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技术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2013-12-26杨雪
杨雪
[提要] 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因资源禀赋、管理体制等原因,更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在信息化过程中引进的不仅是信息技术,而更多的是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进行全价值链协同创新。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12日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政策方针,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企业信息化是国民信息经济化的重点及基础,也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提升中小型企业信息化水平,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国内许多中小企业因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等素质性、结构性矛盾突出,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受到的冲击更是直接。众多的中小企业如何在危急中把握机遇,在困境中通过创新谋发展,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领域的渗透和融合,积极推动应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技术含量,降低物质资源的消耗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可持续竞争力。信息化建设悄然地改变着国内广大中小企业的生存和运营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2010年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投资规模约为2,260亿元,约80%的企业信息化水平基本适应生产经营的需要,超过90%的中小企业已接入互联网。但目前信息化大多限于单项的应用,还没有进入全面集成应用的阶段,多数没有真正从信息化建设中得到期望的回报,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此外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中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维护更新”、“重网络轻资源”、“重技术轻管理”等倾向和误区。有些企业软件投入仅占硬件投入的1%,这样的投资结构,不能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更新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协调发展,也造成大多数企业只限于使用基本功能,缺乏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全方位业务活动的能力,信息技术没有转化为企业自身核心能力。从机制上研究信息技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有助于从本质上理解信息技术作用,正确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
二、以信息技术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边界大大扩展,传统的管理变革和单要素创新已很难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模仿引进走向自主创新,创新要素(知识、信息、资源、人才等)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整合,这需要从根本上进行全面系统化创新,运用信息技术就成为改造传统生产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信息平台也极大地促进了创新资源向企业全价值链的汇集与整合协同。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需要突破传统思维,引入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当代前沿思想与技术的有机结合体,在信息化过程中引进的不仅是信息技术,而更多的是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把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进行管理创新。因此,需要从全要素、全价值链角度分析信息技术对创新的作用。
1、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的结合所形成的各种企业信息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信息技术在企业全流程的扩散和渗透,使企业迅速捕捉宝贵的技术、市场和客户信息,快捷地制定新产品设计方案及实施计划,使企业的生产方式由大规模向多样化、个性化转变,在短期内生产出大量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
2、促进企业的组织结构与流程优化,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中小企业大多从传统手工作坊、家族企业起步,其固有的管理模式会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而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大集中管控力度,建成了知识管理系统、供应链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商务智能平台,提高了企业的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程度,充分开发和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组织模式。同时,从组织机构、技术规范、管理制度三个方面,促使企业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管理、决策等过程的效率、水平与经营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将信息技术与管理模式的有机融合,促进企业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转变;通过推进信息化来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推动企业的多层次全方位管理创新,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纳入信息化平台,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全价值链的汇集与整合协同,全面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3、提高市场竞争力,拓展市场空间。电子商务是利用因特网进行商务活动的新型贸易方式。利用电子商务的信息快速扩散性特征逐步取消传统营销的中介环节,使企业接触更多的消费群体,促进商业流程的简化、企业组织层次的扁平化,节约劳动力、广告、促销等方面的交易成本,增加产品净产值。信息技术也使中小企业打破地域格局,走出国门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竞争,获取国际市场信息、开展国际营销。
4、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小型企业因资源禀赋和能力制约,更需要通过外部协作来提升创新能力,加入创新网络,改变了其资源状况,也对能力的路径依赖性重大影响,中小企业围绕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核心价值链,有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丰富资源,以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系统为平台整合供应商、协作厂和经销商,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之上合作的虚拟企业,采用通用数据进行信息交换,使所有参与的企业都能共享设计、生产及营销的有关信息,将通过成员单位间协同创新、统一策略、资源共享、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紧密合作,在促进成员单位的自身发展的同时,从而能够协调推进,构建共同应对市场竞争。
