伉俪
2013-12-25蒋方舟
蒋方舟
一周之内见了几对伉俪。
第一对伉俪是小朋友。男生是我的大学同学,学建筑的,女生是他女朋友,是同校同系的小师妹,个子高高的,脸庞洁净。和他们聊天,忽然很羡慕他们的生活:画图、参观、旅行。过年的时候,两人一起去了东南亚,他们先是共游印度,然后一个去了越南、柬埔寨,一个去了泰国、缅甸,分头旅行,结束之后分享彼此的见闻。
两个人有共同的爱好和经历,聊天永远不愁没有话题。两个人都是家境很好、心胸豁达的年轻人,眉目间都是活泼上进的神情,现实的、五斗米的焦虑似乎永远与他们无关。
男生毕业之后打算实习,全世界各地逛逛。他的女朋友打算出国留学。两个人都说一个十平方米见方的空间:有桌、床就已经足够了。他们充实到没有时间为未知的未来而恐惧,忙到没有时间去考虑挣多少钱才能享受。他们最大的梦想是买一个激光切割机,这样就不用和同学抢机器建模型了。
古人说志趣相投,志是目标,目标和趣味一致,的确是相处最高的要求。
第二对伉俪是同事。他们相识也是因为曾在杂志社共事,爱情长跑了几年,终于要结婚了。两个人都聪明、恶趣味、毒舌。他们都只是北京普通白领,精神生活的富足远远大于物质的富余。
聊到结婚的话题,女孩子说,如果你觉得水到渠成,结婚与不结婚已经没有什么区别的时候,那就结婚吧。如果把结婚当做人生重大改变的契机,比如开始安稳的标志,或者改变状态的节点,那么还是不要结婚的好。
最后见的伉俪,年纪已经不小了。男方是我心目中觉得最像作家的作家,一头飘飘洒洒的白色长发,身材高而挺拔,很波西米亚的样子,说话幽默而温和有礼,举止绅士,又不失天真。他的女伴我也很喜欢,大气、正直、敏锐、犀利。
相约一起吃饭,我先到,正好看到他们手牵着手一起下楼,心里一暖。从前约吃饭,他们吃完也是手拉着手一起坐地铁回去。这才有灵魂伴侣的感觉。
他们在一起许多年,一直没有结婚。后来一晚在拉斯韦加斯吃饭,路过一个教堂,彼此约定如果吃完晚饭教堂还没有关门的话,就去结婚。吃完饭,教堂果然没有关门,两人结为夫妻。
说起来,我也曾经是个喜欢戳破各种爱情童话的人:沈从文会写漂亮的情书,也会出轨;萨特和波伏娃彼此都会写漂亮的情书,彼此都出轨;三毛和荷西的生活里也充斥着关于生存的琐碎争吵……
觉得完美的感情不存在,让人对现实更容易满足。
后来见了这些伉俪,觉得人一生中少年的恋人应该志趣相投,青年的恋人水到渠成,中年时候,两人都是完整而强大的个体,可又离不开彼此。有这样三段恋情,人生的情感经历可真是太饱满了。而这三段感情能够贯穿于一个人一生的条件,是它们不发生在同一个对象身上。
完美的感情求而不得,是苛求所有的元素同时存在于一个对象身上。以善始善终来判断一段爱情的成败与否,想想,可真是太不合理了。
(怀 雪摘自新浪网作者的博客,李小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