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风景区演变特征与旅游发展导向
2013-12-21詹卫华赵洪峰徐增让
孙 琨,詹卫华,赵洪峰,徐增让
(1.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500;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北京 100053; 4.山东省邹平县水利局,山东 邹平 256200)
根据SL300—2004《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水利风景区指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水利风景资源是水利风景区存在的基础条件,我国众多河流、湖泊、冰川、瀑布、泉点、湿地、水库、灌区等水利风景资源是休闲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和载体,水利风景区开发建设是顺应休闲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需要,并可产生良好的综合效益[1]。对水利风景区发展状况进行回顾、总结,有助于判断其发展导向,制定促进水利风景区发展的有效策略。
1 水利风景区发展历程
我国水利风景区发展大体可分为自发性发展、规范化发展、品牌化发展三个阶段。
1.1 自发性发展阶段(1980—2000年)
1978年我国转换旅游发展机制,大力开展旅游工作,使旅游业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得到较快发展。与全国旅游业发展形势相呼应,20世纪80年代,一些基层水管单位为补充运行管理经费,尝试依托水利风景资源开展旅游接待,在取得一定成效后,全国其他各地水管单位便纷纷学习、效仿这种做法[2],推动水利风景区自发性发展。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改革开放使人们收入水平普遍得到提升,前往水利旅游景点的游人日益增多,水利旅游之风日益盛行。为规范水利旅游开发行为,1997年水利部印发了《水利旅游区管理办法(试行)》,引导各地发展水利旅游区[3]。
在此阶段,水利旅游大多处于初始状态,普遍缺乏旅游发展规划,认识水平也参差不齐,部分地方水利旅游引起水体污染、水土流失、植被减少,水工程安全运行受影响等问题。
1.2 规范化发展阶段(2001—2009年)
2001年,水利部成立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确定了“以评代管”工作思路,同年北京十三陵水库等18个景区被批准为首批国家水利风景区。2004年,在国家行政审批改革中,鉴于进一步严管水利旅游资源开发的需要,国务院将“设立水利旅游项目审批”新增为政府管理事项,明确实施机关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2009年,水利部成立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景区评审委员会成为领导小组的参谋咨询机构[2],同年申报国家水利风景区的景区数量达到顶峰,56个景区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为了对水利风景区实行规范化管理,水利部先后出台了《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2004)》、《水利旅游项目管理办法(2006)》、《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标准(2008)》等标准及规范;各地也出台了多项规范化管理文件,多项水利风景区规划被制定执行。
在此阶段,水利风景区数量快速增多、管理日趋规范、景区发展的资源导向特征较明显。资源点数量最多、管理主体最明确的水库型景区(全国有8.7万多座水库)成为全国水利风景区的主体。随着水利风景区建设工作的开展,自然河湖、城市河湖、湿地等水利风景资源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部门所认识,出于整合和利用涉水旅游资源的目的,其积极牵头组织申报国家或省级水利风景区。
1.3 品牌化发展阶段(2010年以后)
随着全国水利风景区数量的增多,各水利风景区旅游服务质量的参差不齐,以及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水利部景区办及其他相关主体开始重视水利风景区的品牌化建设。2011年,景区办准备加大对国家水利风景区的监督检查和复查力度,开展动态评估,逐步建立国家水利风景区退出机制(动态监管),标志着水利风景区步入品牌化发展阶段。在市场竞争的推动下,水利风景区管理部门及开发运营者注重基础服务设施的完善升级及服务质量的提升;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迁出污染企业,搬迁居民整治环境;开始多方融资打造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等。
在此阶段,水利风景区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市场导向特征。与品牌建设相对应,各种营销推广活动被频繁开展。2012年,水利部景区办的营销推广几乎贯穿全年度,包括天安门广场国家水利风景区公益宣传片的展播,在各大型机场、客流量较多的地铁站点等场所的宣传,以及组织新闻媒体赴各地开展的调研采风活动等。各景区更加重视形象建设及市场推广,有效开展各种品牌化建设工作,提出品牌形象口号。水利风景区举办的具有市场宣传、开拓性质的相关活动越来越丰富,如小浪底水利风景区的祈福大典、千乘湖的端午龙舟大赛、东平湖油菜花节、艾山九龙水利风景区的桃花节、宁夏沙湖水利风景区的“西湖秀水天使”黄河环保行等,这些活动对各水利风景区品牌形象的推广发挥了积极作用。
