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民生建设问题探析
2013-12-26金辉
金辉
摘 要:民生问题,不仅是党的历届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的问题,而且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党和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也十分关注民生问题,并提出“中国梦”的新理念,“中国梦”的实现与民生建设息息相关,它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就是民生建设。
关键词:民生;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22-02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不断凸显,民生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所谓民生,就是民众的基本生活和基本生计,民生问题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了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之后,在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问题也是“重头戏”,是代表委员和干部群众关注、热议的焦点。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论述中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持续不断地解决好民生问题,就能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把群众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早日实现‘中国梦上来。”党和政府必须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一、当前我国民生问题的现实状况:成就与问题并存
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实践中,我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各阶段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且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的保障和改善,中国人民的民生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国民生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就业状况明显改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医疗卫生状况逐步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以及社会安定和谐发展,我国民生问题的改善成效显著。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生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着表现方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民生问题不仅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生计问题,而且关系着国家的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问题。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许多矛盾和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因此,党和政府“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
二、民生建设的基本框架:“四位一体”
新时期民生观内涵丰富,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观相互贯通,一脉相承。十八大报告吸收了十六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和新的理论成果,与时俱进,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做了明确阐述。“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民生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改善民生的内容主要涉及发展教育、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有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笔者结合当前我国民生建设的现状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有关民生“中国梦”的新理念,从“核心立场”、“终极目标”、“根本途径”、“动力机制”四个方面来阐释当前我国民生建设所蕴含的内容。
(一)民生建设的核心立场: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同时,还强调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并且,始终贯穿于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民生发展的全过程,党和政府所有一切工作的重心都要围绕这个核心立场。要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历代领导人的理论与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中国的民生问题才能得以解决,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力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民生建设的终极目标:社会和谐
民生问题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建设的涉及面非常广泛,内容丰富,它涵盖了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环境保护以及社区建设等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党和政府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人民共建共享的原则,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推动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不断夯实实现民生“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同时,必须将社会和谐作为党和政府长期不懈奋斗的目标,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总之,民生问题的改善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民生建设的根本途径: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指导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胡锦涛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民生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党和国家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建设变为“五位一体”建设,把生态建设也纳入其中,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统筹好各方面的发展,加快民生问题的改善,实现经济和社会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使人民的生活过得更加殷实。
(四)民生建设的动力机制:制度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从制度入手,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建设,用制度来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使民生建设在制度框架下展开。尤其是党的十七大已经把加快教育、就业、分配、社保、医疗等领域的制度建设作为党和政府亟须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理论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改变阻碍生产力发展、束缚人民群众积极性发挥的一切旧体制和旧观念,为新形势下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泉,促进民生建设。
三、高度关注民生建设的重要意义:民生“中国梦”
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兴亡更替,而且是“中国梦”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明确地揭示了中国梦的实现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同时表明了中国梦的实质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具有高度一致性。“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和根本动力。党和政府在领导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想问题、做决策都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树立“大民生”观,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切实解决好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定不移地支持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总之,民生的建设,有利于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新华网.(2013-03-17)[2013-03-17].http://news.xinhuanet.com/2013lh/2013-03/17/c_115052635.htm.
[3]王资博.胡锦涛民生思想的三个维度[J].理论导刊,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