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位评价
2013-12-25,,,,
,,,,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儿科,北京 顺义 101300)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最普遍、最常用、也是最困难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病儿对静脉穿刺有一种本能的对抗情绪,病儿的哭闹、不配合及家长的不理解会增加护士的压力,从而影响穿刺的成功率。2012年3—10月,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采用怀抱式头皮静脉穿刺体位对病儿进行穿刺,对病儿哭闹时间、哭闹程度、心理变化及家长的心理变化、护士的压力情况等与传统卧位式头皮静脉穿刺体位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需行头皮静脉穿刺的婴幼儿306例,男162例,女144例;年龄29 d~36月;上呼吸道感染81例,气管炎56例,支气管炎34例,肺炎41例,腹泻55例,发热22例,其他1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4例和对照组152例,两组病儿的穿刺经历、精神状态、疾病谱、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穿刺方法
观察组采用怀抱式头皮静脉穿刺体位,对照组采用卧位式头皮静脉穿刺体位,操作护士均为工作5年以上的高年资护士[1]。协助家长摆放穿刺体位前,对进入输液室或见到护士即哭闹的病儿,先由家长抱至室外熟悉环境并安抚,待病儿情绪稳定后再进行穿刺。观察组家长坐于椅子上,采取喂奶姿势怀抱病儿,双腿夹住病儿双下肢,一手固定病儿外侧上肢,另一手以自已手臂作支点,向内侧固定病儿脸部,协助护士协助。对照组家长将病儿平卧于穿刺台上,两上肢放于身体两侧,用布将病儿上半身包裹,由协助护士固定病儿脸部及上半身,家长按压病儿膝盖,固定其下肢。体位摆好后,操作护士站在病儿头端进行操作,按照《护理学基础》的操作方法,常规备皮、消毒、穿刺、固定等。两组病儿自准备穿刺体位至穿刺针固定后抱走的整个过程,均由协助护士按照调查表的内容逐一记录。
1.3 穿刺效果
观察组、对照组平均操作时间分别为(2.42±1.47)、(4.64±2.26)min,首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7.66%、82.89%。观察组病儿哭闹时间、哭闹程度,家长心理情况,护士压力情况以及操作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1.75~165.00,t=10.09,P<0.05);两组病儿首次穿刺成功情况及病儿心理方面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病儿及家长方面的情况比较(例)
表2 两组护士压力等情况比较 (例)
2 护理体会
需要进行头皮静脉穿刺的病儿大多是3岁以下婴幼儿,病儿对医院这一新环境及打针吃药产生畏惧心理,甚至产生孤独和反抗,病儿缺乏安全感,常会出现强烈哭闹、身体剧烈扭动等情况。根据以上病儿的特点,本研究自2012年3月对婴幼儿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时采用怀抱式穿刺体位,使病儿在穿刺过程中始终在亲人的怀抱中,从而使病儿感到安全,恐惧感减轻。本文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穿刺对于病儿造成的疼痛只是瞬间的,较长时间的按压才是病儿恐惧的主要原因,随着病儿哭闹的加剧,对病儿家长及护士的心理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采用怀抱式穿刺体位,可明显减轻病儿的恐惧感,减轻病儿哭闹程度,取得病儿的配合,因此可缩短护士的操作时间。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病儿家长的负面心理变化明显轻于对照组。这样可使家长能够积极乐观地接受对病儿的治疗,并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能引起机体稳态失调并唤起适应反应的环境事件与情境,统称为应激源,又称压力源或紧张源,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主要压力源包括穿刺困难、环境噪杂、护士安全感缺失等。本研究观察组采取的穿刺体位可以减少护士部分压力,同时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首先,病儿能够始终在家长的怀抱里,病儿哭闹、反抗的情绪很少甚至无,使穿刺环境变得安静,护士可以清晰看到头皮静脉,提高穿刺成功率。日常工作中,家长对护士穿刺成功的期望值往往过高,希望一针见血,而采用怀抱式穿刺体位,可使家长能够理解并配合护士进行操作,减轻了护士的心理负担,从而减轻护士安全感缺失的情况。
总之,怀抱式头皮静脉穿刺体位,可使病儿及家长身心得到满足,同时减少护士压力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高莉莉,孙云征,张月梅. 儿科门诊输液病儿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齐鲁医学杂志, 2011,26(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