2 水利风景区发展演变特征
2.1 类型结构日趋完善
根据水利部印发的《水利风景区发展纲要(2005)》,水利风景区包括水库型、湿地型、自然河湖型、城市河湖型、灌区型、水土保持型这6种类型。截至2012年底,在我国已正式授牌的518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中,各类水利风景区数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水库型、自然河湖型、城市河湖型、灌区型、湿地型、水土保持型,所占比例分别为56.5%,18.5%,15.3%,2.5%,3.7%,3.5%。虽然水利风景区类型结构仍不平衡(图1、图2),但其在向日趋合理的方向发展。在早期,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占绝对比重,而灌区型、湿地型、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处于缺失状态。至2004年,国家水利风景区的类型结构才变得齐全。随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而自然河湖型、城市河湖型、湿地型水利风景区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类型结构日趋完善。
图1 我国各类水利风景区拥有量比例
图2 新增各类水利风景区比例
2.2 区域分布日趋平衡
从空间范围角度,我国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分布总体上具有东中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北部地区多南部地区少的特征。根据经济带划分,我国分为西、中、东部。西部地区包括甘肃、青海等12个省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等8个省份,剩余其他省份属东部地区。截至2012年底,东、中、西部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数量分别为183个、203个、132个,反映出东多西少的分布特征。从南北方向来看,北部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水利风景区总数为183个,南部的西南、华南地区水利风景区总数为70个[4],反映出水利风景区北部地区多,南部地区少的特征。
从时间序列来看,我国水利风景区空间分布在向日趋平衡的方向发展。如从西、中、东部角度来看,如表1所示,在早期,水利风景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省份,中西部省份拥有水利风景区的比例相对较少,但随着水利风景区工作的推进,中西部地区申报国家水利风景区的省份开始增多,2003年,中部地区申报国家水利风景区省份的比例超过东部,2010年及2011年,西部地区申报国家水利风景区省份的比例曾一度超过中部。这反映出水利风景区空间分布范围具有由东向中、向西扩散的趋势,中、西部地区的水利风景区数量增长速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东部地区水利风景区数量增长速度稳定,且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水利风景区的区域分布向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
表1 我国东、中、西部申报国家水利风景区省份占所在区域省份的百分比 %
2.3 市场导向特征日益明显
a.由于景观、环境等方面原因,与灌区型、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相比,水库型、自然河湖型、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更能迎合旅游消费者的游览观光及休闲度假需求,而这三种类型水利风景区也一直是水利风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灌区型、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所占的比重一直都很小,且总体上未表现出比重提高的趋势。这反映出水利风景区发展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特征。
b.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地处城市区域,与较庞大的旅游消费市场相邻,其发展更容易受市场休闲旅游需求的推动。如表2所示,与水库型、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相比,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所占比重逐年升高的趋势较为明显;2007—2012年,水库型、自然河湖型、城市河湖型、灌区型、湿地型、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数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55%,21.30%,24.65%,16.65%,60.02%,15.36%,具有旅游市场优势的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年均增长率相对较高,反映出水利风景区发展的市场导向特征。
