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博物馆海洋科普专题展
2013-12-24岳尚华
本刊记者 岳尚华
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贾跃明(左一)等领导参加海洋科普展开幕式
为庆祝第44个世界地球日,中国地质博物馆于4月22日举行了《地海漫诗》海洋科普专题展,展期为两个月。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贾跃明为科普展致辞。各司局领导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频道、北京教育电视台等几十家媒体,还有众多群众参加了展览开幕式。
海洋科普专题展由八部分组成,主要面向公众普及地球科学、海洋科学知识,重点介绍海洋、海洋地质学、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史、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科考等方面的科学知识。除“钓鱼岛石”外,本次展览的展品还包括代表国际深海科考领先水平的“蛟龙号”模型、标志海洋地质学独立的三大著作(原版)、我国在南海海域首次钻取可燃冰时的岩心抓(原件),以及我国多位地质学家采集的海洋矿产标本、南极陨石标本、极低岩石标本等多件在我国海洋事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珍贵藏品。
“地海漫诗”
此次海洋展览由八部分组成,分别为前言、日月所出、地海风云、上下求索、魅力海洋、龙宫瑰宝、搏击沧海、展望。这八个展区的命名及“地海漫诗”的主题与地质博物馆秉承的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通俗性一脉相承,形象生动、独具特色。
“日月所出”一词来自《山海经》:“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此部分介绍我国较早一部地理典籍《山海经》。它描述了古人对海陆的认识,体现了古朴的哲学观和世界观。
“地学风云”展示了人类对地球源头的探索过程。7亿年前,宇宙洪荒,广袤的古海洋上只“漂浮”着罗迪尼亚大陆。经过数亿年的演变,形成了七大洲和五大洋的现代海陆格局。海洋地质学的兴起及引发的地学革命,使人类对地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在追溯地球源头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上下求索”展示了世界海洋科考的发展历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科考成为人类探知大洋奥秘的重要途径。海洋科考起源于19世纪70~80年代,蓬勃发展于20世纪中叶至今。我国的海洋科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在深海科考、极地科考方面成就显著。
“龙宫瑰宝”展示了丰富的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近年来,海洋科学技术尤其是海洋地质科学和勘探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对海底矿产资源的调查和评价,打开了通往海底矿产宝藏的大门。海洋能源和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与科技竞争的焦点。
“搏击沧海”展示了自古人类对海洋的探索行为。从近海捕鱼到航海冒险,从地理发现到国富民强,海洋和海洋文明深刻影响着国家、民族和世界行进的历程。
科学精神源远流长,自然探索永不止步。魏格纳、赫斯等地学界的科学家,他们的学说冲破了人类认识地球的局限,加快了人类认知地球的进程。随着地球系统科学、比较行星学等的兴起,人类对地球和生命的源头及演化的认识将进一步深化。科学探索精神推动人类认识。传播科学探索精神,正是此次展览的最终目的。
“钓鱼岛石”首次亮相
展览首次展出由我国发现、国际矿物学会命名的自然界的一种新矿物“钓鱼岛石”矿物标本(薄片)。
1982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东海东部的冲绳海槽南段,即台湾省东北50公里处的钓鱼岛附近的海底表层沉积物中,发现了这种新矿物。1985年11月,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根据其产地,将其命名为“钓鱼岛石”。该研究成果于1986年5月发表于我国《海洋科学》杂志上。1988年5月11日,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了“钓鱼岛石”矿物标本。
钓鱼岛石的发现对冲绳地区的火山活动、岩浆性质及环太平洋构造带玄武岩长期以来分带性的讨论有积极作用。
资源环境是当下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面对这一挑战,世界各国都将目光投向海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和在地球上最后的空间,谁掌握了海洋谁就掌握了未来。我国是海洋大国,中华民族创造过悠久的海洋文明。海洋作为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藏、贸易的通道和国防的屏障,对我国目前和长远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地质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发展海洋事业,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又是本次展览希望表达的主题。”
科普基地
