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压试验热紧螺栓防咬合方法研究
2013-12-23潘泽宇曹世明骆占山张国斌
潘泽宇, 曹世明, 骆占山, 张国斌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150046)
1 引 言
300MW 以上汽轮机内缸泵水时,要求使用产品螺栓进行热紧。但是根据近年来的实践经验,热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螺栓与汽缸咬合现象,导致螺栓报废。由于每根产品螺栓成本在几千元不等,因此造成的成本浪费是极大的,同时也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进度。
本文介绍解决使用产品螺栓做水压试验时热紧后咬合问题的方法。主要从降低螺纹下表面粗糙度、采用能够打磨螺纹毛刺的工具、增大螺纹与未攻丝部分的间隙等方面解决螺纹咬合问题。
2 改进措施
2.1 引进新型打磨工具——旋风砂碟
在高压内缸水压试验过程中,产品螺栓与螺孔多发生咬合现象,但工艺螺栓却很少出现此现象。小组成员针对此情况分析后得出结论:产品螺栓及攻丝后的螺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毛刺,而在拧紧过程中毛刺可能挤在两接配螺纹间,导致螺纹咬合;同时,用反光镜观察螺孔螺纹下表面,发现其粗糙度较高,存在一定的鳞刺现象。而热紧后的承力面恰是螺孔螺纹的下表面,此面的粗糙度决定了两螺纹间的摩擦力。经询问,厂内尚没有能够打磨螺纹的工具。经与相关刀具厂商联系沟通,引进了新型螺纹打磨工具——旋风砂碟。
通过对打磨前后的螺纹进行对比验证,发现毛刺已基本去除,手触非常光滑,且试验前后塞规检验均合格,保证了螺纹的原有精度。随后,用反光镜进行观察,发现螺纹下表面粗糙度也有了较大的改善。
为方便对产品螺栓螺纹的打磨,还设计制作了可伸缩旋转工装,根据螺栓的实际长度,可调节转轮间距(伸缩范围在245~355mm 之间),以便钳工打磨各种长度螺栓的螺纹。
图1
2.2 在螺孔底部增加工艺垫片
经计算,螺栓栽入端120°斜面与螺孔底部120°斜面接触定位后,螺栓螺纹与底孔未攻丝部分间隙仅有1.8mm。而钻床在加工底孔时,不可避免地使定位斜面出现台阶,从而加深了底孔,极大增加了螺栓螺纹咬入螺孔未攻丝部分的可能。
技术人员制作工艺垫片放于螺孔底部,不但增加了螺栓螺纹与底孔的相对位置间隙,还能够满足定位斜面的接触要求。
2.3 将工艺用平垫圈更改为球面垫圈
鉴于螺栓对下半螺孔与中分面垂直度、上半刮面与中分面平行度要求较高,而工艺用平垫圈无法自动调位,若位置度偏差较大,则会出现热紧后螺纹一侧受力大于另一侧或螺栓强制弯曲的现象。针对此问题,科研人员决定改进工装,用球面垫圈代替平垫圈。由于球面垫圈具有自动调位的作用,能够保证螺母端面与螺杆垂直,从而达到把紧力均匀、螺纹受力均匀的目的。
2.4 螺纹加工的改进
技术人员对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鳞刺现象的几点要因进行跟踪调查,逐项分析、排除、解决,试图从改进攻丝参数、丝锥规格等方面进行突破,以达到减少鳞刺现象的目的,如表1 所示。
表1 影响螺纹粗糙度的因素分析
2.5 设计改进建议
如前所述,螺栓栽入螺孔定位后,螺栓螺纹与螺孔底孔的理论间隙仅有1.8mm。鉴于间隙过小会增大螺栓咬入螺孔未攻丝部分的可能,经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对螺栓图纸进行了更改,将栽入端光轴长度增大了25mm,从而能消除实际中产生偏差带来的影响,实现了设计优化。
3 结 语
此次科研从6 个方面进行攻关,分别对增加工艺垫片、引进螺纹打磨工具、更改工艺垫圈共3 项进行了革新;为设计部门提出了1 条合理化建议。鉴于螺纹加工方法已足够成熟,此次试验仅对切削速度、丝锥类型选用及产前提示方面进行细微改动,排除了尝试使用新型高温防咬合剂的1 项方案。通过小组成员的紧密协作及各部门的大力配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表2 所示。
罩螺母试验前试验后图示螺栓(螺母)个数26 26报废数量螺栓13 3 50报废率螺栓50%11.5%罩螺母19%0%
由表2 可知,实现了预期目标,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避免了在镗削螺栓时破坏螺孔的情况,为后续机组使用产品螺栓进行水压试验奠定了基础。
[1] 徐灏,等.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杨明忠.机械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 王晓洁,等.金属切削刀具常识及使用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 陈云,等.金属切削刀具使用技术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