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农户参与下的蔬菜供应链探讨
2013-12-23徐刘印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刘印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一、蔬菜供应链运作模式现状
近年来,有关山东、河南等地区菜农大白菜卖不出去的报道较多,每当到了白菜收获的季节,菜农们不是喜悦的,而是为大白菜卖不出去而发愁。蔬菜价格并没有明显下降甚至有上升的趋势,而菜农手里的菜价格却低的可怜,这种供应与销售之间的矛盾令人匪夷所思,值得我们去思考蔬菜供应链的相关问题。
目前我国蔬菜供应还是以传统的供应模式为主,菜农根据自己的意愿种植蔬菜,等到收获的季节,把菜运到批发市场出售然后由批发市场出售给市民、超市等或者自己摆摊出售;也有菜贩子上门收购,然后菜贩子再出售到蔬菜批发市场最后销售给顾客。这种传统的蔬菜供应链运作模式,菜农负担很重而且没有保障。菜农没有固定的收购商,批发市场里面的菜商,进菜都是有固定菜源,那些地方已形成了规模,种植的面积比较大,这样当整个蔬菜供应市场供给过量时就会出现,蔬菜价格走低,菜农不能保收,同时菜农对菜的品种不很了解,种植的菜品不是市场需要的,因此就算再便宜的价格,也不会有人去收菜,最终导致蔬菜烂在地里的现象。大宗蔬菜基本是集中上市,竞争激烈;由于中间流通环节多比如包装、人工、运输等成本比菜价还要高,根本没有利润空间,菜贩子或者说蔬菜经销商基本上就转向其他行当,菜农拥有的菜就很难畅销。市场上的需求仍然很大,导致蔬菜市场价很高。市区菜价贵主要集中在“最后一公里”。这一段加价主要是二级批发市场到农贸摊贩环节,也就是中间环节的费用远远超过了白菜的批发价。目前我国也有好多农超对接存在,但是,很多政策扶持都是给予超市方的,而并没有给菜农的;同时现在农超对接数量不足,还不足以影响到市场价格的变动。所以,我国蔬菜供应链问题还是比较严峻的,我们应该探索一条合适的蔬菜供应链运作模式。
二、小农户参与下的蔬菜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1.小农户种植蔬菜规模一般较小、生产相对分散并且组织化程度低
我国土地除黑龙江、新疆等地区农场规模化经营之外,其他地区基本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但是规模小。小农户种植蔬菜面积一般是几亩大的也就几十亩,每家单独种植,分散经营,没有一定的组织性,这就造成了经营实力弱,竞争力不强。
2.小农户生产经营具有盲目性,缺乏对市场需求的了解
菜农们种植蔬菜大多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种植,很少去了解市场需求,即使了解市场需求也是表面现象;蔬菜大市场与菜农生产之间信息基本是阻隔的或者是滞后的;菜农们一般根据上一年的行情进行种植,这种种植有很大的风险,出现了蔬菜价格的‘大小年’,导致供应突然增加或者降低,最终导致市场供求的严重不平衡性。小农户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导致市场供应量大大超出需求量,从而导致价格走低。
3.小农户参与下的供应链成本高、流通环节多和销售渠道复杂
蔬菜供应链成本包括种植成本、物流成本等相关成本,菜农单独种植蔬菜采购的原材料、农药等成本相对较高;菜农把蔬菜卖给批发市场或者菜贩子以后,蔬菜集散环节较多,流通时间的增加使蔬菜的鲜活度大打折扣,损耗量增大,无效的物流成本增多。另一方面,流通环节的增多使得蔬菜的社会交易成本增加,销售价格上升,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市场信息和价格的扭曲,不能反映蔬菜真实的供需状况。
4.蔬菜供应链技术落后,标准化程度低
小农户一般都是按照传统的生产方式种植蔬菜很难保证蔬菜的最终质量。如农药残留等因素菜农很难控制,等到收获的季节,即使找到买家也会因蔬菜不符合标准而拒收。蔬菜保质期短,在分拣运输、储存的过程中绝大部分是手工操作完成的,机械化运作很少。由于保鲜技术落后和冷藏设备不足,冷藏运输少,常温运输多,制约了我国蔬菜产业链发展。
三、小农户参与下的蔬菜供应链策略
1.建立农业合作组织进行联合生产经营
小农户分散种植经营没有一定的组织性,目前大多数菜农没有认识到合作社的好处,政府宣传力度也不够,针对我国蔬菜生产分散、规模小的实际状况,应该有效的激发散、小的农户积极参与到农业生产合作社当中,集中进行籽种、农药等采购,节约生产成本;小农户联合起来组成合作社参与到蔬菜供应链中,从而提高生鲜蔬菜供应链的效率。例如企业加农户,或者提高农民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指导农户从蔬菜生产、市场信息、蔬菜质量标准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蔬菜生产和市场之间的有效统一,扩大蔬菜产销量。
2.构建供应链信息平台普及生产经营信息