每年世界地球日,中国地质博物馆都会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今年除“地海漫诗”海洋科普展外,还举办了“多彩的水晶世界”、“走进古生物厅——《生命演化过程》”等地学知识讲座,另外还有“教你学剪古生物小标本”、“古生物动植物标本猜猜看——猜认古生物厅剪纸画”等观众互动游戏。
此外,同往年一样,为迎接世界地球日,中国地质博物馆对公众免费开放,今年于4月22~26日连续五天免费开放。
据悉,此次地球日宣传周是中国地质博物馆在世界地球日免费开放时间最长、活动最丰富、准备工作最充分的一次系列活动,为传播国土资源文化、普及地学知识、引导公众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了重要平台。
除了在地球日的科普活动,中国地质博物馆内设有固定展厅和专题展览,公众可以方便地了解到相关科学知识,它已成为重要的科普基地。
中国地质博物馆有地球、矿物岩石、宝石、史前生物、关怀与鼓舞五个常设展厅。每个展厅都经过科学、严谨的内容设计,配合丰富的实物展品,应用多种展示手段和技术,常年对外开放展览。展期达3~5年,每一个展览都是各自学科的百科全书。
专题展览是根据特定的主题举办的临时性展览,具有主题特定、时效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专题展览的展期一般为数周至数月,中国地质博物馆每年不定期举办4~8个专题展览。
典藏宝库
中国地质博物馆创建于1916年,在与中国现代科学同步发端、发展的历程中,积淀了丰厚的自然精华和文化遗存,以典藏系统、成果丰硕、陈列精美称雄于亚洲同类博物馆,并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地质标本20余万件,涵盖地学各个领域。其中有蜚声海内外的巨型山东龙、中华龙鸟等恐龙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等著名古人类化石。
在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门前,摆放着一块巨大的水晶晶体,前来参观的人们都争相与它合影留念,这就是蜚声海内外的“水晶王”。
1958年,在江苏省东海县的房山乡柘塘村,农民们在砂矿中挖出了一块体积巨大、重达3.5吨的水晶晶体,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晶单晶晶体,被誉为“水晶王”。当地农民把它献给毛泽东主席。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批示:直接将其送往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展览。从此它就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安家了。
水晶的英文名称为Rock-crystal,是根据希腊文Krys-tallos演变而来的,其含义为“洁白的冰”,形象地刻画了水晶清亮、透彻的外观。实际上,水晶是一种透明度高、晶形完好的石英晶体,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是一种重要的宝石级矿物,多用于制作首饰和工艺品,也可用于制作光学仪器或玻璃等。中国地质博物馆的这块“水晶王”堪称世界第一,因为在它之前,从没有发现过如此巨大的水晶单晶晶体,而且它的纯净度好,透明度高。从1958年至今,“水晶王”一直是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中国地质博物馆另一件镇馆之宝是中华龙鸟化石。该化石是1995年在辽宁省发现的。
当时朝阳市北票上园镇一个农民,无意间挖掘到一块包裹着奇特生物的岩石。第二年,他几经辗转找到了时任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的季强博士。季强一看到化石,立即被吸引住了,以博物馆的名义花费6000元收购下来。
这个生物体态很小,长约70厘米,宽约50厘米,尾椎特别长,共有50多节尾椎骨,后肢长而粗壮,形似恐龙,季强将其命名为“中华龙鸟”。
“钓鱼岛石”矿物标本(薄片)
中华龙鸟的横空出世,在世界上引起轰动。以至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都称赞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
长期以来,古生物界对于鸟类是不是恐龙的后裔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中华鸟龙的发现提供了一定的证据。古生物界对中华龙鸟的鉴定是它赋存于晚侏罗世地层的凝灰质粉砂岩中,距今已有1.24亿年,是世界上第一只“长羽毛的恐龙”。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龙鸟有正副模两个原始标本,分别由中国地质博物馆和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收藏和研究。
田黄也是镇馆之宝之一。这件田黄石是清宫旧物,重量在60~70克。2009年拍卖会上一颗20克没有雕刻的田黄拍出了500万港币,现在这颗田黄应该具有极高的价值。
田黄石是我国特有的“软宝石”之一。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主要是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田黄的质地优劣悬殊,只有少部分田黄是各方面俱佳的上品。其材质温润凝腻,在软质雕刻石中居第一品。明、清各朝均被作为贡品献入皇宫,被雕刻成御用玺印及艺术摆件,故田黄石又被尊为“石中之王”、“石帝”,故其身价无与伦比。民间有“一两田黄十两金”之说,足见其收藏价值之高。
田黄石在历代时期本来就产量极为低,经过数百年的不断挖掘,到目前为止,已挖掘殆尽。历代挖掘的田黄石,能流传至今的,已经成为稀世珍品,进入国内外的收藏机构。流散民间的,皆被藏家所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