c.近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在快速发展,由于湿地的生态功能突出,其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2009年以前,湿地型水利风景区所占比重一直处于最低水平,如表2所示,但其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由于生态旅游的兴盛,近年来湿地型水利风景区数量年均增长率达到60.02%,在各类水利风景区中处于最高水平。到2012年,湿地型水利风景区的比重已超过灌区型、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这反映出,在旺盛的生态旅游市场需求推动下,湿地型水利风景区表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
表2 2007—2012年我国各类水利风景区的比重 %
3 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中需应对的问题
我国水利风景区的社会生态效应显著,旅游接待达一定规模,其管理水平在不断提升,受支持程度在不断增强,但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需积极应对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3.1 旅游资源的雷同性
可从景观相似度、生态环境相似度、休闲娱乐活动相似度、水利工程设施相似度等方面来评价水利旅游资源的雷同性。在地质、生态背景相似的大区域中,同类水利风景区的景观条件、水利工程设施条件常常具有很高相似度;由于不同水利风景区水质、绿化等条件可能会差异较大,因此同类水利风景区的生态环境条件可能会有较大差别;休闲娱乐活动可以有所差异,但在水利旅游实际运营过程中,各水利风景区休闲娱乐活动的雷同性很强。在地质、生态背景不同的大区域之间,同类水利风景区的景观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可能会有很大差异,但水利工程设施常常具有较强雷同性。由于对休闲娱乐活动方式创新力度不够,即使不同区域水利风景区之间的休闲娱乐活动也表现出很强的相似性。总体而言,水利风景区之间旅游资源的雷同性较强,不同类水利风景区资源雷同性判断如表3所示。
表3 相同地质、生态背景条件下同类水利风景区旅游资源的雷同性
注:○表示雷同性强;△表示有一定雷同性;◇表示可能有较大差别;□表示可能有一定差别;◆表示可有较大差别,但在现实中差异不明显。
影响水利旅游资源差异度的因素有水面及水流大小,生态环境状况、植被组合、微地貌、人文环境等。对不同灌区型水利风景区而言,其差异化因素较少;对于水库型、自然河湖型、湿地型、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水面及水流大小、生态环境状况、植被组合、微地貌条件等会使同类中不同景区的旅游资源出现一定差异;对于不同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除上述各因素外,人文环境是其差异化的重要因素,其差异化因素相对更为充分。
3.2 旅游产品的单一性
水利风景区发展中存在产品单一、特色缺乏的问题。旅游项目雷同性强,旅游产品开发多停留在水面及水边,水下和空中旅游项目开发技术虽已成熟,但相应旅游产品缺乏;水利旅游产品的文化个性不突出;许多水利旅游产品开发的层次较低,部分景区仅有游船、垂钓这些最为常见的亲水旅游项目,近水旅游项目、入水旅游项目的开发不够;没有依托水资源、水环境、水科技、水文化等优势形成较多知识型、探索体验型、情趣型、养生度假型旅游产品;具有市场引爆效应的创意性旅游项目开发在水利风景区中尚不多见;一些水利风景区用在旅游开发方面的投入太少,导致不能形成一些有市场号召力的休闲旅游大项目;部分水利风景资源的开发深度不够导致了相应水利旅游产品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
3.3 市场竞争的滞后性
导致许多水利风景区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够的主要原因如下。
a.水利风景区多由行政性质的水管机构主导开发,存在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不分,“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等现象;许多水利风景区运营机构为事业化编制,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市场动力不强。这种机制已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环境,不符合提升运营效率的需求。
b.对于许多工程型水利风景区而言,旅游业是其附属产业,其对旅游业的依赖性并不强,在旅游业发展方面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不够。
c.基层水管单位大部分人员的工作经历及专业背景为水电、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等方面,缺乏旅游开发运营的知识和经验,对旅游市场的判断把握不够专业。
d.少数景区重创建、轻建设,在成功申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之后,景区开发建设工作停滞不前等。
