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货物贸易互补性探讨

2013-12-23孙石磊赵玉洁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商场现代化 2013年18期
关键词:互补性贸易额金砖

■孙石磊 赵玉洁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一、引言

2010年,随着南非的加入,“金砖国家”由过去的“金砖四国”正式变为“金砖五国”。当前,金砖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金砖五国”已成为决定全球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在增量贡献上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增长极。并且金砖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排名日益靠前,并逐步引领着世界格局的变化。

高盛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的经济发展前景极好,四国将在2050年位列世界最强经济体。其中,中国在2041年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大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和俄罗斯。无论从任何方面讲,金砖国家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金砖国家,既不是像欧盟一样的政治联盟,又不是像东盟一样的贸易联盟。但是,他们已经逐步开始开展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合作,他们加强协调、携手合作是大势所趋,也成为新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新特点。并且也将成为国际社会不可小觑的力量,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于金砖五国的贸易互补性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间的货物贸易互补性的研究是加强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间贸易合作的基础,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长远影响。

在现有研究中,已有大量的学者对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或者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互补性进行了研究。薛荣久(2012)分析了金砖国家货物贸易的特点以及金砖国家之间货物贸易的关系,并提出了对金砖国家货物贸易合作发展愿景与建议;吴凤娇(2006)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数对中国和新加坡双边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基于产业内分工、相似需求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内互补成为中新两国贸易关系的主要特征;对于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关系,宣国江(2009)从实证角度上分析了中国与巴西的贸易互补性,得出了中巴两国在经贸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较大的发展潜力等结论。王进(2010)以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依据,利用近5年来的贸易统计数据,计算各个指数值及其变动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中印两国具有很强的产业间贸易互补性,但产业内贸易互补性不强。王伶(2012)对中国与印度的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中印在初级产品上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存在激烈的竞争性,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存在一定的互补性等结论。

虽然以上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大多是中国和某一个金砖国家进行分析,没有对中国和其他金砖四国的总体比较进行分析。本文应用贸易特化指数,在得出各国贸易互补性结论的同时,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各项贸易产品进行分类,具体中国在哪些产品上具有竞争力,应该重点发展哪些产业,因而对中国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二、金砖国家之间贸易发展现状

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16%,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13%。2010年“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其中仅中国的贡献就达到30%。因此,在一定意义上,“金砖国家”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领跑者。

如图1所示,与欧美国家经济不景气相比,金砖国家的经济均保持较好的增长,除09年经济增长有所下降以外,其他均有接近5%的增长率,中国更是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增长,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的一个亮点。2012年4月IMF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显示,2011年“金砖国家”中的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2%、7.4%和4.1%,均高于3.8%的全球经济平均增速,只有巴西和南非略低于平均值,但也远高于发达国家1.6%的平均水平。21世纪头十年,“金砖国家”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变成名副其实的“金砖”(吕博2012)。

图1 金砖国家GDP增长率

图2 金砖国家贸易增长率

近十几年的时间里,五国经济发展迅速,同时贸易额也迅速增长。中国和印度的增长更是令人震惊。巴西、俄罗斯、南非的贸易额分别以5.75%、2.42%和6%的平均增长率增长。到2011年金砖国家的总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例高打11%,可见金砖国家贸易在世界上已经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图3 2011年金砖国家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例

在“金砖五国”各个国家贸易发展的同时,中国与其他四个国家的贸易关系也越来越紧密,贸易额飞速增长。2011年,中国同金砖国家的其他四国的货物贸易出口额为1028.5亿,出口印度的贸易额更是高达505.3亿。中国同金砖国家的其他四国的货物贸易进口额为958.3亿,其中从俄罗斯进口达到403.6亿。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间的贸易合作越来越密切,下面笔者将进一步更加详细的分析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间的贸易情况,为此,我们选取SITCRev3标准,将产品进行分类,表1所展示的是2011年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在各种不同的产品上货物贸易进出口情况。

三、货物贸易互补性分析

1.分析方法——贸易特化系数

在前文中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间的货物贸易增长迅速,表现出了越来越紧密的货物贸易关系。进一步分析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间的货物贸易互补性,目的在于分析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间是否在货物贸易上相互需求。我们引入贸易特化系数对其加以衡量。贸易特化系数(TSC)反映的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互补性是属于产业内互补还是产业间互补。其计算公式如下:

表1 2011年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情况

公式中, TSCi表示两国之间i 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 Xi表示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出口产品的金额; Mi表示一个国家从另一个国家进口产品的金额。一般认为,当-0.25< TSCi<0.25时,表明两国处于产业内互补状态;当 iTSC >0.8时,表明该国在i 产品上竞争力强,当 iTSC <-0.8时,表明该国在k产品上竞争力弱,以上两种情况均表明两国处于产业间互补状态。

2.数据计算及分析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对贸易特化系数进行计算,数据均来自联合国贸易网站。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货物贸易特化系数情况如下:

表2 2011年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货物贸易特化系数情况

2011年中国和巴西两国不具有产业内互补关系(-0.25<iTSC <0.25)的贸易产品,除了4、9类特殊情况和0类外,中巴两国其他的贸易产品均具有产业间互补关系(iTSC >0.8以及iTSC <-0.8)这说明两国间的产业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并且1、3、5、6、7、8类货物的贸易特化系数都接近于1,都是中国在中巴贸易中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这五类商品的贸易量占双边贸易总量的94.4%,而非食用原料的贸易特化系数为-1,说明非食用原料是巴西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这符合巴西的实际情况,而该产品的贸易量占双边贸易总量的5.3%。因此,整体说明中国在中巴贸易中具有绝对优势。

0、5类是中俄间具有产业内互补的商品,分别为食品和活畜、化学品及有关产品,其贸易额为总贸易额的10.9%。1、4、7、8类是中国具有贸易竞争力的商品,均是一些工业制成品,说明中国的制造业在中俄市场上具有优势,这类贸易占贸易总额的34.4%,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在中俄贸易中,俄罗斯具有贸易优势的是2、3类,均是一些工业原料,占据贸易额的40%以上。这与俄罗斯丰富的资源和中国近些年崛起的工业实际情况是相符的。

中国与印度之间的贸易不存在产业内互补的情况,中国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集中在饮料,烟草,机械及运输设备等制成品,占据贸易额的34.4%,且机械与运输设备一项就占据了34.3%的高比例,说明在中印贸易中,机械与运输设备占据着绝对优势。印度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集中在粗材料,动植物油等原材料上,占贸易额的20.2%,且粗材料一项就占19.8%,这与印度的经济结构现状是相符的。在3、5、6、8类商品中,贸易特化系数也是较大的正值,说明相比于印度,中国还是具有较大优势的。

动物和植物油、油脂和蜡是中国和南非间贸易具有产业内互补的商品,其贸易额仅为3930640美元,只占了贸易总额的0.00865%,几乎可以忽略,且该产品为动物和植物油、油脂和蜡,可见,具有产业内互补的产品为初级产品。中国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为机械和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均为制成品,占贸易额的20.3%。南非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为粗材料;矿物燃料、润滑剂和相关材料等初级产品,占贸易额的58.8%。这表明了南非资源的丰富。

四、结论

通过对金砖国家货物贸易发展现状的情况分析,以及应用贸易特化系数对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货物贸易竞争力及互补性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第一,金砖国家经济增长迅速,成为世界上的一个令人瞩目的增长极,他们在世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也是越来越深远。各国要抓住这份告诉增长的势头,制定更加有效的经济贸易政策,保持经济又快有好的发展。

第二,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合作越来越密切,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因为各国处于相同的发展阶段,联系紧密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种的优势,避免劣势,从而更好的促进彼此的发展。金砖国家要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逐步健全产业结构,以提升综合竞争力。

第三,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贸易结构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具体表现为按照SITC3标准划分产业,中巴贸易和中印贸易中只存在产业间互补关系;中俄贸易既存在产业间互补也存在产业内互补,产业内互补的产业主要是食物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化学品及有关产品,产业间互补的产业主要是SITC标准中饮料和烟草、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剂和相关材料、动物和植物油、油脂和蜡、机械和运输设备、杂项制品类产品;中南贸易既存在产业内互补又存在产业间互补,产业内互补产业主要是动物和植物油、油脂和蜡,产业间互补的产业主要是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剂和相关材料、机械和运输设备、杂项制品类产品。

综合而言,金砖国家的出口结构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但同时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相对于其他金砖国家,在工业制成品上,中国具有较大的优势。如果金砖国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分工与合作并积极调整和升级本国的产业结构,双方则仍有可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继续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共同繁荣。

[1]薛荣久.金砖国家货物贸易特点与合作发展愿景[J].国际贸易.2012(7)

[2]吴凤娇.中新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06(3)

[3]宣国江.中国与巴西的贸易互补性分析[J].北方经贸.2009(10)

[4]王进.中印贸易互补性实证分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0(2)

[5]王伶.中国与印度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2012(8)

[6]吕博.“金砖国家”间的贸易和投资[J].国际经济合作.2012(10)

[7]卢锋,李远芳,杨业伟.“金砖五国”的合作背景和前景[J].国际政治研究.2011(2)

[8]于津平.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J].世界经济,2003,(5).

[9]武敬云.“金砖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2)

[10]李钦,许云霞.增长源泉、结构变迁与贸易互补[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3)

猜你喜欢

互补性贸易额金砖
中国与中东主要国家贸易数据
El nuevo mundo de los BRICS
窑里金砖的演绎
迎金砖会议
浅析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
“金砖”褪色
企业外部互补性资产管理对象的选择
企业外部互补性资产管理及其“情境”培育
小句关系的多元解释与研究方法的互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