5、培养知识型员工,夯实发展基础的重要途径。企业信息化,可以加速知识的外部获取和在企业中的传播,实现现有知识的及时更新和新知识的应用。e时代e企业的知识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建立信息化的知识管理系统,为员工提供持续学习的环境平台,强化知识的积累和提升员工的成熟度。借助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在科学的组织结构内让全体员工在各自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体的创造性,实现全员创新夯实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将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相结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将信息技术与管理模式的有机融合,促进企业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转变,适应现代化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在企业内部,通过信息技术促进企业的组织结构与流程优化,提高运营效率;在企业外部,促进企业整合全价值链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图1)
三、总结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是:以全面信息化为目标,以创新为导向,实现企业资源快速传递和有效集成,将信息技术(包括各种管理软件和产品开发工具)不断渗入到战略规划、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各个方面,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因此,将信息化转化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助推器,需要从战略高度全员推进,将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变革同步规划。首先,根据企业实际确定信息化战略规划,要把信息化作为企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步推进,精心实施。各企业要针对自身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找准信息化的突破口;其次,适应现代化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把信息技术应用覆盖到生产运营的所有领域,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大集中管控力度,将组织的管理职能有机地结合,从而形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并进一步为企业发展提供商业智能和决策支持能力。此外,企业还需将信息化延伸到外部网络,与价值链中供应商、销售商优势互补,向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崔彬.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9.
[2]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R].2011.
[3]任宗强.以创新网络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J].管理工程学报,2009.12.
[提要] 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因资源禀赋、管理体制等原因,更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在信息化过程中引进的不仅是信息技术,而更多的是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进行全价值链协同创新。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12日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政策方针,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企业信息化是国民信息经济化的重点及基础,也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提升中小型企业信息化水平,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国内许多中小企业因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等素质性、结构性矛盾突出,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受到的冲击更是直接。众多的中小企业如何在危急中把握机遇,在困境中通过创新谋发展,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领域的渗透和融合,积极推动应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技术含量,降低物质资源的消耗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可持续竞争力。信息化建设悄然地改变着国内广大中小企业的生存和运营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2010年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投资规模约为2,260亿元,约80%的企业信息化水平基本适应生产经营的需要,超过90%的中小企业已接入互联网。但目前信息化大多限于单项的应用,还没有进入全面集成应用的阶段,多数没有真正从信息化建设中得到期望的回报,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此外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中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维护更新”、“重网络轻资源”、“重技术轻管理”等倾向和误区。有些企业软件投入仅占硬件投入的1%,这样的投资结构,不能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更新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协调发展,也造成大多数企业只限于使用基本功能,缺乏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全方位业务活动的能力,信息技术没有转化为企业自身核心能力。从机制上研究信息技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有助于从本质上理解信息技术作用,正确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
二、以信息技术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边界大大扩展,传统的管理变革和单要素创新已很难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模仿引进走向自主创新,创新要素(知识、信息、资源、人才等)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整合,这需要从根本上进行全面系统化创新,运用信息技术就成为改造传统生产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信息平台也极大地促进了创新资源向企业全价值链的汇集与整合协同。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需要突破传统思维,引入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当代前沿思想与技术的有机结合体,在信息化过程中引进的不仅是信息技术,而更多的是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把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进行管理创新。因此,需要从全要素、全价值链角度分析信息技术对创新的作用。
1、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的结合所形成的各种企业信息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信息技术在企业全流程的扩散和渗透,使企业迅速捕捉宝贵的技术、市场和客户信息,快捷地制定新产品设计方案及实施计划,使企业的生产方式由大规模向多样化、个性化转变,在短期内生产出大量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
