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车制动软管试验台的方案设计❋

2013-12-23易毅坚刘丽华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3年2期
关键词:软管试验台风压

易毅坚,刘丽华

(1.广州地铁总公司 设备检修分部,广东 广州 510430;2.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

0 引言

列车制动软管是车辆与车辆之间互相连接的重要配件,制动软管的质量是铁路列车安全的一项必要保障,制动软管的主要故障是泄漏和胀形。如果采用人工手动试验装置对其进行水风压试验,则存在工作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试验数据不能记录等缺点。为提升制动系统的产品质量,我们自主研制了采用PLC 自动控制的列车制动软管试验台,该试验台可手动和自动完成制动软管的风水压试验。

1 列车制动软管水风压试验性能测试内容

根据我国铁路列车制动试验工艺要求,列车制动软管的试验内容分为风压试验和水压试验两项。

(1)风压试验:制动软管在水槽内缓慢通以600 kPa~700kPa的压缩空气,保压5min,制动软管无泄漏、破裂,若软管出现气泡逐渐减少并在10min内消失者可以使用。

(2)水压试验:风压试验合格后,以1 000kPa的水压进行强度试验,保压2min后无破损、外径无局部凸起则合格;若径向膨胀率大于3mm,长度变形大于9mm 则判废。

2 水风压试验的技术方案及论证

2.1 软管泄漏检测方案

列车制动软管泄漏检测有以下3种方案:

方案一:将被测软管充入规定压力的压缩空气,然后放入水槽中目测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其设备简单,但是不能自动记录压力变化曲线。

方案二:将被测软管充入由加载泵增压的高压空气,采用压力传感器和压力数显表显示气体的泄漏情况,可实现自动检测。该方案的增压泵采用手动调节来控制加压大小。该方案可自动记录压力变化,但手动调节加载时,不能精确地控制被测软管内的压力,控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影响试验结果。

方案三:把方案二中增压泵的加载阀由原来的手动调节改为步进电机调节,通过PLC模糊控制方式进行智能加载,调节加载泵的压力,试验软管接口处加装压力传感器,软管出水口封闭保压,在保压状态下,传感器检测压力变化值在允许的范围内,则视为合格。该方案是在方案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用步进电机代替人工来调节压力,用PLC 控制步进电机,从而避免了超调和压力波动,并且可以对风压试验和水压试验进行自动控制。

综合上述3种方案的优缺点,本文的泄漏试验采用方案三:将被测软管充入规定压力的压缩空气,并采用压力传感器检测软管内压力的变化;同时将软管放入水槽中,压力传感器将被测压力值转化成电量送入PLC模拟量模块,通过触摸屏来显示压力的变化。当压力下降到允许的最低值时,报警灯亮报警,此时由操作人员观察软管两端接头处是否冒气泡,如果冒气泡则说明软管没连接好或者是软管自身耐压能力不够。

2.2 软管胀形检测方案

列车制动软管胀形检测有以下3种方案:

方案一:当软管充入高压水或高压空气后,由操作人员用标准检测板卡入软管外侧并移动检测,如果有卡住,则为胀形不合格。该检测方案简单,但缺点是需要人工检测,效率低。

方案二:将人工检测方法改为气动检测方法,即利用两个气缸实现人工检测,两个气缸分别控制检测板的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检测板的内孔设置压力传感器,由压力传感器检测软管的应力变化。如果检测的压力值超过了设定值,将信号送入PLC,则PLC 产生声光报警,即软管胀形不合格。该检测方法虽可实现自动化操作,但由于制动软管是橡胶做的,一般情况下会有不同程度的弯曲,而实验检测时,一定要求软管要直,否则容易造成误报警。

方案三:为自动胀形检测方法。如图1所示,由增压泵2向软管4加压,此时阀门A 和阀门B 关闭,阀门C开启。当水压在软管4 中维持一定的压力和规定的时间后,阀门C关闭,阀门A 开启,水液流入量筒5,放置在量筒5上方的激光测距传感器6将量筒5水位通过计算机软件计算出来,根据量筒5的水位可算出软管4 的胀形量。测量完毕后,阀门B 打开,清空量筒5中的水。

图1 自动胀形检测原理图

经过上述3种方案的比较,我们决定选用方案三,该方案性能稳定,可通过PLC 控制,便于实现。在实施方案三时,我们把阀A、阀B、阀C 改为二位二通电磁阀,便于PLC控制。

