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战略提出的必要性
2013-12-26李成栋
李成栋
摘 要: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文化与政治、经济深度交融,文化已经从后台走向前台,文化发展战略也由一种隐性战略变成一种显性战略,从一种依附性战略变成一种主导型战略,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高度文化自觉和战略远见。
关键词:文化;政治;经济;战略;文化强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26-0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就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1]党的十八大报告也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四个方面探讨文化强国建设的总领方针。
一、中国文化发展现状及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
全球化时代,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相互碰撞、交流的态势下,与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相对应的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失衡。《决定》中对当前我国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有深刻的解读:“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1]在全球化进程中,一些国家将本国价值观、社会制度、宗教及文化样式等向外推广,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主导着国际规则秩序,为谋求更大的战略利益,广泛宣扬西方文化理念。
在社会文化建设方面,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改革攻坚和矛盾突显的阶段。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改变,利益格局的深度调整,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更加多元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激荡。在各种外来文化观念的影响下,我们在文化价值观上,面临传统思想与现代思想、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等新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强烈冲击我国传统的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价值取向混乱和人们行为的失范,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识模糊,社会道德水准大面积下滑,盲目沉溺于西方时尚文化,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许多情况下,文化成了经济发展的附属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的价值衡量归因于对经济的贡献程度,文化的社会效益遭到了漠视。
从经济数据分析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发展的现状。根据《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年度报告2012》统计,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 74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仅为143.9亿美元,不足贸易总额的1%,且输出引进比仍高达1∶3,存在巨大的逆差[2]。根据2011年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显示,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不足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地位的日益突出。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用四个“越来越”来突出文化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文化强国战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表现国家对文化的重视程度。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远景奋斗目标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衔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诚如学者对文化强国战略的评价,“它不是对文化发展在一般意义上的要求,也不是针对某个具体问题的特别强调,而是国家总体发展层面和长期发展视野上的战略谋划”[3]。
二、文化之于国家的重要性
(一)文化与政治相交融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言,读史要读出历史的真实。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并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这“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就是以史为鉴认识世事兴衰的因缘,也意味着认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而就文化而言,历史脉络的发展也不止一次地证明了文化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一个民族是一个文化的共同体,而若一个民族缺失了文化主导力,等于失去了灵魂,失去赖以凝聚的精神力量。
在历史进程中,任何国家都需要两条腿走路,一个是物质硬实力,包括经济、军事等内容,另外的就是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弱事关国家的命运,近代以来,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急速衰败,不堪一击。追本溯源,思想文化的落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当西方诸列强国家经过文艺复兴,思想解放,开始地理大发现,推动资本积累,促使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并开始海外扩张之时,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到19世纪却愈加保守落后,遭受侵略、瓜分也是必然的结局。
苏联解体前,军事力量可与美国完全抗衡,工业、军事、科技等方面居于世界前列,但因为文化“软实力”大厦的坍塌、意识形态防线的崩溃、价值观的迷失,物质硬实力的强盛也避免不了一夜倾覆的结果,国家竞争力大大下降。而与之相反的是,美国在冷战时期就开始实施“和平演变”等对外文化战略,其利用文化手段推行的西方价值观念,“文化软实力”之争的胜利,明显改变了竞争的力量对比,为美国称霸世界奠定了思想文化的基础。
“文化进入现实政治领域的程度,要比专攻国际关系和相关问题研究的许多人所承认的,要大得多……一切国际政治都是文化性的——我们正处在(我们当然不可夸大这一点的新鲜性)全球范围的文化政治(Cultural Politics)时期,而且当然处在文化政治化更明显的时期,这与文化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culture)有关。”[4]冷战时期的这两大霸国的变迁明显证明了文化之于国家的意义。拉兹罗认为:“在我们这个时代,文化是一种决定性的力量。许多从表面看来是政治性的冲突,实际上反映了文化上的深刻分歧。”[5]
而在冷战结束后,文化与政治高度交融,在解决政治冲突、处理国际事务中也出现大幅上升的表现。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多极化格局逐步形成,使两极化格局中被掩盖的民族矛盾、宗教冲突等问题突显出来,两大阵营的政治意识形态理论意义和现实影响也迅速丧失,文化价值缺位,同时,全球化过程中,跨国组织、国际合作组织的兴起、民族国家的权威受到削弱……种种原因产生的结果是,民族主义在20世纪极度盛行,成为各国政府的经济、政治和外交的辩护辞令,民族主义成为当代世界最引人注目的政治和文化现象。而民族主义的基础是民族认同,其由特定的历史过程决定,受到不同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影响。而大量的研究表明,民族认同中最重要就是文化的认同,“文化意义上的民族身份,构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行为规范,并以特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安全感和自信心。一个民族正向的身份感,能产生强大的心理力量,给个体带来安全感、自豪感、独立意识和自我尊重。”[6]、“民族认同所内含的文化认同感比政治认同感对国家的合法性来得更重要。”[6]