3.4 生态建设的紧迫性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为水利风景区发展创造了机遇,生态优势是水利风景区发展的最显著优势,但在实际运营中,许多水利风景区还存在亟待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一些具有水源地功能的水资源被错误地用于旅游开发;有些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将以鱼类为食材的美食服务作为旅游服务的主要内容,网箱养鱼对水体的压力甚至超过水体的环境容量极限;有些水库、河湖、湿地型水利风景区的旅游开发过度,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有些景区对河流进行渠道化、裁弯取值化处理,削弱了水体的生态效应;部分景区不能严格按标准处理污水,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等。
为了抓住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发挥水利风景区的生态优势,亟须加强景区生态建设,提高生态环保水平。
4 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导向建议
4.1 特色化发展
①文化具有体现独特个性的作用[5],尽可能挖掘可资利用的地方文化塑造景区特色。在旅游项目创意设计中,通过文化寻求灵感,并表现一定的文化主题;在旅游项目经营中,利用文化培育个性,形成差异,增强旅游竞争力;也可引入相关性文化元素,赋予水利风景区特色,形成文化体验型场景。②尽可能利用、展现不同景区水面水流大小、植被组合、微地貌、人文环境等差异化元素。③对水利风景区实行个性化激励措施,如定期在水利风景区中评比创意之星、特色文化之星、独特景观之星等,对在个性特色评比中获胜的水利风景区给予一定奖励。
4.2 多元化发展
①功能的多样性是水利风景区旅游产品多元化的基础,应坚持功能化发展导向以克服景区旅游产品的单一;②功能化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挖掘水利风景区的服务功能,发挥水利风景区对人的功能价值;具体景区往往有多项服务功能;③挖掘扩充水利风景区的服务功能,如变单一的生产功能或生产与休闲功能并存为生活、生产、生态、文化、科研、保健、休闲服务等功能并存,提升水利风景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及对社会公众所产生的效用。
4.3 市场化发展
①迎合市场发展规律,塑造水利风景区品牌;②组建统一的管理部门,明确统一的管理与责任主体,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促销”的经营管理模式,为景区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增强景区市场竞争能力;③针对具体景区组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旅游运营企业,在政企分开的前提下直接负责旅游业运营,并由水管机构对其履行监管引导职责,以增强水利风景区的旅游经营活力;④加强宣传力度,以非常积极主动的姿态进行市场营销推广。
4.4 生态化发展
①树立“生态化”形象,使社会公众在“水利风景区”与“生态”之间建立自觉联想,如由具体景区建“生态福利账户”并向社会公布,举行社会生态公益活动等;②水利风景区之间开展生态化评比,让优质生态环境成为相应景区的特色化吸引要素,营造卖点;③淘汰生态环境不达标的水利风景区,为景区管理运营者的生态化建设行动制造压力;④尽快出台水利风景区生态环境质量分级标准,为生态环境建设制造抓手;⑤率先引进生态环保新型科技手段;⑥逐步杜绝非绿色产品的开发使用;⑦加强生态知识及生态环保宣传教育。
4.5 体系化发展
①在地质、生态条件相同的区域内部,应由不同类水利风景区形成体系化结构,避免同类水利风景区之间的内耗式竞争,水利风景区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对此进行宏观调控;②使水利风景区形成体系化序列,如可将各类水利风景区进一步分为特色文化型水利风景区、生态优质型水利风景区、创意创新型水利风景区、特色生产型水利风景区等,并根据细分序列由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对水利风景区进行二次评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水利风景资源雷同性强的问题;③对水利风景区进行二次分级评定,并在此基础上淘汰不合格的水利风景区,促进景区的品牌化建设。
[1]丘萍.水利旅游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J].旅游论坛, 2012, 5(2): 44-51.
[2]詹卫华.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为构建生态文明服务[J].中国水利, 2010 (15): 11-13.
[3]余凤龙, 黄震方, 尚正永.水利风景区的价值内涵、发展历程与运行现状的思考[J].经济地理, 2012, 32(12): 169-175.
[4]詹卫华, 汪升华.国家水利风景区发展述评[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25(2): 56-64.
[5]庄晓敏.水利风景区的水文化内涵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8(5): 28-30.