2、促进企业的组织结构与流程优化,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中小企业大多从传统手工作坊、家族企业起步,其固有的管理模式会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而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大集中管控力度,建成了知识管理系统、供应链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商务智能平台,提高了企业的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程度,充分开发和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组织模式。同时,从组织机构、技术规范、管理制度三个方面,促使企业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管理、决策等过程的效率、水平与经营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将信息技术与管理模式的有机融合,促进企业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转变;通过推进信息化来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推动企业的多层次全方位管理创新,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纳入信息化平台,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全价值链的汇集与整合协同,全面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3、提高市场竞争力,拓展市场空间。电子商务是利用因特网进行商务活动的新型贸易方式。利用电子商务的信息快速扩散性特征逐步取消传统营销的中介环节,使企业接触更多的消费群体,促进商业流程的简化、企业组织层次的扁平化,节约劳动力、广告、促销等方面的交易成本,增加产品净产值。信息技术也使中小企业打破地域格局,走出国门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竞争,获取国际市场信息、开展国际营销。
4、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小型企业因资源禀赋和能力制约,更需要通过外部协作来提升创新能力,加入创新网络,改变了其资源状况,也对能力的路径依赖性重大影响,中小企业围绕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核心价值链,有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丰富资源,以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系统为平台整合供应商、协作厂和经销商,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之上合作的虚拟企业,采用通用数据进行信息交换,使所有参与的企业都能共享设计、生产及营销的有关信息,将通过成员单位间协同创新、统一策略、资源共享、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紧密合作,在促进成员单位的自身发展的同时,从而能够协调推进,构建共同应对市场竞争。
5、培养知识型员工,夯实发展基础的重要途径。企业信息化,可以加速知识的外部获取和在企业中的传播,实现现有知识的及时更新和新知识的应用。e时代e企业的知识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建立信息化的知识管理系统,为员工提供持续学习的环境平台,强化知识的积累和提升员工的成熟度。借助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在科学的组织结构内让全体员工在各自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体的创造性,实现全员创新夯实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将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相结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将信息技术与管理模式的有机融合,促进企业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转变,适应现代化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在企业内部,通过信息技术促进企业的组织结构与流程优化,提高运营效率;在企业外部,促进企业整合全价值链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图1)
三、总结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是:以全面信息化为目标,以创新为导向,实现企业资源快速传递和有效集成,将信息技术(包括各种管理软件和产品开发工具)不断渗入到战略规划、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各个方面,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因此,将信息化转化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助推器,需要从战略高度全员推进,将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变革同步规划。首先,根据企业实际确定信息化战略规划,要把信息化作为企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步推进,精心实施。各企业要针对自身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找准信息化的突破口;其次,适应现代化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把信息技术应用覆盖到生产运营的所有领域,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大集中管控力度,将组织的管理职能有机地结合,从而形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并进一步为企业发展提供商业智能和决策支持能力。此外,企业还需将信息化延伸到外部网络,与价值链中供应商、销售商优势互补,向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崔彬.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9.
[2]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R].2011.
[3]任宗强.以创新网络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J].管理工程学报,2009.12.
[提要] 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因资源禀赋、管理体制等原因,更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在信息化过程中引进的不仅是信息技术,而更多的是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进行全价值链协同创新。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12日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政策方针,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企业信息化是国民信息经济化的重点及基础,也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提升中小型企业信息化水平,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国内许多中小企业因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等素质性、结构性矛盾突出,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受到的冲击更是直接。众多的中小企业如何在危急中把握机遇,在困境中通过创新谋发展,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领域的渗透和融合,积极推动应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技术含量,降低物质资源的消耗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可持续竞争力。信息化建设悄然地改变着国内广大中小企业的生存和运营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2010年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投资规模约为2,260亿元,约80%的企业信息化水平基本适应生产经营的需要,超过90%的中小企业已接入互联网。但目前信息化大多限于单项的应用,还没有进入全面集成应用的阶段,多数没有真正从信息化建设中得到期望的回报,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此外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中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维护更新”、“重网络轻资源”、“重技术轻管理”等倾向和误区。有些企业软件投入仅占硬件投入的1%,这样的投资结构,不能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更新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协调发展,也造成大多数企业只限于使用基本功能,缺乏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全方位业务活动的能力,信息技术没有转化为企业自身核心能力。从机制上研究信息技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有助于从本质上理解信息技术作用,正确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
