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甜玉米与鲜食大豆间作、套作的产量及主要性状变化
2013-12-24王桂跃卢德生
包 斐,王桂跃,卢德生
(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浙江东阳 322100)
鲜食甜玉米和鲜食大豆在我国南方有较大的种植面积,并以优良的鲜食品质和独特的风味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在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2种作物如常年进行连作种植,将对各自的产量,田块土壤肥力条件,土壤质量造成影响,不利于高产的获得。我国栽培研究者在不同地区进行了大量鲜食玉米和大豆,小麦,番薯等作物间套作的田间试验,结果均说明,间套作能够比清种连作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1-2]。
本试验通过对鲜食甜玉米和鲜食大豆间作、套作模式的研究,考察2种作物在间、套作条件下的产量表现,以及相关产量性状的变化情况,探索适合浙中地区种植的间套作模式,为间套作模式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单产,增加单位土地经济收益做出一定贡献。现将有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1年春季在东阳玉米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
鲜食甜玉米品种超甜135(中熟)、金银蜜脆(早熟)。鲜食大豆品种H0507(早熟)、浙鲜豆4号 (中熟)、H0427(晚熟)。
1.2 处理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玉米。超甜135间作,清种;超甜135同穴播种套作大豆;金银蜜脆间作,清种;金银蜜脆同穴播种套作大豆。均重复3次。
大豆。H0427间作,清种,重复4次;H0427同穴播种套作玉米,重复2次 (1个玉米品种各套作1次,下同);浙鲜豆4号间作,清种,重复4次;浙鲜豆4号同穴播种套作玉米,重复2次;H0507间作,清种,重复4次;H0507同穴播种套作玉米,重复2次。
试验田设计为玉米和大豆带状间作,每2畦种植4行作为1个间作带,玉米、大豆各分为12个小区,小区面积23.4 m2。各品种另设8行小区对照,重复2次。
玉米种植密度6.45万~6.75万株·hm-2,大豆种植密度19.5万株·hm-2,起畦露地直播,畦宽1.3 m,4月14日播种,按鲜食标准分批采收。施肥及其他栽培措施同当地鲜食甜玉米和鲜食大豆高产田。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鲜食甜玉米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
如表1所示,小区平均产量,超甜135间作为37.9 kg,套作为37.2 kg,两者没有显著差异,且均高于对照34.4 kg,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同样金银蜜脆间作为33.5 kg,套作为34.6 kg,两者没有显著差异,且均高于对照29.8 kg,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间作和套作栽培模式下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和对照相比,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超甜135单穗去苞重在间作和套作模式下均显著高于对照,而金银蜜脆单穗去苞重在间作模式下显著高于对照,表现出了一定的品种间差异。
表1 间作、套作鲜食甜玉米产量及果穗性状
2.2 鲜食大豆主要产量性状及株高
表2表明,3个鲜食大豆品种在套作模式下,生物量、豆荚重均比对照低,达到极显著水平,平均降低50%以上,而间作模式下和对照差异不显著。早熟品种H0507和中熟品种浙鲜豆4号的株高在套作模式下比对照低,达到显著水平,晚熟品种H0427株高和对照比差异不明显;3个鲜食大豆品种在间、套作模式下株数和出籽率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
表2 间作、套作鲜食大豆株高及产量
3 小结与讨论
鲜食甜玉米和鲜食大豆在我国南方有较大的种植面积,两种作物间套作能够弥补由于单独种植对土壤养分的偏吸收而造成的减产,结合科学施肥,秸秆还田等配套技术,以及有效利用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能够改善鲜食玉米连作造成的土壤肥力降低,化肥利用率降低等缺陷[3-5]。
本试验表明,鲜食甜玉米在间套作条件下产量均比单独种植有所提高,原因可能是间套作玉米边行植株占面积的比例较大,在边际效应的影响下,整体平均玉米单穗去苞重较高[6-8],但不同甜玉米品种间有差异。果穗主要商品性状,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和行粒数在间套作条件下均没有变化。
鲜食大豆在间套作条件下,套作减产明显,但同穴播种套作种植仍有单独清种一半的产量,也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截获玉米冠层下的光能,额外增加单位土地产出。另外,鲜食大豆与甜玉米间作后,并没有因为两侧高秆作物的影响而降低产量,反而能更高效地利用光能,小区产量基本能与单独种植持平。不同生育期的鲜食大豆品种在间套作模式下的产量变化基本表现一致。
我国多个地区均研究推广了不同类型的玉米间作和套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9-11]。本试验表明,在浙中地区进行鲜食甜玉米和鲜食大豆间套作,能够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产出。选择间套作栽培品种时,既可以选择生育期相近的品种搭配,同时播种同时收获集中上市,也可以灵活选择不同生育期的品种相互搭配,分期分批采收上市,适应不同地区实际情况,提高经济效益。
[1] 李志贤,王建武,杨文亭,等.广东省甜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的效益分析 [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3):627-631.
[2] 王小春,杨文钰,任万军,等.小麦/玉米/大豆和小麦/玉米/甘薯套作体系中玉米产量及养份吸收的差异 [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18(4):803-812.
[3] 李彩虹,吴伯志.玉米间套作种植方式研究综述[J].玉米科学,2005,13(2):85-89.
[4] 宁堂原,李增嘉,焦念元,等.春夏玉米套作高产优质高效特性研究[J].玉米科学,2005,13(4):99-101.
[5] 唐劲驰,Ismael A M,佘丽娜,等.大豆根构型在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中的营养作用[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6):1196-1203.
[6] 林绍森,唐永金.玉米密度、行距和穴距对间作大豆光合速率的效益分析[J].大豆科学,2007,26(2):149-153.
[7] 高阳,段爱旺,刘祖贵,等.单作和间作对玉米和大豆群体辐射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7(1):7-12.
[8] 杨磊,吴晗,赵立华,等.玉米与大豆间作对玉米叶片气孔及光合效率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27(1):39-43.
[9] 王得焕,田世忠,严有花.小麦间作玉米套种大豆的高产高效栽培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543.
[10] 陈颖,邹超亚.玉米大豆间作复合群体优化配置与生产力研究 [J].资源科学,1999,21(4):75-79.
[11] 程智慧,张昱,徐强.玉米/蒜苗套作优势的生态学分析[J].生态学报,2008,28(9):4405-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