全球各国家民族的独立意识及文化构成,必会产生文化间的冲突,而历史上不同民族的文化冲突和对抗,归根结底的表现也是对他族文化的抵制或消除和对本民族文化的发扬,这就引起了全球化时代下的各国文化影响力的竞争。亨廷顿颇有影响的“文化冲突论”,其实也就是对于美国早在20世纪40年代已经认识到的文化在国家竞争中的重要意义的一种夸大化的表述。二战尚未结束,美国国务院就组织专家学者制定国家对外文化战略。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亨廷顿认为文化是支配后冷战时代国际政治的根本力量,虽然,很多学者对“文明冲突论”持否定态度,但文化与政治问题却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亨廷顿就现实利益外,基于突出精神信仰和文化传统的作用,强调影响国家行为和国际斗争中,文化这一深藏于政治、经济背后的深层次动力,对当代国际政治现实具有相当强的解释。前文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美国的简述也是这一论断的直接证据。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一个国家的强盛,必然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二)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
随着全球化带来的资本、信息、人员等的国际流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知识、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在世界范围的流动。国际文化贸易额呈几何级数增长,文化贸易迅速扩张,全球文化市场迅速形成。经济与文化相交融,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尤其可以清晰看到。20世纪文化产业异军突起,作为与知识经济科技产业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创新产业日益成为支柱性产业。“现代经济已经开始在总体上以‘文化意义为基础了。”[4]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主要的经济支柱和经济指标,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显示,过去20年间,全球文化贸易总额一直在持续增长。这些贸易绝大部分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日本、美国、德国、英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文化贸易出口国,占全球文化贸易出口额的一半左右,文化贸易的进口额也高度集中在发达国家范围内。就影视文化贸易方面举例说明,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与制作,生产的电影虽只占全球的6.7%,却占全球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影视文化出口贸易世界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在45%左右。参考一些数据,美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1%,日本为18.6%,以小窥大,可见文化在经济发展上的动力非常巨大。现在,世界各国都已把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变成了一种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7]。现代经济是“人文”的经济,文化内涵渗透了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不带有文化意义的消费都已经寥寥无几。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资源更是直接成为经济建设的巨大力量,经济发展由此获得新的动力,经济与文化的交融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市场的竞争,文化权利的争夺都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战略角色。
文化“软实力”比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更有包容性,文化渗透比经济渗透更持久。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今天,文化强国战略在当代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大国发展的方面,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算是经济大国,但绝算不上经济强国或是综合国力的强国,依旧只是大国,而在大国向强国前进发展过程中,文化“软实力”要占相当大的比重,对外来讲,体现在文化产业、文化吸引力等要素上,实质上也就是文化的影响力、竞争力。国家一直鼓励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而我们的文化和经济都到了要走出去的阶段,在经济上要变成强国,需要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包括国内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等方面的因素来支撑,在这一过程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引领人们的价值观的同时本身也是形成国家、民族凝聚力的平台。只有文化上取得共识,并用文化来支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我们才会进入到高质量的发展阶段。“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正是我国要实现从大国到强国发展目标的体现。
文化已经从后台走向前台,文化发展战略也由一种隐性战略变为一种显性战略,从一种依附性战略变成为一种主导型战略。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文化正备受西方文化冲击,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文化提供更有效的社会动员与整合,为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急需文化来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添砖加瓦。此外,世界未来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丰富文化资源的贡献。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到十八大,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开始文化强国战略的推行。文化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轴心,未来成功的民族国家必然是文化强盛的国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5.
[2]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年度报告2012[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高建生.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体会[J].前进,2011,(11).
[4]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小组的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哈拉尔德·米勒.文明的共存——对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7]张晓明.关于文化产业的分析框架[C]//WTO与中国文化产业.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