,尚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表现在,一是14个城市湿地景区质量水平参差不齐。除了伏尔加庄园、太阳岛景区具有较高的档次水平外,按照旅游行业标准衡量大多数景区都还有相当的差距。二是粗放的管理造成了严重的问题。有的景区出现私设乱摆摊床和强卖的乱象,毁坏了景区的旅游形象。有的把厕所的垃圾直排江中,对湿地环境直接造成破坏。三是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多数景区处于城乡接合部,从业人员多为农民,景区没有专业院校毕业或经过专业培训的合格的景区导游讲解员,游人进了景区就成了自助游,而湿地公园应该向游人展示的湿地生态旅游的丰富内涵目前还没有做到,把湿地生态旅游降格为一般的休闲或郊游活动。景区管理层更是缺乏专业人才,造成了管理粗放、服务不规范、经营低水平的现状。
4.投资不足已成为继续开发建设的瓶颈
由于对项目开发建设资金筹措准备不足,湿地景区建设项目较多的呼兰区、道外区、松北区等都遇到了后续资金不充足的问题,不仅表现在已经开工的旅游景观设施项目上,还有湿地恢复保育项目、正常的湿地维护管理专项经费,等等,都难以落实。这些单位除了自己努力协调筹措外,大都把希望寄托在争取市、省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投入不足将直接制约城市湿地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进程。
三、哈尔滨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第一要务是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适度的利用。目前有两项内容需要填补。一是建立健全湿地环境监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是湿地景区建设管理所必备的条件。没有环境监测系统的湿地公园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不合格的景区,是不能开展旅游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积极构建由环境监测、景区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管理组成的四个相互反馈的信息链。由环境监测这个链不断地向景区规划、设计建设和经营管理等前三个链反馈信息,从而对整个系统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以达到生态旅游资源永续利用的目标。二是建立健全湿地旅游统计调查。以通过科学统计取得的数据来准确地掌握湿地景区接待的休闲游憩市民与外地来游客的数量、比例及变化,季节游人消长的规律,游人消费和湿地旅游产业链发育情况,湿地旅游经济规模和发展趋势,湿地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等等,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统计资料和可靠的依据。
2.构建一个有效的组织架构体系
“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开发建设彰显了哈尔滨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是“十二五”城市与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这是一项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幸福指数的民心工程,同时也是综合开发建设任务重、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的系统工程。政府应该担当起主要的职责,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参加的松花江综合开发领导机构,统一领导湿地长廊的开发建设管理工作,协调和解决遇到的重大问题,实施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管理标准,分级实施项目建设管理,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发展目标的实现。
3.抓紧健全规划体系,对已有的规划要有效实施
当前最好的措施就是加大《万顷松花江湿地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的执行力度,实施规划控制,合理布局,对景区建设项目应该履行审批程序,认真评估论证,严格把关。同时还要逐步健全规划体系。坚持保护在先、规划在先的原则,在总体规划和《松花江黄金旅游带策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道里、道外、呼兰等区域规划和呼兰河口等景区规划,确保科学有序开发。
4.从资金和政策入手,突破投入瓶颈
城市湿地公园等景区建设是一个少则需要投入上亿元,多则十几个亿、几十个亿的大工程。它是一个需要大投入的城市生态基础工程、民生公益项目,同时又是实现城市生态经济价值的大型保护开发项目。一是分清建设项目的性质。应该区分出四类项目:(1)生态基础建设项目;(2)市民休闲湿地公园项目;(3)旅游观光湿地公园项目;(4)其他生态经济开发项目。二是对于(1)、(2)两类项目,应该由政府完全投资。政府要量财力而行,设立专项资金,建立融资平台,协调社会资金,并积极争取省及国家的有关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可适当收缩规模保证重点项目。三是对于(3)类项目,属于政府建设的,应该由政府完全投资;属于企业或农民建设的,因为湿地公园带有环境保护性、社会公益性,政府应该出台扶持政策和给予资金支持;对经营性的大型湿地主题公园项目应该进行招商,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投资开发。四是对于(4)类项目,原则上是做好项目策划,通过招商引资解决投资问题。
5.以文化为灵魂,丰富产品,打造出经久不衰的经典景区
一要丰富旅游产品。充分挖掘哈尔滨湿地文化特质的潜力,把哈尔滨湿地的原生态湿地文化、金源文化、运粮河文化、水师营文化、欧陆文化、休闲文化、红色文化等以故事、演出等形式鲜活地解说和呈现出来。创意规划出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的旅游、休闲、游憩、度假项目群体,做到水上旅游和陆地旅游的结合,日游和夜游产品的结合,主题游船和湿地生态旅游的结合,湿地生态和休闲度假的结合,湿地旅游和自驾游、乡村旅游的结合。以文化创意要素赋予各景区以可靠的核心竞争能力。二要筹划哈尔滨市自己的“西溪湿地公园”。仅靠群星闪烁,没有月亮,永远不会照亮旅游的天空。要聘请业界高手策划设计出具有经典意义的、顶级的大型湿地精品公园来提升整体品位、塑造旅游形象、引领湿地发展,哈尔滨才会进入真正的松花江湿地旅游时代。重点以太阳岛湿地、呼兰松花江避暑城和滨江湿地景区等为核心产品,培育哈尔滨湿地旅游自己独有的品牌。
总之,要提升松花江湿地旅游产业素质,就要跳出“就湿地谈旅游,就景区看旅游”的陈旧思维,应以大旅游的观念把湿地景区及产业建设放在哈尔滨这个城市大系统中。既要着力进行生态修复与保护,又要站在全市高度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文化创意的植入,更要有必要的资金投入和融资渠道保证,以及组织架构和政策的支持。唯有如此,哈尔滨湿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有更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