二、以信息技术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边界大大扩展,传统的管理变革和单要素创新已很难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模仿引进走向自主创新,创新要素(知识、信息、资源、人才等)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整合,这需要从根本上进行全面系统化创新,运用信息技术就成为改造传统生产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信息平台也极大地促进了创新资源向企业全价值链的汇集与整合协同。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需要突破传统思维,引入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当代前沿思想与技术的有机结合体,在信息化过程中引进的不仅是信息技术,而更多的是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把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方法引入到管理流程中,进行管理创新。因此,需要从全要素、全价值链角度分析信息技术对创新的作用。
1、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的结合所形成的各种企业信息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信息技术在企业全流程的扩散和渗透,使企业迅速捕捉宝贵的技术、市场和客户信息,快捷地制定新产品设计方案及实施计划,使企业的生产方式由大规模向多样化、个性化转变,在短期内生产出大量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
2、促进企业的组织结构与流程优化,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中小企业大多从传统手工作坊、家族企业起步,其固有的管理模式会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而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大集中管控力度,建成了知识管理系统、供应链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商务智能平台,提高了企业的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程度,充分开发和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组织模式。同时,从组织机构、技术规范、管理制度三个方面,促使企业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管理、决策等过程的效率、水平与经营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将信息技术与管理模式的有机融合,促进企业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转变;通过推进信息化来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推动企业的多层次全方位管理创新,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纳入信息化平台,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全价值链的汇集与整合协同,全面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3、提高市场竞争力,拓展市场空间。电子商务是利用因特网进行商务活动的新型贸易方式。利用电子商务的信息快速扩散性特征逐步取消传统营销的中介环节,使企业接触更多的消费群体,促进商业流程的简化、企业组织层次的扁平化,节约劳动力、广告、促销等方面的交易成本,增加产品净产值。信息技术也使中小企业打破地域格局,走出国门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竞争,获取国际市场信息、开展国际营销。
4、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小型企业因资源禀赋和能力制约,更需要通过外部协作来提升创新能力,加入创新网络,改变了其资源状况,也对能力的路径依赖性重大影响,中小企业围绕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核心价值链,有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丰富资源,以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系统为平台整合供应商、协作厂和经销商,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之上合作的虚拟企业,采用通用数据进行信息交换,使所有参与的企业都能共享设计、生产及营销的有关信息,将通过成员单位间协同创新、统一策略、资源共享、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紧密合作,在促进成员单位的自身发展的同时,从而能够协调推进,构建共同应对市场竞争。
5、培养知识型员工,夯实发展基础的重要途径。企业信息化,可以加速知识的外部获取和在企业中的传播,实现现有知识的及时更新和新知识的应用。e时代e企业的知识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建立信息化的知识管理系统,为员工提供持续学习的环境平台,强化知识的积累和提升员工的成熟度。借助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在科学的组织结构内让全体员工在各自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体的创造性,实现全员创新夯实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将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相结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将信息技术与管理模式的有机融合,促进企业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转变,适应现代化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在企业内部,通过信息技术促进企业的组织结构与流程优化,提高运营效率;在企业外部,促进企业整合全价值链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图1)
三、总结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是:以全面信息化为目标,以创新为导向,实现企业资源快速传递和有效集成,将信息技术(包括各种管理软件和产品开发工具)不断渗入到战略规划、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各个方面,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因此,将信息化转化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助推器,需要从战略高度全员推进,将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变革同步规划。首先,根据企业实际确定信息化战略规划,要把信息化作为企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步推进,精心实施。各企业要针对自身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找准信息化的突破口;其次,适应现代化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把信息技术应用覆盖到生产运营的所有领域,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大集中管控力度,将组织的管理职能有机地结合,从而形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并进一步为企业发展提供商业智能和决策支持能力。此外,企业还需将信息化延伸到外部网络,与价值链中供应商、销售商优势互补,向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崔彬.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9.
[2]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R].2011.
[3]任宗强.以创新网络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J].管理工程学报,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