菜农对于整个市场需求信息知道得少之又少,基本上每年是同质化种植,对市场很少了解;即使菜农参加合作组织也仅仅是技术上的帮助,合作社很少提供关于市场的相关信息。合作社应该分析市场对蔬菜需求的种类、需求量和跨区域的信息,向菜农普及市场信息以减少蔬菜滞销情形。要想实现整个蔬菜供应链信息的共享,光靠某一部分去完成时不可能的,这需要构建供应链信息平台;供应链信息平台的构建整条供应链的成员都应该参与进来,主导信息平台构建的必将是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同时相关部门应该给予政策和技术指导。信息是保证物流畅通的一个灵魂,生鲜蔬菜信息网络不健全,沟通渠道不畅,很多信息难以收集、传递,导致蔬菜流通效率低下,加大流通时间,增加了流通成本。供应链信息平台的构建,可以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蔬菜的质量,为销售和一体化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
3.采用集成供应链,减少渠道层级,精简渠道结构
一般情况下,菜农还是采取原始的方式销售生产出来的蔬菜。菜农直接把蔬菜运到农贸市场与消费者进行交易或者卖给商贩批发市场,这样蔬菜浪费量大而、流通环节多并且物流成本高;蔬菜的价格也被压得很低,菜农收益甚微,更无利润可言。菜农缺少冷藏储存措施,而且对采摘后的基本处理技术相对缺乏,蔬菜一旦采摘,就必须进行交易,否则就会烂掉,而部分中间商可以进行简单的冷藏处理,保存时间相对较长,从而利用时间差,提高市场价格。实施集成供应链,可以减少流通环节、减少浪费,保证蔬菜的新鲜度;集成供应链可以真正实现田间到餐桌的思想,实现蔬菜的一体化供应,把菜农与终端消费者有效的连接,减少了渠道层级,精简了渠道结构。
4.改善蔬菜生产流通技术水平,提高标准化程度
菜农目前蔬菜种植基本上是以经验为主,很少有先进的技术指导;这样生产出来的蔬菜也就很难符合超市、生产加工企业等供应链下游的客户标准。菜农组成的合作社组织应该积极与合作方沟通,最终达成蔬菜最终要达到的标准,如农药最低残留和相关种植技术指导等。在蔬菜流通规程中,应该科学标准化装卸搬运包装,保证蔬菜的质量。引进国内外农产品物流先进技术,从多方面降低过程中的损耗。核心企业主导建立冷链物流,实现无缝连接。
四、基于小农户参与下的蔬菜供应链运作模式
1.传统蔬菜供应链运作模式
传统蔬菜供应链模式是基于生产、消费的多环节模式,其特点是以家庭为中心,实行分散经营。菜农根据自己的意愿种植蔬菜,等到收获的季节,把菜运到批发市场出售然后由批发市场出售给市民、超市等或者自己摆摊出售;也有菜贩子上门收购,然后菜贩子再出售到蔬菜批发市场最后销售给顾客。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越来越显示出弊端:
(1)农户家庭经营限制了农业劳动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农户往往没有足够能力和热情去关注市场,农户自身受文化知识制约,很难把握市场和预测市场变化,很难进行生产的有效计划。
(2)小规模生产经营不足以迎合当前市场需要。由我国国情决定,我国蔬菜贸易主要发生在空间上隔离的城市和农村之间,其中流通环节多,物流成本高;作为单个农户没有能力向相对较高的流通成本挑战。同时小规模的生产有可能不符合需求的标准。
图1 传统蔬菜供应链运作模式
2.小农户参与下的蔬菜供应链运作模式
在上文中已经分析了小农户参加的原始蔬菜供应链的问题和策略,引入了建立合作社对于小农户参与下的蔬菜供应链的重要性。促进蔬菜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降低浪费、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生产、物流成本,保障农民增收。
(1)与上游的集成。蔬菜类的生鲜产品主要由批发市场通过生产基地或者代理商、经纪人和农户建立合同关系。一种模式是通过批发市场和生产基地进行后向整合从而确保蔬菜安全。另一种模式是批发市场通过培养自己的代理商,并利用他们与农户和基地长期合作的优势,指导并引导农户和基地在产地进行产后初加工,逐步推进商品的质量化、规格化、包装化。这种那整合合作社与供应链下游建立契约关系或者进行垂直化经营模式与产地建立战略联盟,从而确保蔬菜质量符合市场要求和市场供应的稳定性。
(2)与下游的集成。批发市场和加工企业通过配送中心和超市紧密相连,形成比较稳定的战略联盟和市场供销关系,同时,利用超市终端系统与供应链管理平台进行信息交换,及时得到市场信息并通过交易平台传递给消费者。
图2 合作组织参与下的蔬菜供应链集成模式
五、结论
本文通过阐述小农户参与下供应链的现状,分析找出目前蔬菜供应链存在的问题,然后给出了相关策略,分析了基于小农户参与下的蔬菜供应链运作模式,探讨了蔬菜供应链。主要思想是合作社加入蔬菜供应链,帮助农户有效增收。通过共享信息、技术等使得蔬菜供应链有效。然后阐述传统蔬菜供应链运作模式和集成的蔬菜供应链运作模式,体现了整合后的供应链的优越性,为农民增收找到了途径和方法。
[1]何俊涛,王飞.我国生鲜蔬菜供应链问题及优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03):65-66.
[2]刘同利,王耀球.蔬菜供应链与价格波动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22):52-53.
[3]是凯,许政达,许文杰,梁立彬.蔬菜供应链优化模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22):24.
[4]王东红.基于市场结构视角的蔬菜供应链优化对策研究[J].市场与贸易,2011,(08):91-92.
[5]冷志杰.农产品供应链管理[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22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