3 软管水、风压试验台的设计

该试验台由机械部分和电气控制部分组成。

3.1 机械部分的组成

机械部分由试验水槽、储水槽、水泵、加载阀和机体组成。机体用角钢支撑,外框采用铝板制作,易清洁。机体上面有不锈钢试验水槽,在试验水槽上面安装网状软管试验防护网,以防软管在试验中发生意外而造成人体伤害。试验台水槽内有3个试验接头,并配置软管活接堵头3个,若两根软管连接后接在1个接头上,则每次最多可对6根软管进行试验。

3.2 试验台水、风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试验台的水、风压系统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图2 水、风压系统工作原理图

(1)水槽补水排水流程:水槽注水电磁阀V4得电→抽水泵抽水→水槽补水→试验软管风压试验开始。

(2)试验软管风压试验流程:压缩空气→加气压电磁阀V1→试验软管加压→时间到保压→泄压电磁阀V2得电→试验管释压。

(3)水压试验流程:试验管注水电磁阀V3打开→抽水泵抽水→软管充水→泄压电磁阀V2关闭→补水→试验管注水电磁阀V3 关闭→水泵停止→水压阀V6打开→步进电机加载→保压→激光测距传感器检测→胀形量检查。

(4)试验结束后,为方便水槽快速放水,在水槽底的中心部位开设了水槽排水电磁阀V5 作为放水开关,水压试验时,水槽排水电磁阀V5不通电关闭,当需要放水时,水槽排水电磁阀V5打开,可快速放水。

3.3 电气控制部分

由于本试验台要实现自动/手动/单步操作,各种开关、按钮较多,为方便接线和自动控制,选择用PLC和触摸屏相结合的控制方式。电路控制部分包括采集控制电路、电源、控制柜、报警电路和控制台。采集控制电路包括传感器、电磁阀、驱动电路。控制柜内装有水泵的主电路、水泵控制电路和PLC。电源包括交流稳压电源(220V)、供给PLC和触摸屏的直流电源(24 V)、传感器的直流电源(12V)。报警电路包括报警指示灯。控制台设在试验台的上方,控制台上有报警指示灯和触摸屏。

控制系统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由PLC 输入端采集水压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等信号,PLC 输出端控制各种电磁阀和报警指示灯,PLC 与触摸屏通过端口RS232通讯,各种开关、按钮等输入信号通过触摸屏软元件设置,触摸屏上可显示系统的工作状态和压力等内部参数。

图3 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3.4 软件部分

软件设计包括PLC软件设计和触摸屏软件设计。

软管检测采用了手动、自动和单步3种模式。手动模式和单步模式提供了每部操作的提示和选择对话框,手动模式必须按电磁阀得电,才能进行下一步;单步可根据现场需要把气压试验和水压试验分开测试。一般情况不采用手动或单步模式,只是在试验台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时,通过此模式进行手动复位和故障判断。自动模式只需在触摸屏自动页面上按启动就可以完成充风、充水、保压、检测全部试验过程。自动模式可简化试验步骤和缩短试验流程。

触摸屏包括功能选择界面、手动界面、自动界面和操作界面4个界面。程序运行后,首先进入功能选择界面,该菜单包括手动、自动、操作帮助、退出4个主菜单。手动菜单(包括单步操作)包括各种阀的开关、充风、排风、充水、排水、停止、退出等按钮。自动界面只有启动、停止、退出等按钮。操作界面是帮助菜单,介绍试验台的操作方法,便于操作者了解试验操作方法。

4 结束语

该试验台采用电磁气控系统驱动,以PLC为控制核心,触摸屏为人机界面,使试验台具有手动、自动和单步3种操作模式。目前,该试验台己通过了广州地铁验收并在广州地铁使用。经实践表明,该试验台具有操作灵活、控制可靠、效率高、人机交互友好等特点。

[1] 杜体育,陈昌煦.铁路列车制动软管自动压力试验系统[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8(8):34-36.

[2] 陆波.KGSHY-B型列车制动软管试验机的研制[J].上海铁路科技,2009(2):56-57.

[3] 阮友德.PLC、变频器、触摸屏综合应用实训[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 刘丽华,易毅坚.基于PLC 和触摸屏控制的列车制动软管试验台的设计[J].机床与液压,2012(3):112-114.

[5] 刘丽华,易毅坚.列车制动软管试验台测控系统的设计[J].液压与气动,2012(2):67-69.

猜你喜欢

软管试验台风压
血管吻合试验台的研制及试用
软管式液压隔膜泵的研发与应用
中班科学区游戏活动设计:软管传声筒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台设计
低风压架空导线的风洞试验
KYJ-T型空压机试验台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
膜下软管微喷应用技术
低风压导线的发展和测试
防爆变频器加载试验台的设计
辐照橡胶软管实现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